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父母从老家接过来,母亲打开一个袋子,里面是甜食果子,说是杨妈让带给小女的。
杨妈的老伴十天前刚刚去世,这些果子就是“行门户”的人带来的礼,杨妈是先天性心脏病,多少年都不能下地干活了,她老伴身体一直很好,至终老前一片药都没吃,难得的善报。
小女在家呆到5岁,之后就跟随我辗转泾阳、咸阳,只是每年过年的时候才能跟村里的人见见面。
其实,这种长辈对于晚辈的爱,就是我们村的传统。
我大姐十八岁的时候,有一个外地招工的机会,记得那是十月份的样子,第二天早上大姐就要和父亲一块坐班车出发,先一天晚上,家里来人不断,陆陆续续来了很多人,有本巷的,有外巷的,有的来了拿着几块钱,递给我母亲,说是给孩子凑点路费,有的拿着一个苹果,说是给孩子路上吃,记得那天乡亲送来的苹果和梨就有几脸盆,大家把东西放下,和父母说说话,询问着孩子的去向,叮嘱着路上要小心点,言语间透露着祝福、担心和不舍,家里人招呼着来的人喝茶、说话,直到很晚,送完最后一个人,已经是皓月当空。
一个弱小的群体,因为相互之间的彼此温暖,让原本干瘪的生活充满了活力,这种“同一体”的认同,是乡村的灵魂和生命力。
无论你走到哪里,假如你还感觉被一根无形的线牵引,那么你是幸福的,因为你被牵挂,被祝福,被希冀。
果子很普通,但是咬一口很甜,甜的让你只剩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