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看到一篇“知乎高赞”的文章,讲的是在美国,主流价值观已经不去攀比房产、财富,因为已经实现了接近于“共产”理想的美国中产阶层,可以类比于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的中国,再也没有人将粮食当做“刚需”,拥有10袋大米的人,也不会被看做比拥有1袋大米的人更成功。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来自非洲最穷地区的土著,会以家中囤积了一万袋大米而自豪;来自当代中国的青年,会以家在北京拥有10套住房而沾沾自喜;而美国人看这两类人,都觉得他们的追求很low。原因就在于,一样东西越稀缺,就越珍贵,人们就会以拥有这样东西为荣;而当这样东西变得很富余,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就会降低,就会转而追求更高的价值。就是老话说的:越是炫耀什么,就越是缺少什么。这也能够解释美国人价值观的转变——满足了温饱、安全、社交等中低层需求后,大家的追求已经上升到了自我实现的层次。
这篇文章里还说:在美国名校年轻人的价值观里,你所做的事情本身,比你因为做这件事情而挣了多少钱要重要得多得多。
这是一种很“高级”的价值观,属于一个发展到极高层次的社会。美国拥有这类价值观的人,是经历了上世纪60年代美国文化革命后的第三代人,而中国社会中可与他们相类比的一代人,则是2010年以后出生的这么一代人。
所以,可能很多人都会惊叹于美国年轻人那种“务虚”的价值观,却不得不意识到,也许在未来的二三十年中,这种价值观也会在我们的世界里盛行起来。因为随着物质的富足和国力的提升,我们的社会很快就会进入“衣食无忧”的状态。
以上,是一种社会假设。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在一个“衣食无忧”的社会中,我们还需要奋斗吗?奋斗的意义又是什么?
衣食无忧,我们以前的奋斗目标都会失去意义,唯有找到更高的目标,才能延续人生的意义感和价值感。这个时候,你就需要一些“真正的”兴趣。因为兴趣往往是天赋所在,也是实现成就感的所在。
2
韩国的老龄化问题严重到让人触目惊心。最近看了一篇文章,讲到韩国老人退休后却不得不继续打工挣钱的现实。这个群体的人数高达420万之多,并且65岁以上人口的贫困率高达49.6%。退休以后的韩国老人,只有三分之一能够领取政府养老金,而60岁以上老年人平均每月的养老金只有2000元,还不到最低生活标准的三分之一。超过65%的中青年人都认为自己没有赡养老人的义务。窘迫的生活境况让他们不得不出去工作谋生。他们所从事的也基本上是邮递员、保安、清洁工等低端工作。
而日本的老龄化问题,则是另外一种面貌,很多老人因为无人抚养而独自生活,以至于独自在家死亡后很长时间也没有人发觉。
对比日韩两国,中国也正迈向老龄化社会,很多80/90后可能会面临无比孤独、凄凉的晚年生活。
以上,也是一种类比于其它国家的社会假设。我们也可以试想一下,在我们凄凉的晚景中,在没有未来可以期许的时候,我们人生的乐趣来自于哪里?
3
自从阿尔法狗打败李世奇后,人工智能的神话就在不断上演,似乎机器取代人工的一天就在不久后的未来。
当大多数工作都被机器取代后,人干什么呢?
我有两个大胆的设想:
一,人类达到共产社会,无需劳动也可以实现温饱和安全需求。社会会产生明确的阶层划分,顶层制定社会规则,掌握最先进的技术,并掌控着人类社会技术进步的方向。而底层社会不用工作,每天都能获得政府配发的营养丰富的食物,居住在户型统一、装饰统一的高科技住宅中,而且每天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电视等媒体享受丰富的娱乐资讯和电视节目,终身娱乐至死。
二,在人类无法解决资源稀缺的问题,社会又不再需要很多劳动力的背景下,民粹主义开始盛行,社会会在伪善的外表下,放弃部分对社会不再有用的人,减少对这部分人的民生扶持,任其自生自灭。
第一种设想中,很多人将死于无聊;第二种设想中,很多人将死于同类的自相残杀。
以上,是关于未来社会的另一种设想。无论是“死于无聊”,还是“死于自相残杀”,我们的未来似乎都是一片灰暗。
看了以上的1/2/3,相信大家都发现了,有很大一种可能,当代年轻人的晚景会相当难熬。物质的极大富足,会让很多人为之奋斗一生的物质追求失去成长的土壤,从而产生虚无感;物质的贫困,会让生活陷入比年轻时更困顿的境地;而不用工作的社会,则剥夺了人创造价值的机会。失去奔头的虚无感,抑或失去物质保障的不安全感,无论哪一种生活,我们即将面临的世界,都是一个我们不熟悉的世界,我们有很大的可能将在那个世界里茫然失措。
而兴趣的意义,就在于它能将人从生活的困苦中解救出来。它能指引我们探索未知,能够帮助我们克服恐惧、倦怠等情绪,能够帮我们获得成就感。那么何谓“真正的”兴趣?
《你的人生有什么可能》这本书里说:“兴趣是哪件让你白天痛苦地想、晚上睡不好、早上五点爬起来,一边苦笑着骂娘一边咧着嘴干完的事情。”
兴趣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直观性趣(感官性趣)、自觉兴趣与潜在兴趣(志趣)。
感官兴趣是最浅层的兴趣,觉得火锅好吃、电影好看、游戏有趣,都是感官兴趣,而很多人的兴趣也就仅仅停留在感官兴趣的层面。
自觉兴趣是一种加入了认知行为的兴趣。我们惊叹星空的美丽(感官)后开始描绘星座,这叫天文学;我们在吃饱饭后继续思考人为什么吃饭,这叫哲学;我们吃了好的然后对怎么做出来开始感兴趣,这叫烹调;我们在骂完贪官和社会后思考为什么会这样,这叫社会学。大部分科学和艺术都是自觉兴趣的成果。
自觉兴趣让我们的兴趣可以更加持久定向在一个领域,从而在脑子里形成回路,产生能力。而能力又反过来让我们能体会和学习更多。“能力——兴趣”的循环,让我们慢慢精通某项能力,打开世界。
而更高层次的志趣,则不仅在于有感官和认知能力,还加入了更深一层的内在发动机——志向与价值观。
因此,感官的愉悦不是兴趣,对某个领域天生的好奇也不算兴趣。兴趣是那件让你愿意主动探索未知,主动克服障碍达成目标,并在此过程中形成能力的事情。
如果上文中列出的3种假设不幸被我言中,那么也许唯有兴趣,才能成为我们的“生命之光”,帮助我们穿过人生的迷雾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