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觉得以前的书籍时代就一定处处完美,只是知道区别,就知道这个世界的问题在哪里,为什么我周围能谈得来的人越来越少、为什么人人都在叫苦却人人都不知道出路在自己身上、为什么我们时时觉得自己忙到无暇休息却又心中倍感空虚、为什么人人都爱改变别人却不想一点点调整自己、为什么人人都理想颇多却没有行动。
这是一本极好的书,说受益良多都不足形容。我再怎么写笔记,也实在写不出看书时产生的很多想法。我无法细写下去,因为这会让这篇笔记无限延长。抛砖引玉吧。
1. 信息传达方式从精简式书籍版本转变为多杂式新闻版本
在从前没有报纸电视的时代,人们通过书籍来传递消息。而即使是印刷时代,无论大量印刷还是小量生产,书籍本身就是作者认真揣度所收集到的信息、精炼并换为自己思考之后的结晶。
而在现代到处充满报纸电视(加上作者当年都未预料到的网络、加在一起可称之为“新闻”)未加限制和选择、只取其片面一词就大范围放出。
这一点上,书籍和新闻其实非常像绘画和摄影,书籍和绘画都是由作者从整体入手抽象化的结果、表达了非常强烈的作者主观意志以文字或图片整合后的内容、读者看后就能明白。而新闻和摄影却因其矮小片断具象化,非常容易改一个标题就改换全部内容。用苏珊桑塔格在《论摄影》(一年前没看懂这本书,现在想来,明白了)里的一段话,大意是说这张士兵倒下的照片本身不能说明任何信息、说他是这场战争的敌友任何一方都有可能、它本身只是一个片断,若不加说明、读者根本不会明白,甚至照片本身都有可能是摄影者根据宣传需要摆拍出来的。
2. 人们对于信息的接受方式从读转变为看
印刷书籍时代,读书者必须先有一定教育基础和修养,也许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知识的传授范围,但这种门槛的设定(无论是以外语还是专业知识为门槛的设定)都保证了读书者的层级。而读书者不管是认同还是反对、都必须是感兴趣的把书看一遍才能有的放矢。
新闻时代,人们打开电视、报纸、网络就能看到各种抢占视觉画面的新闻扑面而来,不用鉴别读者、没有知识限定,这些铺天盖地的信息里没有诗句和专业知识,或者有少量精彩的评论也都立刻被淹没在信息之海中了。我总觉得很多电影以《阿凡达》为代表也在走这类路线,“剧本台词演员都可以一般,视觉冲击力一定要强!”
书中尤其是提到新闻正把原来严肃的政治也变得娱乐化,一个长相不帅、说话不利索的总统候选人即使能力再强也抵不上一个八面玲珑的候选人,因为新闻把他们都脸谱化娱乐化了。
在《童年的消逝》中也提到,就连学习也被芝麻街变成了娱乐活动而非需要经过自己苦修得来的结果。
3. 人们的思维方式,从读者变成观者,从沉思者变成了浮动者
印刷书籍时代,人们习惯于先看大段信息再以书中词藻为标准表达自己的意见。就算是当年的美国总统选举前的候选人唱对台戏、遣辞用词也个个精彩抽象、可以跟现在的法庭辩词相媲美。难怪莎士比亚、王尔德的戏剧那么美、甚至日本古代贵族男女求爱都要用诗句附以花草表达。
新闻时代,就如同新闻信息的片断化,人们习惯了接受这样片断式的信息,因此人们的思维方式日渐变得片断化、表达方式也适应着媒介而变得片断化。用现在最火爆的微博来说,两人对话甚至都被限定每句不能超过100字,难怪双方一直被对方误解着不断用最简单的骂词战斗下去、而这种战斗居然又引起围观者无数以限定语汇无界限无修辞的推波助澜。
印刷书籍时代的读者们前后连贯交织对比引申的自我思考正在被信息爆炸时代由影像激起的一时兴奋所取代。
曾经的对于信息的全面收集变成间隔式收集(参见刚看到一条新闻还没了解全部情况就跳出来留言的网络常见现象)
曾经的全方位完整表达变成片断式间断式甚至中断式表达(参见电视新闻播报员的表达方式、参见微博中留言中的只言片语)
曾经的沉淀式思维变成跳跃式思维(参见喜用一句话来直接总结、却说得毫无诚意又装做颇有深度的轻浮的“事情分析家们”)
这是一个没有诗的时代。
4. 信息量是否在我们需要的范围内?
反观现在的信息爆炸时代,只要能看见能听见就能接受信息、不需要自己去寻找、信息会涌上来找我们。
然而这些信息是否我们真得需要?接受一条旧信息之后是否会出现、还没消化这条信息就又出现另一条信息、导致信息消化不良、囫囵吞枣的情况?
我是做视觉设计的,但对于这一仍然无法接受,过大的信息量有什么好处?让我们多几个选项?一堆一辈子不会碰的说明书、一堆根本不会用的按钮、一堆根本不会回的短信、随手接到就扔的传单、又或者是博客正面多出来的几个“沙发”?其实信息量无所谓到什么量才适合、适用就好、如同无印良品的设计理念。
5. 童年在消逝、成年也在消逝
正因为信息量的爆炸和我们对其媒介的无法控制,让儿童接触到了不适合接触的信息、甚至更有甚者将他们提前带入了成人世界。
儿童的概念其实是人们从前认可有些信息必须通过学习才能慢慢接触和掌握、儿童这个词是知识的产物。然而信息传达的无法控制把一些事物推到儿童面前、迫使他们快速成长的同时、也在模糊成人的界限。
我想,日本那部小说《告白》以及它背后那些把成人的某些特性具体为标签贴到儿童身上、再以其画做漫画引导日本的一个社会走向,这真可说是这些动漫成功的一个悲剧结果吧。
有些事情、有些感想、有些人生观,必须经历过才能明白,或若是还没到明白的时候就先把经历的结果贴在那些未经历未准备的头脑深处,会有什么后果,谁也说不清。
我们或者是希望建立一个个性解放的时代,但个性解放并不等于无所禁锢,正如同自由不可能没有限制。
我们承认某些事情必须等待合适的时机出现,而不能出于动物本能而释放自己全部的情感,我们在学会成长为成人时也学会控制自己,而不是混淆一切年纪、让自己回到仍会哭闹着要东西的童年。
完成去年11月的预定笔记。说是读书笔记,其实简化下来只有短短几行结论,我是喜欢称为逆行的“奥卡姆剃刀”原理。用自己的理解回顾一遍(一定总结不到位,以后慢慢补充):
(201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