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铁里,一位母亲手里提着一袋水果,嘴里唠叨着,而男孩双手握拳。母亲又说了一句,男孩听到后,一拳打在了母亲提的水果袋上,随着一声响,那些水果滚地满地都是。还没等母亲说话,男孩低声说:“你在骂我窝囊,我就死给你看。”
面对男孩的行为,母亲不敢再说一句话。
其实,在这位母亲开始唠叨的时候,男孩的手心是展开的,而且手掌一面对着母亲,这时候他表面气愤,心里还是希望得到母亲的开导。
但这位母亲并没有在意这些,而是继续唠叨、埋怨男孩:没有男子汉气概。这样做不但错失了和孩子谈心的机会,还使得男孩更加激动,当男孩不能忍受的时候,双手握拳,怒火达到顶点时,于是爆发了。
男孩在发脾气前,他的肢体动作已经向父母发出信号了。如果这位母亲能够读懂孩子的肢体语言,明白孩子身上透漏的信息,冲突肯定会避免。
可能父母觉得,孩子的心最难揣摩,无法看透,不知道孩子的真实意图。在沟通时,孩子要么不吐露真心话,要么拒绝和父母交谈。
其实,想要知道孩子在想什么,是有小窍门的。《30秒看透孩子在想什么》一书中,作者成墨初告诉我们:
1.多采用间接的方式和孩子沟通,让他在和我们讨论问题的过程中,自觉改变自己不当行为;
2.我们要以孩子的心态来参与他的活动,在活动中和孩子交流,了解、引导他;
3.我们要把孩子当朋友,用温和的语气和孩子交流,用提醒和建议的方式引导他思考问题。
多理解孩子,真诚地和孩子交流,多观察孩子的神情、动作,相信我们能够做到正确地解读孩子的内心,达成良好沟通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