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随笔具有短篇非虚构文学作品的基本形式。
随笔的四个要素:笔调,形式,戏剧性和真实。
1.笔调:随笔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并且以第一人称写作。它不足以完全呈现出经历的全貌;作家必须设定他或她自己的视角。
2.形式:随笔处于小说和诗歌的交界地带。
作家会将他的个人体验以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同时用诗歌的技巧对其加以润饰。将故事娓娓道来会使得陈述听上去不那么唐突,而富有诗意的文字则扩展了其中的深意。正是对故事和诗歌的平衡才使得随笔如此富有魅力——既灵活,能够适应任何多变的形式;又不失深刻,能够展现精彩的个人经历。
3.戏剧性:
没有什么主题是不可涉及的。整个世界都可以作为呈现的主题——只要这个主题足够有戏剧性。
个人随笔就是这样一种对于真实生活的讲述,只能说真实生活本身就充满戏剧性,而作家只是经历其中。
4.真实:随笔将真实同时留给了作者和读者。
随笔通常基于某件真实发生的事情,作者对此会有充满深意的内在解读,但并不会说透,读者必须自己去辨别。
“随笔的价值就在于,不断翻飞的思绪。”
随笔写作四个步骤——四个层次
1.选择并识别(第一层次)
——选择一段经历(或者让它选择你):一次事件,一个地方,一种观察,一种情感
——聚焦并架构(“每件事都有上百个部分、上百张面孔,我只选取一个……”——蒙田)
——收集信息(透视这段经历,将其置于公共生活中)
——自由写作第一稿(“随笔漫谈可以揭示隐藏的轶事。
2.展示(第二层次)
1)展示经过,写出场景(“以前的(随笔)形式多重于修辞,而现在的文章则多重于影像化。”——乔伊斯·卡罗·奥茨)
2)戏剧化:(故事写作元素)
(1)设定场景及人物(润饰描写,明确细节)
(2)紧张感(通过行动及对白,强化张力)
(3)高潮/情节设置(“文章要有起伏,就好像在挖掘什么。”——罗佩特)
(4)启示/解决(主人公有所发现)
3)运用故事元素写第二稿
3.润色(第三层次)
1)从个人化转变为普遍化(“将每个个体都视为一个微观世界……使个人经验具有普世性。”——多丽丝·莱辛,制造更深层次的共鸣)
2)详述(诗歌写作元素)
(1)意象(明喻,暗喻,象征)
(2)语调(节奏,韵律,“诗歌的电流”:押韵、排比)
(3)升华、提炼(“在旋转世界中心的那个静止的点上……”——T.S.艾略特)
——运用诗歌元素写第三稿
4.等待开花结果(第四层次)
——保持耐心(“万事皆需孕育方能诞生。”——里尔克)
——修订(再看一遍):开头/结尾,细节,戏剧张力,对白,意象,节奏,主题
——删改:长度,句子/段落结构,动词,冗词,画面感
——评论(作家小组、工作坊的价值所在)
——市场:网络,渠道(“随笔无所不包……”——安妮·狄勒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