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注释】
1.鸿:大雁。
2.尺:现一尺3.33分米,古时各朝代略有不同。
三尺剑:《史记.高祖本纪》:“于是高祖谩骂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
3.钧:秦汉时期一钧为三十斤(横制: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1两=24铢),各朝代略有不同。
六钧弓:《左传·定公八年》:"士皆坐列﹐曰:'颜高之弓六钧。'皆取而传观之。"杜预注:"颜高﹑鲁人。三十斤为钧﹐六钧百八十斤。古称重,故以为异强。"谓张满弓用力六钧﹐后因以指强弓。
4.岭北(百度):岭北又称漠北,汉时外长城,唐时燕然都护府即是此处。元时又称岭北行省,中国元朝行中书省之一。
5.江东:古代指安徽芜湖以东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6.清暑殿:宫殿名,在洛阳宫中有清暑殿。
7.广寒宫:传说中月亮所居之地,后来以此指月中仙宫。
8.途次:旅途中或者旅途中停留的地方。
9.蓑:蓑衣,用草或棕编制的防雨具。
10.颜巷陋:颜回居住在陋巷。《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敢其乐。贤哉,回也!”
11.阮途穷:晋代诗人阮籍,常以纵酒佯狂避祸,行路每至道途阻塞,则痛苦而返。
12.濯(zhuo):洗
13.打头风:即顶头风。《琅嬛记》载:商人尤某之妻石氏,思夫成疾,死前曰:“我俗变为逆风,阻止天下商人远行。”
14.同泰寺:《梁书.武帝本纪》载:梁武帝萧衍大力提倡尊佛崇儒,常与高僧在同泰寺讲论佛经。
15.未央宫:《史记.高祖本经》载: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后,曾在未央宫设置酒筵,宴会群臣。
16.尘虑:凡俗的念头。
17.绿绮:晋傅玄《琴赋序》:“楚庄王有琴曰绕梁,司马相如有琴曰绿绮,蔡邕(yong,第一声)有琴曰焦尾,皆名器也。”
18.青铜:指镜子,古人以铜为镜。
不过,网上亦有解为青铜剑的。
19.皤(po,第二声):白色。
20:芰:菱角的一种,两角为菱,四角为芰。
随记:
《声律启蒙》这本书在我的书堆中躺了应至少有四五年之久(或有八九),回头去看书封面的材质,有属于它自己的年代感。里面有我习惯性的铅笔字,不过它只停在了《一东》这篇。我的字,怎么说呢,力求工整,不求好看的那种。
随着第一篇的完毕,才仔细去看第二篇——《一东》的美瞬时立了出来。
要说很美的词,“风花雪月”在我眼里是一个,而“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包容的景象更多。风花雪月在我脑海的场景是多元的,四个都囊括了。而此处首句的内容,却是一点一点浮现出来的,最好的云,最细的雨,最妩人的雪,最动情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