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我值班,5点40就起床了,6点从家出发,请老公帮忙开车送到学校。高中值班的老师也早早来了,一会儿校领导也来了。我们站在校门口迎接学生的到来。骑自行车的,电动车的,步行来的,家长开车来的。有匆匆忙忙的,有慢悠悠的。但有着一个共同的特征,目光呆滞,面无表情。有些孩子的校服拉链敞着,还有穿着自己的衣服。学校发了夏季校服,穿的学生很少。
下午2点刚开门,我就来到校门口,有拿着雪糕就进了门的,根本不惧老师的管理。还有骑车要冲进学校的,保安劝他下车,满脸不高兴,待离我们远些的时候就又骑车到地库。更夸张的是学生的发型,有些千奇百怪,各种奇怪的颜色。
与之对比的是,高一初一的招生,家长各种想方设法来到这里读书。假如他们看到孩子是这幅模样,会不会有一丝后悔。早晨下午全程,没有一个孩子向老师和校长问好。没有一个孩子眼里充满期待。有人说,也有好孩子。对,也有,但我没有发现。还是数量少吧。我突然想到那篇文章《我把一个孩子交给世界》。我相信每个孩子来到这个校园的第一天一定不是这个表情,是什么让他们变成了这样?
是沉重的学业,还是老旧的教学理念?是应试的压力,还是无趣的课堂?
回想十年前意气风发,带着梦想来到这所学校,而今我也暮气沉沉。那些激情,理想和梦都仿佛被岁月和生活摩尽。特别怀念那时年轻的勇敢的自己,敢想敢干,虽然累但却快乐。每天都是使不完的劲儿。是什么改变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