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值毕业季,高考中考送走了一大批追逐梦想的学弟学妹们。而大学校园里又有一大群还很稚嫩的大学生们离开校园的庇护正式步入社会。
这个毕业季就像那句广为流传的话:“我们尚未配好剑,出门便是险恶江湖。”
而人们往往在这个时候讨论很多的就是意义,读大学的意义。
1.
我还只是一个在读大学生,半个身子还在大学里叫嚷这世界要对我美好,毕竟我还只是一个宝宝。可又偏偏是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最喜欢说这个杀手不太冷里面的那句经典台词:
“生活是否永远艰辛,还是仅仅童年如此?”
“总是如此!”
我们总觉得一切事都很糟糕。与刚进入大学时的心态完全不同,那时候虽然经历了高考,但我们还是充满希望,觉得上了大学就会人生前途光明。
但是自从第一次逃课的愧疚到后来的麻木,以至于到后来挂科的无所畏惧。
我不禁反思,大学到底是一个滋生懒惰的温床还是人生境遇的一块跳板,或者只是各自分道扬镳的最后一餐?
2.
自由开放是大学最主要的特征,上课与不上课也不会有老师注意到,甚至你都可以窝在宿舍里一学期不出门也不会有太大问题。
自律就开始显得格外重要。
好多人都说你大学可不能只是学习啊,你得多去参加活动、多交朋友,高分数根本没什么大用。
大一的我们总是很听话,觉得这些就是大学生活的真谛,我们就到处去交朋友参加活动,当然还有所谓的当观众。
我也按部就班这样做了,积极听从学姐学长的经验之谈,才发现有些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3.
真正让我感觉到大学确实是一群不同人组成的群体的时候可能是大二上来学校吧。
暑假回去我妈说我变了很多,算是长大了很多吧,其实我自己倒是没有什么感觉,我觉得我还是那个能把老妈气哭的傻孩子。
慢慢得开始觉得大家宿舍七人每一个人都不一样了,我还觉得有点不开心。
这种感觉和初中高中完全不一样,那时候读书,大家都是一样的,目标就是中考高考,大家看起来没有什么差别。
而大学就是这么有魅力,来自天南海北不同家庭环境的特征在一个宿舍里开始凸显出来。我发现宿舍渐渐不能凝聚起来了,不管是聚餐还是参加活动都会有人慢慢有事而拒绝了,刚开始我觉得这种类似“不合群”的现象让我很郁闷。
我是比较独立的一个人,但总觉得大家相聚就是一种缘分,聚一次就少一次。但是后来我也慢慢释怀了。
4.
我们这个年纪的世界观也差不多形成了,看事情也不算是很复杂,但也会开始忧虑未来了,可我们还是缺能力、勇气还有责任。
每个人各自的环境都决定他的想法形成,有人会好好学习,争取考验考博;有些人就打算混个毕业,回家找个还行的工作凑合着过;有些人想着创业,想要改变世界;有些人坐等着家里安排做新一代啃老族。
我没有理由去评价这些选择的好坏,我也无法用自己的世界观去谈论是非。这些东西都是个人作为,与我皆无关。
世界观就是大学能让我们有所不同的地方,我不说它就是读大学的意义,毕竟范围太大不好阐述,而且还与以往经历的每一件小事都有联系。
之前我一直觉得世界观这种东西是从书本里来的,后来我发现这与读书有一定联系,但远比读书复杂得多,而且这也是我最近一直在学习的地方,那就是世界观的形成原有有哪些因素? 当然今天主题是讲大学的意义我就暂且不谈。
5.
那到底读大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好学历好工作?
我觉得这是上一代人所谓知识改变命运的想法,其实我是非常赞同知识改变命运论,但我理解的知识不一定是上大学。
好像大家看到现在很多学校就是大学生上课,老教授在上面滔滔不绝,学生们在底下打王者逛淘宝,连头都不抬一下。专业课可能好点,要是遇上选修课,都是各路打听哪个老师不点名管得松学分好拿。
这种感觉真是一届传一届,要想在其中出淤泥而不染的还是少数人。我倒不是想说自己什么不与世俗相苟同,但我还是有点反感什么考前到处问重点缠着老师要题库的比较功利性的做法。
我原来也因为这事好好做了反思,我平时好好听课,然后下来就好好写作业,往往到了期末有时还不如那些考前得知了重点,临时突击的同学成绩好。
其实我也蛮在意她们的眼光,怕她们说我笨,学一个学期也就那样,虽然我本来就不聪明。
这事也是在大一下的解剖老师说了一段话,让我很有心理安慰,他说:“我也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大学就是那时候所谓师哥师姐说的那样,什么到了期末划重点,背住就考试。我发现这个方法是很有用,但是不好。踏踏实实走来的过程远比这种类似抄近道的方法好得太多,很多人也许可能好好学一个学期还没人一周学的好,但那一张成绩纸能说明什么。社会不比学校,学校里的试题有重点,但是社会不会啊,你知道的越多你能处理得方法就越多,不是你最后背几个题就能解决的,背题这事又不需要智商。什么师哥师姐那些所谓的至理名言听听就好了,别当真,毕竟到时社会相见指不定狭路相逢。”
我对这些话也算是深有感触,也意识到自己其实和她们一样功利心太重了。付出了劳动就急于看到成功,这是这个浮躁社会最大的通病。
6.
我现在也不过才大二,也是准大三,好像时间对我们来说还挺多。五年对我来说是一个很长的时间。
大学里还有一个对我最大的改变就是惜时。这与高中的感觉不一样,那时候一直盼着长大,而现在是盼着别变老。
现在的状态是根本没有时间拿一大片时间去追剧看视频,不是说我们很忙。
很多人眼里的大学生就是每天睡觉吃饭,其实这是高中老师拿来唬高三学生的。
用脑子想,从小学到高中,我们的学习都只会是越来越难,从没有变简单的道理。大学会有那么轻松吗?
我不是不愿意放松自己,我也喜欢瘫着,喜欢看剧打游戏。但我知道我不会瘫得安逸,用网上话来说就是没事找事。
谁都愿意待在舒适区,可我们又知道舒适区就是堕落的温床。
7.
其实我的闲暇也丰富,继续练习画画,弹点吉他、尤克里里,写点小文章,去外地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等等,可能这些事情都是看着很平淡,而且很多人都会做,还比自己做得好。
我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要成为画家、作家、音乐家之类。朋友也问我学这些有什么用,浪费精力,我不记得怎么回答了。
我只是觉得我们可能对生活看法不一样,我其实很敢说这些东西与我所学专业没有半毛线关系,那又怎样?
写到这,我其实也不是很懂大学到底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影响,但我觉得总归还是利大于弊的。
这是一个小社会,我们离开原来的一个小圈子跳到了大一点的圈子,发现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有人和你拥有一样的想法,我们可能会慢慢感到孤独,一人吃饭一人学习一人成长,甚至自己感觉开心的事别人也不一定会理解。
这个社会也许就是这样,朋友很多,知心的很少,但这才能逼你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