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江湖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千万不要招惹那些穿尿片的,他们可不是好惹的。” 让人听后不禁头皮发麻,倒吸一口冷气。细想之后,好像也没有那么可怕。难道,一身功夫的大人们连一个娃娃都对付不了,况且对方还只是一个裹着尿片、话都说不利索的小屁孩儿?
事实证明,他们果然不好惹。
自从小女儿过了两周岁的生日以后,性情大变,判若两人。虽之前,这个小妮子也绝不是一个温顺、听话、善解人意的主儿。但现如今,只能说更加变本加厉了,每天循环上演着数场让人崩溃和抓狂的“自我意识大爆发”的好戏。似乎在向全世界宣布,“我才是老大,你们都得听我的。”
回想一下,我儿子虽然在两岁的时候,也出现过类似的“terrrible two”的可怕行为,但人家也只是偶尔为之罢了。但看如今的妹妹,简直不能同日而语,天壤之别。没有对比,就不知道当初的哥哥是多么的乖。
一言不合,无论何时何地,掀桌子、扔东西、躺地大哭、撒泼打滚儿、疯狂追赶在我或老公身后“讨要说法”、一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悲愤样子,实在让人觉得既可气又好笑。
更甚是,这个小妞完全不把长她两岁的哥哥放在眼里,肆无忌惮地对哥哥“非打即骂”,当然这里的“骂”,于这个两岁的小妞而言只是扯开嗓子大声喊叫,期间用含糊不清的“外语”夹杂着几句我们可以听懂的地球话,试图用提高音量、磅礴的气势和复杂难懂的话语吓退哥哥。有时候打哥哥被我和爸爸强行拉开后,这个穿尿片的小人儿竟然还觉得不过瘾,皱着眉头、嘴巴张开、挥舞着小拳头不时用小脚在空中向哥哥补踹飞脚数个,场面异常激烈。毁灭型人格啊。
哥哥也不是个吃素的主儿,虽然对妹妹疼爱有加,但有时候让妹妹给惹急眼了,情急之下他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绝地反击,“该出手时就出手”,毫不留情。有时候,看着一直处于弱势地位的哥哥在防守之余还能动作灵巧地教训妹妹一下子,我和老公“备感欣慰”偷偷相视而笑、默默地直呼过瘾。但,看到妹妹被哥哥“小胖揍”以后那副可怜兮兮的样子又会心生怜惜。
在小女儿“可怕的两岁”的蹂躏下,我和老公每天的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一样,时而高潮迭起血脉喷张,时而沉入谷底心潮萎靡,上一秒还是艳阳高照和颜悦色,下一秒就立马变得乌云密布怒目圆瞪。总之,每天的心情和人格完全处于极度的“分裂”边缘,让我不得不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了。身心俱疲,无所适从,成为了我近一段时间的心情标签。
到底是我太悲催不小心摊上这样一个不好惹的小主儿,还是我一开始就错误低估了“为人父母”这项工作所需的技能和职业精神呢?农民种庄稼尚且需要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全心投入和精耕细作,播种、施肥、浇水、除虫、拔草……养育孩子难道不及种庄稼来的谨慎,竟然想“捞偏门走捷径”不劳而获、随手拔羊毛地让孩子成为一个全人,简直痴心妄想。
“可怕的两岁”与“可爱的两岁”一字之差,一念之间,看似无法逾越的鸿沟,其实也只如纸老虎一样表面上看起来坚不可摧罢了。倘使我们换个角度去看待和回应这个所谓的“可怕的两岁”,是不是可爱的“蝴蝶效应”就会奇迹般地发生了。
最后回到本文的题目“父母职业倦怠”,它的始作俑者到底是那些所谓不听话的“熊孩子”、一地鸡毛的生活琐碎,还是我们自身的系统出了问题呢?
想必你我此时已经有了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