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时读红楼梦,只挑黛玉和宝玉的部分看,有一天哭红眼,妈妈吓到问我怎么了,我带着哭腔:林黛玉死了!
上了大学,第一年觉得好开心,终于离家万里,自由自在,有一次妈妈来电话,我为了睡懒觉没有接,后来听说妈妈哭了。
三年前,生下宝宝,我拉着妈妈的手说你生我辛苦了,现在恐怕还要继续补上:你们养育我更辛苦啊。至此,但凡讲父母的文章和影视我都不敢看,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就让我哭的喘不过来气。
老公总问我,你为什么这么爱哭?我说没有啊,遇到你之前我从来不哭,上学时从来没有哭过,真的,他不相信。
在外地学习的那7年,我一个人从最北方跑到西南又跑到东南,第一年我天天穿着黑色的衣服,以为这样的自己会看起来更坚强,后来朋友说那时以为我只想独来独往,却不知道,我只是怕被欺负,所以长出一个看似坚硬的外壳。
/1/
也许是突然遇见一个人,让你长出敏感的爱情,再坚硬的外壳也无法继续伪装,伤春悲秋的哭一哭,让对方找不到点的地方也要哭一哭。
也许是遇见一些事,让你体验到只有经历过才知道这句话的魔力,从小到大,我们依次体验到亲情、友情、爱情,然后再通过这些事,反反复复的练习。
60岁的妈妈说:我觉得自己还没长大呢,从小盼着你什么时候能长大啊,盼啊盼啊,千万别盼。
我不想看《唐山大地震》,不想看孩子生病的新闻,甚至不能再看电影《非诚勿扰2》,只因为里边说的一句各奔东西,其实我只是不想看那四个字:生离死别。
/2/
导演是枝裕和在他的随笔集《有如走路的速度》里写下一段话:
在新作《奇迹》中,我请希林女士扮演与主角一同生活鹿儿岛的外婆。开机前一天,她邀请我去吃寿司。一落座,她罕见地把剧本摊开,放到桌上,我不由得全身一紧,严阵以待。我看哭了,对,我们长大后除了亲情爱情友情,还会被认真,敬业,坚持等等美好的品质而感动,被那些先一步长成我们想成为的人而感动。
想必导演您心里也很清楚,我觉得大人的镜头多了点。这个故事,大人是背景。大家都是可以用背影表演的演员,不拍面部特写也行。
这句话决定了我这次导演电影的基本立场。这个建议不单单考虑了她自己的表演,还考虑到电影整体的基调和平衡。这个夜晚,我重新认识到她的非凡之处。
/3/
哭的范围越来越广,为什么?随着年纪的增长,经历了一些事情,越发容易共情。刚才看了一个视频“63个过去和现在有趣的照片”,照片里长大后的人们模仿着儿时的情景,有兄弟姐妹,有母女父子,有青梅竹马,时间无情人有情,长大后我们都变了,但还有些东西永远不会改变。我为什么要自虐的看这个视频!自己想出的话题,哭着也要写完。
“你不喜欢的每一天都是不属于你的”,无论生活有多安稳,没有喜悦的生活,都不是属于你的生活,它属于伤心,属于别人的言语,属于别人的期望,当你想靠时间治愈一切时,也就失去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