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参加勇气读书会的第81天
阅读本数:第五本
阅读书目:《教学勇气》第一章
3.当教师失去心灵
4.启发引领我们心灵的导师
阅读时长:一个半小时
勇气读书会打卡81天
读书笔记:
在更深层次,这种痛苦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而不是社会学层面的:这种痛苦来源于切断了与我们自身真实的联系,切断了与我们投身教学的热情的联系,也切断了与心灵的联系,而心灵才是干好所有工作的源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在家长的不理解中,在外部给予不当的评价时,我们会觉得,这又何苦呢?我们拿着真心对待他们,他们怎么就不理解呢?我们常常回陷入这种自我怀疑的境地。
在一次次伤害和打击之后,会觉得别无他法,会在自己内心筑起一道墙,你在墙内独善其身,让他们在墙外不理不睬。
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也就是说,你对教学都已经没有自身认同了!只留下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在这里疲于应付,这是真正的教师该有的吗?很显然,不是的!
不要让学生变成你的听众
《教育常识》里说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但很多时候,老师还是会不知觉地忘了,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这样的老师:博学多才,博闻强识,引经据典,信手拈来,本来说这是一位具有高素质水平的教师,然而,正是这些看起来全部是优势的优点,却因为老师没有把学生当成教育的主体,在课堂上完全沉醉在自己想要表达,想要倾吐的无他状态下,让自己的学生全然变成了一个听众,而不是参与者,这是极其失败的教学。
心灵导师的力量不一定在于提供给我们好的教学模式,因为教学模式回答不了教师到底是谁这个问题。心灵导师的力量在于他们能唤醒我们内心的真谛,多年后通过回忆其当初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可以重新点燃的真谛。
在向导师学习的时候,不要照搬导师的教学模式,可能我们在观摩的时候,会觉得非常精彩,非常能够激发学生潜能,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习效果也很好,但是,我们一定要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径,找到一种能够结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找到被自我认同的教育路径来投入自己的教学。
导师能给我们的,往往是给我们的启发,启发我们学会自我思考,自我成长。
我开始寻找一种与我自己的本性更契合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要与我自己的个性整合,就像我导师的教学方式契合他的个性一样——我的导师之所以有魅力,关键在于在他的教学方式和他自身之间找到了一致性。
每个老师,都要能够结合自身特长,与自己的能力和个性相契合,找到一条能够让自我认同最大化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千差万别,但前提是要有教师的自身认同。
更多精彩
教学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