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带豆豆去花园,发现月光难得的好。于是,拿上Ipad,独坐花园享受这月色。
还没到十五,但月亮已近乎圆润,且轮廓清晰,明亮非常。经历了十来天雨水的清洗,天空澄澈碧蓝,衬得这月光格外的干净。所谓的月光如洗,大概就是如此景象吧。
几朵白云,闲适地飘着,并不急着赶去哪里。星也不多,闪呀闪的,诉说着什么。再看一会儿,呀,发现了更多的星。不知是我眼力不济之前没看到呢,还是它们调皮在玩捉迷藏的游戏?
从小就喜欢看夜空。小时候吃完晚饭,院子里,大门口,常常围坐在妈妈,或者妈妈们身边,听故事或家长里短。边听,边看天空。听是不经意地听,看是浮想连翩地看。每天演变的月,挂满天幕的星,变化万端的云,在孩子那里,都是一串串离奇的故事。
而今,没有了儿时那样的夜晚,我也开始喜欢上一个人的月色,喜欢这种属于自己的静谧和安详。
尘世的喧嚣,城市的快节奏,各种诱惑,各种压力,会让人变得浮躁。时间久了,就可能迷失而忘了初衷。所以,有这样的夜晚,静下心来,好好地听听内心的声音,梳理下那些白天没时间或怎么也理不清的心绪,实在是不可多得的美好。
大自然是人类的良师,当我们遇到问题,如果能真真正正地回归到大自然,去体会和感受自然的力量和智慧,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对这一点,我一直深信不移。
人需要热闹,但不能总是被热闹包围。毕竟有些事是需要专心投入地去思考才能想明白的。
Ipad正在循环播放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透过王菲干净而空灵的声音在夜空中听起来更穿透人心。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我们所看到的一切,皆因因缘合和,才为人所见。但这并非其自性,当因缘不再,它们也将离去、消失,其实是变成了另外的形式,可能被另外的人所见也未可知。
比如一棵树,从种子发芽长成小树苗,到亭亭玉立再到参天大树,之后可能会被砍伐,被锯成木材,再建成房屋,或是做成一把小提琴,后来,形消玉损,被烧成灰,当成肥,但并没完,这是条永远没有终点的路。这其中每一时每一段,与其有关联或者说对它有见、有感的人不知有多少,每个人对它的认识仅限于那一时那一段,见其成灰的人很难想到它当初种的样子、树的样子、板的样子、屋的样子、琴的样子。所以,一切只不过是从我们身边“流”过。既是流过,何必执着?
人又何尝不是如此?聚了、合了,分了、散了,想来也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人与人,只不过互为过客而已,被看见时彼此能珍惜就已很好。
夜幕下的城市呈现出不同的韵味,与远处的山影叠在一起,好似罩上了一层淡淡的矇眬纱。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万家灯火里,比白昼定是多了许多温暖与柔情。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
这首《心经》,听了已有两年。不长,容易熟背。但想要参透经义,却不简单,想与之合一,更是路慢慢。但我深知一点,只有不断学习精进、增长智慧,才能使心清净、无挂碍,进而才能免除各种恐惧担心,脱离不切实际的幻想、杂念,修得无憾人生。
天上的星,与我们隔了多少光年的距离。它们在浩瀚宇宙中做自己,走自己的路,不怕黑暗,不怕寒冷,不怕孤独。
夜渐深,热渐远,声渐息。
清风微拂,令人神清气爽。
我听见心告诉我,信奉正直、善良、谦卑不会错,虽经百折也无需改初衷。
抬头迎风,沐浴月光,且让我,再坐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