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就可以看做是比较完整的竞品分析报告了,主要讲的是两个知识型平台的现状及未来方向分析,文章结构清晰,但是会遇到许多业内专名词,还是要花费一番功夫才能了解。
原文链接在此:
文章结构
文章特色
1.对竞品了解全面,描述精准;
当然,要做竞品分析报告必须对竞品做足功课,深度了解和甚至体验,笔者惊艳之处在于对不同竞品的优势或特点的简单概括,看似随意的用词倒也显十分接地气,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能够抓住不同竞品特性,更有助于下文理解;
如:与「值乎」的小试牛刀和适可而止不同,「分答」的产品形态日趋完整——譬如搜索、关注等功能的相继上线——其所承载的期许,也如卵石坠入镜湖,波澜渐起。
如:「在行」的咄咄逼人和「知乎」的缄默回避都精确匹配了双方的体量和地位:前者尚未脱离「果壳」的孵化,仅有一轮相当于早期天使的内部认购式融资,后者估值早已接近4亿美元,身后站着腾讯这等级别的巨头玩家。
2.引经据典:从中国历史到欧美历史丰富例证;
从小在学校写作文,老师都会建议我们要引用名人名言或事例,这样会让文章更加丰满和更具可信度;笔者的文章不但有丰富的中国历史,还有国外文学史的故事,也是让笔者最后亮出的观点更丰满有力的因素之一;
从帝王冀望于巫师从龟壳上读出国祚吉凶的时代开始,知识就证明了它的重要性。唯一的难处在于:如何科学的计量?
商业解决了货架问题,而市场的定价却总是不尽人意。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的售价,相当于两公斤猪肉,这种有失公允的对照,却总是能够引起悲鸣:大师的毕生智慧结晶,竟然和庖厨中的一篮食材等价,何其伤感。
证伪这种说法的荒谬并不难,难的是接下反问:那么,你来说说亚当·斯密的思想成果究竟值多少钱?
既然学习行为本身就是见仁见智的产物,那么在回报知识的权衡上,也必定不会有着标准答案。孔子号称三千门徒,接受同样的灌输和洗礼,终有名字流传后世的,也不过区区七十二人。
而「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前提,那也得看说者是谁,听者又是谁。
这段是我看的特别过瘾的一段,所以特别挑出来分享。
3.比喻手法和讽刺手法;
文中不乏这两种手法的运用,也是笔者的一种灵活的表达手法:懂的人自然会懂,不懂人点到即可;
如果一只动物看起来像一只鸭子,叫起来也像一只鸭子,走起路来还是像一只鸭子,那么,它就是一只鸭子——「在行」满足的,就是从个人到企业的廉价咨询业务。
我不想违心的鼓吹说「这是一门大生意」,但是,大象有大象的活法,鼹鼠也有鼹鼠的生活,愈是「反智主义」盛行的时代,知识才会更有机会遇到「识货」的买家。
在戏剧的结尾,小丑笑着说道:「如果人人都是聪明人的话,那么我这样的聪明人,岂不是要失业了?」
最后结束的一句话,好像笔者没有明确摆出自己的结论,而是引用了一句看似很随意的“笑话”但是却能感觉到笔者对知识固然值钱,但未必值得掏钱这一观点的最后陈述与坚定;这样的收尾却也干净漂亮。
默仿
显然,知乎和在行都做不到这样的期许,从市场经济的逻辑出发,这个本来就是一场谬误,反而是新的挑战已然显现:新互联网的搭建,支付通道的完善,用户能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可支配收入中拿出多少比例出来给知识经济?
答案也许很悲观。
原文
显然,「知乎」和「在行」都做不到这样的期许,从市场经济的逻辑出发,这种期许本身也谬误颇大。反而是新的挑战已然显现:互联网搭建了连接、支付等基础设施,在万事俱备之后,用户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可支配收入中拿出多少的比例来划给知识经济?
这个答案可能会是悲观的。
总结
今天的模仿有意挑相对较短的,但是还是很多细枝末节会遗忘,总的来说还是理解文章的逻辑性不够;
用词方面不如笔者的纯熟老练,还存在很多小学时期的习惯用法,简直太过于接地气,还需要更多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