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四点醒来,很早。
窗外寂静,惟有蛐蛐在叫、知了在闹,还有蚊子嗡嗡吵吵。
在我纠结如何给文章命题时,儿子醒了。
他看着我开着的小灯问:"妈妈天亮了吗,你说今天回蒲石看奶奶的,我刚刚还梦见了她。你说话要算数,不能骗我哦。"
我说是的,一定回去,然后熄灯拍他继续躺下。
一、
这个假期,分外的长。
放假前,各种补习班、兴趣班的信息席卷而来,各路老师也多方跟你联系,学口才的、学艺术的、学辅导教材的,一个接一个。
此时,一月之后。
每天,你能看到各种各样忙碌的身影:背着各家补习班标志的大孩子们、被父母领着的小孩子们,每个人都是那么行色匆匆的赶往培训班。
母亲说:"人家谁谁谁都在学跆拳道,你给孩子也报一个。"
学东西挺好,很赞成,但我反对听到别人家的孩子。
我去学是因为我想学,而不是因为别人家的孩子学了,我就要学。
所以,在这种不知道健康与否的心态作用下,我的孩子啥都没学,整日里四处撒野。
他捉来天牛,高高抛到半空看它能不能飞起;
他捏起知了,折断翅膀看它如何艰难的扑棱身体;
他还跟小伙伴进行角色扮演,在过家家的游戏里体验做饭的乐趣。
二、
时光太瘦、指缝太宽。
同样的年少时光,不同孩子却有着各自不同的记忆。
**小李子
小李子跟儿子同岁,但看上去明显高大很多。他身体很壮,肚子圆圆鼓鼓、屁股肥肥嘟嘟。
那天俩孩子一起玩,儿子爬上爬下精力十足,而小李子总想坐下来休息。问他怎么了,他说跟妈妈才坐了几天飞机回来,好累。
我问去哪旅游了,他说:"没旅游,妈妈去北京上海买鞋子了。"两秒钟后又说:"我妈妈鞋子好多的,家里到处都是鞋,她说有一百双呢。"
我哦了声,也只能哦哦了。
他俩玩滑板,不同的车型,一样的游戏。
我跟在后面,不时提醒孩子们注意安全。而小李子的妈妈几乎从没见过,只是每次都会从孩子嘴里听到妈妈的消息:不是睡觉就是逛街,或者又是答应给他去买什么玩具。
天色已晚,俩人还不回家。
我说明天再玩吧,小李子满脸沮丧说:"阿姨求求你,让我去你家再玩一会。从明天起我就要上课了,那时想玩也玩不了。"
三、
**豌豆姑娘
女孩叫豌豆,今年十六岁,读高一。
她的假期就是学习,这种状况已经维持了好几年。
那天周末,一家人忙着收拾东西回家给阿公庆贺生日。
妈妈说:"豌豆,鲁迅的《朝花夕拾》记得带上,还有昨天没做完的习题。阿公可能让你呆一晚,别忘了写两篇读后感,英语单词背诵第三单元。。。"
妈妈还没叮咛完,爸爸又开始了:"豌豆,数学题放哪了,昨晚不是让你收拾吗,怎么到现在还找不到,你一天到晚都干啥了?让你写作业就说犯困,让你睡觉你又在那里玩手机。快点收拾,磨蹭什么呀,我还忙着呢。"
豌豆一直拉着脸,很不高兴。
整个假期,豌豆一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除了学习再没有事情可做。学习一直被动,爸妈不仅得千万次的提醒她快点学习,还得抽出时间陪她一起学习李阳疯狂英语。
每天早晨六点,闹钟准时响起。
豌豆经典式的动作日复一日:起来,躺下;再起来,再躺下。如此这般,不折腾个十次八次是永远睁不开眼的。
每每刚起身站立,妈妈便开始了一天的嘟噜:"快洗脸,别耽误时间。先念两遍英语,然后背诵课文,背完读《论语》......"。
豌豆习惯性皱皱眉头:"哎呀别说了,你烦不烦啊。"
豌豆还有个小弟弟。
就在几分钟前,小弟弟用稚嫩的声音跟爸爸说:"爸爸,这是我的拖把(锅巴),我不让你吃我的拖把(锅巴)。"
爸爸甜蜜的笑着搂过小脸说:"给爸爸吃一点,就一点点。"他蹲下身,和蔼可亲。
对待孩子,父母态度是一致的。豌豆小的时候,他们也是一样的疼爱有加。
可是学习让人改变很多,孩子有压力、父母也不例外。而这种压力,无形的让人时刻处于焦躁状态。
类似这些孩子的状态,你我身边都有。该如何定论他们的生活呢,我想是无法给与答案的。
如同人生,不论道路如何都没有对否,或许都是命运的安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