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5日凌晨2点美联储宣布,将基准利率区间调升25个基点,从0.75%-1.0%上调至1.0%-1.25%。美联储维持了近来每隔三个月加息1次的节奏,这是美国央行当前加息周期的第4次加息,今年内的第2次加息。
因香港自1983年起实行港元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所以,在6月15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将上调基本利率25个基点至1.5%。这是香港金管局继今年3月中的调整后再次调整基本利率。
美联储加息,中国香港也跟着加息,中国也应该考虑加息吗?
有人说是因为美元加息,意味着全球所有贸易和交易的成本都将出现上升,意识是说,美元这个全球不可或缺的商品,涨价了。因为在一个国家经济层面,如果电价、油价、水价、地价等出现上涨,将会带动一系列生产成本的上升,而货币的“涨价”,对经济的影响比这些更为全面。
这个逻辑如果只考虑货币这一个因素,推理是正确的。只所以美元加息会影响全球,因为美元是全球国际贸易的媒介,如果把货币放到整个国际贸易的要素里,它只是其中一个因素而已。具体的影响,只能放到具体的事项中。
最直观的加息逻辑是,把大量的资本吸纳回了美国。资本重回美国市场可不是为了单纯的存储在美联储的账户里,那是为了再投资,再生产,只不过通过美联储的手重新分配资本投资项目而已。如果只是想看到美联储账户里的数字增长,特朗普也不会这么积极的想减税。
还有,既然是加息,也就是说银行要给储蓄者更多的奖赏,而银行贷出的钱也需要更高的利息才能补偿给储蓄者,那么贷款者使用资本的成本也是要增加,而贷款者增加的成本,一定会在未来赚够利润用来弥补比现在的高利率支出。这个逻辑依然没有考虑到,这个资本的成本的高低,判断标准不应该是在单一的金融系统下,应该是在整个金融市场中进行比较。
这几年中国的金融市场发展的是如火如荼,P2P机构最高时达到5000家,为了吸收资金,用极高的利率吸纳市场上的闲散资金。结果搞的两败俱伤,机构付出了很大的成本,投资者也上了太多的当。从现在市场还剩下2000家的P2P机构来看,跑路和倒闭的已经过了一半了,未来可能还会继续,最终可能只会剩下几百家。P2P吸金成本的高昂是不容忽视的极高信用成本,还有竞争激烈导致的获客成本。P2P吸金成本高,那么借出的利息自然也不能低,否则怎么支付给投资者和产品销售者。
这中间造成了资本的浪费。本应该用于增加生产的资本,却被用其他的方式消耗掉了,也没有使企业的融资成本变低。受伤害的还有银行,银行由于低利率,少了储蓄本金,信贷业务多少会更加谨慎,也只能另辟蹊径,比如增加房贷赚取房贷利息,所以才会提出提高房贷利率。为了房贷利率银行会更加主动和大胆的使用杠杆,增加系统风险。
市场上有经济学家提出,中国央行再度跟进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下降。金拐棍反而觉得,中国有必要跟进。总有人提出加息会影响资本的流动性,而一旦流动性减缓就可能造成危机;还有人认为一旦增加储蓄,消费支出就会减少。
这两点担忧的出发点过于片面。在文章的前部分已提到,又储蓄是又支出的方式,这种流动也许比散乱资金在不成熟的金融市场上流窜更有效,因为毕竟中国的金融市场确实还没有那么成熟,钱在精英阶层流动,会使社会总量增加的更有效。
由于储蓄的低利率,给人们造成一种花掉比存起来更划算的感觉,使得许多人过度消费,一方面造成伪需求的信号,就会造成生产过剩;另一方面刺激消费金融过度扩张,把杠杆加入消费里,不仅去掉难,风险也很高。
还有,既然说汇率既然是人为造成的稳定,其实更加需要加息来保证它的稳定。
市场上一年国债的收益率比十年期还高,还有支付宝的利率也在提高,这些信号说明市场缺流动性资金。从人民币的需求上,可能需要加息,但是央行只敢小面积的、隐性的加息,如果央行全面加息,短期内它的利率成本会突增,在经济还没有转好之前,央行的谨慎考虑是必须的。
如果加息,对房价肯定是有影响的,而且房价现在也不是下降的好时机,尽管存款利息跑不赢通货膨胀,但是只要储蓄增加,就等于投资有了多一种选择,房价可能会下跌。理性的人都知道,一二线房价现在确实还不能下跌,最好的状态是稳涨,三四线城市的房子能去掉些库存,既然要去库存,那么加息也是会影响房子去库存的。
尽管美国加息对中国有影响,而且中国如果跟进也存在很大的风险,而且看起来宏观政策不支持货币全面收紧,但是,还是可以牺牲一些短期利益和市场情绪,小小的赌一把,谨慎地试着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