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童鞋是个小学生,受她外婆委托,我勉为其难给她讲讲作文。
今天,她要修改她那篇据说除了头尾是自己写的,中间部分来自网络,关于游览“泰国普吉岛情人海滩”的游记。是为华人杯作文比赛,写征文。
结果,我讲得嗓子要冒烟,无计可施;她听得一头雾水,也费力。
还原一下:
首先,我找来几篇文字,想用类文启发她多个角度再现情境,她拿着文章说:“班上的语文老师警告过,征文不能抄袭,否则,要遭取消参赛资格。”我告诉她,不是教她抄,是要借鉴作者的观察角度,看看同样在海边,同样写海水,名家怎么选取独特的观察角度怎么用笔。
她很配合,看完了第一篇《听潮》(鲁彦)说:“作者写的是夜晚的海边,我去的时候是白天,海水也没有那么大的变化,不适合这篇文章。”我有点晕,循循善诱:“不是喊你关注白天黑天,你看,在海边,作者也写了所见和所闻和所感,他主要是用的听觉来写海,对不对?”为了让她明白,我特地指着“音响就越大了。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号声,啼哭声,马蹄声,车轮声,机翼声,掺杂在一起,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这句,问:这样的句子有很多吧?再找几处看看“哦,是有好多……可是,当时我在情人海滩,并没有刻意地听海浪的声音!老师说,要写真情实感!”
是哈,别个不都不是用听来感受的,可以借鉴啥?这么好的文章,我不甘心就这样完,我又叫她看看有没有哪个句子唤起了共鸣,是自己的笔下没有写出来,而在实际情境中有感受?
她很快找出了几句,第一句是:“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我问她为什么不接着把:“
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指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 ”抄完,她也没说啥子,抄录了。
待他写完,我告诉她:如果没有后头几小句的比喻,前面的“沉吟”和“诗人一般”就不甚为奇,也就不值得借鉴和学习。
她的眼神有点懵懂,我居然没有管她,自顾自地分析起,作者鲁彦运用比喻的高妙。
(其实,当时就应该停下来,不着急,一步步把这个地方琢磨哈:
首先问:“海水能沉吟吗?这是什么写法?”
接着问:“为什么要这么写?”
然后又可以问:“如果要写出你对平静的海的欣赏,你会怎样表达?如果还能也从听觉的角度,就更好!”
再回到例文:“作者写平静的海发出的声音用了哪些比喻,本体和喻体分别是啥?喻体为什么是“朦胧”的月光,“玫瑰”的晨雾,“微风”指过琴弦,“落花”飘零水上?这些物及其境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再问:“如果是你,聆听平静的海水,要表现海的温柔多情,会用什么来比喻?”
这一步不好回答,受制于阅读量和人生阅历,而且,鲁彦的文本就经典,可以就直接背背。
而我,也只是想起了《春》这一课,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鸟儿高兴起来唱出的婉转曲子,然后想起《军港的夜》这首歌,母亲在摇篮前轻声的吟唱……)
不求甚解的拖着这娃,我又给她看了冰心的《说几句爱海的孩子气的话》,张爱玲的《西湖》、无名氏《西湖》(都是用视觉,前者写了西湖上蚂蚁一般的小船,蚂蚁脚一般的船桨,后者是用深深浅浅的色彩写出西湖的佳处)
第二步,我请她思考,究竟泰国的“情人海滩”和“北海银滩,和三亚和那些她曾去过的海边,有啥子区别?
追问又追问,她答:白沙的沙滩,海水浸着沙滩,沙滩大半在水里是一个特点,海潮褪去的地方,还有水母,也是在其他地方没见过的;还有回程时,遇到大浪,狂风卷浪海船颠簸,也是很恐怖又留下深刻印象的。
“然而,我已经把回程的那一幕写成了另一篇作文。这一篇,主要是写情人海滩,就不必了吧?”她懒兮兮地回答。
“要弄清楚,这一处海滩,和别处的有什么不同,才可能写出别具一格之处写出典型特点,否则,没必要写这,还不如,就写自己最熟悉的长滨路,嘉滨路……。”我告诉她。
第三,我请她把当时游览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到的,全部还原一下(其实,最好是把照片翻出来,一张张描述,最后就可以有选择的删繁就简了)!
可是她,兴趣缺缺。
所以,各种原因导致——最后,这孩子,还是没有把所见所闻写细,还是不知道写眼前景状熟悉物怎么下叉!
真是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