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的歧视
地域歧视是个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春秋时大家就爱黑河南(郑卫宋祁),一堆的成语嘲笑那里人傻,比如:买椟还珠、杞人忧天、叶公好龙、拔苗助长、守株待兔。
外国的情况也差不多,美剧里就经常调侃德州人土,而德州人觉得自己最有种。
表面上看,地域歧视总是不好的,容易产生偏见甚至妖魔化,网络上的评论经常莫名奇妙的就会出现地域间的互相攻击。但不好的东西持久稳定的存在,一定有其理由。
按照经济学思维,地域歧视有助于降低人们的交际成本。通过对方的籍贯,先假定对方有特定的性格和行为方式,在后续的接触过程中再逐步调整。虽然不一定准确,但相比收集所有信息后再做判断,歧视更有效率。
即使有人宣称Ta没有地域歧视,但Ta也可能会通过其它歧视方式来快速判断一个人,比如:性别、外貌、穿着、举止、星座、生肖等等。人们在遇到一个新事物时,如果能快速获得一个认知判断,就会感到安心。
认知简化
世界是复杂的,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一定要具备认知的简化机制。网络上有个很著名的谣言——“女性分娩的时候疼痛是十二级”,其实迄今为止,医学界也没有准确的方法来量化疼痛;但是不分级,怎么能让臭男人们体会女人生孩子有多痛呢?认知上的简化未必符合科学和真实,它的价值在于能以不同的视角来理解未知,为思维提供更多的锚点。
凡是能够言说的世界,就是我们能够掌握的世界。如果不能言说出来,也就是不能把它符号化、简化的世界,我们只好保持沉默。
——维特根斯坦
理解未知
这世界变化得太快,新事物层出不穷,中年大叔们都很焦虑,连马化腾都在感叹看不懂现在互联网的新事物。
年轻人在互联网上喜欢的东西我越来越看不懂,这是我最大的担忧。
在这个行业里久了后,不接地气了,不知道现在年轻人喜欢什么,这是我觉得最可怕的。每天早上醒来最大的担心是,不理解以后互联网主流用户使用习惯是什么。
——马化腾
面对未知,我们不妨以“歧视”的方式来对待。
(1)分级拆分新事物的属性或特性,找到新事物与某个旧事物的共性,在一个小切面上先定下一个思维之锚。而后,在尝试、实验的过程中,逐步调整认知。
(2)不断丰富新事物与不同旧事物间的关联点,完善对新事物的整体理解。
(3)最重要的,要有推翻原有认知的勇气,因为简化只是一种抽象意义上的假设。
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
小时候离开生我养我的故土前往异国他乡,我就深深体会了这种感觉:向曾经熟悉和喜爱的东西道别,把它装进心里,以便今生与它永不分离。
——亨利·基辛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