有了独立自主才会有自由,独立自主意味着我们没有依赖存在,没有依赖也就不会受到他人、它物的支配和控制,我们才能真正的做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但是我们很少有人能真正的做到独立自主,也就是很少有人能做到彻底的自由。
我们都知道独立自主首先要能做到外在物质上的独立,这是很多人都可以做到的,也是很多人正在做的,但是如果我们的独立自主仅止步于物质上的独立,那么我们同样也就不会拥有多少自由。
因为物质需求只是我们整个生命需求中的一小部分,我们作为智慧生命的存在,是因为我们有着特殊的情感需求,也可说成是心理需求,只有当我们的情感需求能够得到满足时,我们的人生才会是完整的。所以我们的情感需求远大于我们外在的物质需求。当然我并不是说物质需求不重要,基本的物质需求永远是最重要的。在我们基本的物质需求能得以满足的情况下,我们的情感需求就远大于额外的物质需求。只有当我们能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时,我们才会实现真正的独立自主。
我们都知道情感需求的满足取决于我们爱的能力,如果我们能深爱着自己以及我们身边的人和物,我们一定就会是满足的。所以大多数人对爱的理解就是我们拥有爱与被爱的能力,也就是只有当自己爱着他人又或是被他人所爱时,我们就会有心灵上的满足。当我们去爱与被爱是为了得到自己心灵上的满足,那么这样的行为还会是爱吗?还是只有当我们自身就是满足的存在时才会去爱呢?
如果我们的情感需求是依靠在爱与被爱中所获得,那么我们也就不会有彻底的独立自主,因为爱与被爱本就意味着有对象存在,也就是我们的爱是来自于外在的人或是物。简单说就是只有外物存在时我们才会去爱,如果没有外物我们也就不会有爱,这样的爱显然就是受外物所支配的,自然也就不会有自由,就像当我们深爱着某个人时,对方的一举一动就都会牵动着我们的心灵。
去回顾我们爱过的经历就会发现,我们的爱首先源自于我们的感知,就像当我们看见了一位漂亮、或是帅气的人,我们就会有想去认识的思想念头出现,随着我们念头的增多,我们就会认为自己深爱着对方,这种爱的本质也就是我们在思想上占有着对方,亦或是对方在思想上占有着我们,当我们被思想所占据时,我们也就会失去对当下的感知,没有感知也就不会有来自心灵上的感受,我们自然也就不会有心灵上的满足,因为满足感是来自心灵上的感受。我们去爱某个思想观念、某个物品也是同样的道理,只要我们认同了某个观念,我们也就会被该观念所占有,我们也就不会有独立自主。
所以要拥有心灵上的独立自主,我们也就不能被任何观念、物品亦或是人所占有,显然就只有感知而不去累积感知的人,才不会被自己所感知的事物所占有,我们也就会一直处在感知中,有感知就会有感受,有了感受我们的情感需求自然也就会迎来满足,而这种满足就是由我们自身的感知所带来的,而不是由外物所带来的,我们也就会是真正独立自主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