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文章要和读者产生密切的联系,让读者感觉到是与之相关的,还可以通过其他一些方法来提升文章的注意力。
1.对比
在以前的文章中也多次提及,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强烈的对比会帮助读者自己做决定,每个人都更关注突发的事情和改变的状态。这应该是符合人类生存优先效应,原始人类总是要对外界进行高度警觉,以便能够快速产生反应, 做出保全自己的决策。
前后对比:以前最有名的一个电视广告就是李丁老爷子的,过去总是腰酸背痛腿抽筋还出虚汗,自从使用了盖中盖,一口气上五楼,不费劲,高钙片水果味。这是非常典型的对比手法的使用,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盖中盖的功效,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解决方案对比:通过方太智能升降油烟机“蝶翼环吸技术”的功效,对比普通油烟机,油烟吸不干净,让人呛得直咳嗽,来强调“四面八方不跑烟”。
对手对比:有一个洗衣服的广告,就充分应用了这种技巧,普通洗衣粉洗一件衣服用了多少,而自己的洗衣粉只需一小盖。
无论是何种对比手法,都要强调能否强有力地体现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
2.好奇
人对外界永远都是好奇的,从神农尝百草,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还是到现在的太空探索,人们总是在不断地突破认知的边界。
知觉性好奇:新奇的视觉听觉等刺激引发的好奇。通过这种刺激,激发了读者的探索行为。比如全新配方,西班牙皇室用油,这款橄榄油就激发读者的探索,到底这种油有什么特别之处。
认识性好奇:这是基于人们总是爱问为什么,正式因为很多东西并不是每个人都特别熟悉的,所以加上“如何”的标题文章,加上问号的标题文章,相对来说更能引发读者的好奇。
社会性好奇:各种由于信息不对称、知识差距等产生的信息断裂都能够引起读者的好奇,信息缺失导致的认知剥夺感,激发我们的好奇心,比方说你知道某某事情,但是对另外的事情却一无所知之类的文章。如果文章和我们的兴趣爱好、自我需求等高度相关的时候,也会引起我们的好奇,比如说新媒体工作者对一些新媒体技能型的文章充满好奇,如何产生飘忽的字体等尚未普及的技巧,就容易引起读者好奇。
3.情感
人与人之间其实是一种强烈的情感纽带社会,人的情感也是极其丰富的,有正向情感,也有负面情感,喜怒忧思恐惊悲,都是我们内心情感的表达。这个技巧在情感类的公众号中用得简直是炉火纯青。
比如在咪蒙的文章,经常通过标题就感觉是浓浓的火药味,“你有钱了不起啊?”“了不起”,带有一种不服不忿的感觉在里面,“年轻人就要多吃苦?呵呵”里面有一种对那种以来卖老好为人师者的不屑和揶揄。
不管用什么技巧和手段来吸引人,重要的是文章必须真诚,而不是为了吸引别人充满过于夸大和虚妄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