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和买保险,都是未雨绸缪的手段,为了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呢?
1.人的三种风险偏好
人们对待风险有三种不同的态度:风险厌恶,风险偏好,风险中性。
比如说,有人要给你10块钱,但有不同的给法,第一种给法就是给你10块钱,没有任何风险。第二种给法是,抓阄的形式,你有10%的机会可以拿到100元。你会选哪种?
选第一种你就是一个风险厌恶型的人,而如果选第二种,那你就是风险偏好型。
还有一种人,处于这两者之间,怎么都可以,怎么都无所谓,稳稳当当给我10块也行,给我高一点风险也行,给我很高的风险也行,这种人叫“风险中性”的人。
2.储蓄的理由
在年轻的时候每个月拿出10%的收入存起来,以备将来年老时生病需要一大笔的医药费,用存钱的方式未雨绸缪。
另外一种做法是,每个月拿出10%的收入去买保险。
这两种做法的区别是什么呢?
区别在于,如果用储蓄的方式,那么未来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的情形。
等我年老时,如果我没生病,那么我以前存的钱还是我的钱,我不需要花出去,我很幸运,我的储蓄没被花掉,我赚了。
但如果运气不好,我生年老时生病了,那这份储蓄就会被花掉了,我的财富相应的也减少了。
所以储蓄的特点是未来的结局是可变的,是变动的、是带有风险的。要么高、要么低,要么保有原来的这份储蓄,要么这份储蓄被花掉。
3.保险的原理
但是买保险的原理则不同。
买保险的原理是,未来不确定的,未来我可能落入不同的世界,落入不同的世界,收入也会不一样。
如果我落入一个幸运的世界里面,那我将来不会生病;如果落入一个不幸的世界里,那我可能会生病,可能变穷。
而这种变化,正是风险厌恶型的人最不喜欢的不确定性,对这些人来说,关于未来他要一种确定性,就是说无论落入哪一个世界,他希望自己的收入都是一样的,他不要收入变得很高,也不要变得很低,他就是要收入一样的感觉,保险正是提供这种服务的,保险公司就是向你提供“未来收入一致性”这种服务的机构,是一种商业机构。
4.保险服务的三个前提条件
保险公司要提供你所需要的这种“收入一致性的服务,它需要三个前提:不相关性、独立性和概率性。
1.要保的事情一定是要有概率性的,不能是确定性的。你已经生了病,保险买不了。
2.每一个投保人所具有的风险概率是互不相关的。比如,全球性的核污染、全球性的气候灾害,这种风险保险公司没办法保。
3.每一个概率事件都是独立于投保人意愿的。也就是说,投保人自己不能够控制风险的概率。生病投保人没办法控制,交通意外投保人没办法控制,这些可以保。
谈恋爱分手这不能保,因为分手和不分手,投保人有很大的主观能动性。考试不及格没办法保,考多少分也是投保人可以随意控制的。
所以保险公司理赔的事件,一定是具有概率性的,互不相关的,而且是独立的。
课后思考:商业保险公司,他们的功能究竟是能够减少社会上总的风险,还是不能够减少社会总的风险,而仅仅能够重新分摊社会上既有的风险。
我的答案:商业保险应该是不能减少社会上的总风险,该发生的损失照样会发生,而且发生损失的概率性会增加了,也更随意了。比如说汽车的保险,原来发生交通事故纠纷,吵吵嚷嚷的人很多,因为大家都担心自己不占理,会出更多的修理费。那现在不同了,发生交通刮擦,大家和和气气,反正都是保险公司来赔偿的,修理费也不会像需要自己出钱那边尽量选便宜实惠的,而是大手大脚选4S店,能换的部件绝不修修补补,铺张浪费,其实社会总资源反而是被浪费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