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经常有两只鸟来休息,一直以为是鸽子夫妇。后来看了一个科普贴,关于城市中常见的鸟类的介绍,才知道它们其实是珠颈斑鸠。经常听到的咕-咕-咕-呜-欧的叫声就是珠颈斑鸠发出的。
五月初就飙升到33度以上的气温,在上海挺罕见的。看到有一只小鸟蹲在窗前空调外机上,蔫蔫的,也不飞走,以为它中暑了。让它跳进小盒子,给了水、菜叶和一些大米,但什么都不吃。直到太阳快落山,气温终于降低了些,就把小鸟和盒子又放到窗外,想着如果它能直接飞走就飞走吧。可是它依旧蔫蔫的。我们这儿没什么鸟,也没往珠颈斑鸠夫妇那儿联想,小鸟灰头土脸的,羽毛很凌乱,和珠颈斑鸠一点也不像。
把小鸟放到了窗外一会儿,听到了咕-咕-咕-呜-欧的叫声,来了一只珠颈斑鸠,此刻小鸟也突然振奋了,蹲了一下午的它站了起来,小鸟在寻声,原来它真的是珠颈斑鸠的孩子。很快珠颈斑鸠也找到了小鸟,来到它身边。这只珠颈斑鸠可能是雌的,一直在叫,像是在鼓励小鸟自己飞起来。小鸟也回应地叫,它的声音就是雏鸟那种很轻很细的声音。成年珠颈斑鸠的毛很挺光滑的,幼鸟却是绒绒的,而且脖子上也没有长出花纹。雌鸟叫了半天也没用,小鸟飞不动或者不会飞。雌斑鸠就飞走了,没多久把雄斑鸠又找来了。于是雌斑鸠继续陪着小鸟,雄斑鸠远远看着。
无奈小鸟不知道真的是中暑了还是有伤,扑棱了几下掉到下一楼去了。去下一楼再把它捡回来重新放到窗外,斑鸠夫妇继续这样等着小鸟飞。到了鸟类归巢的时候,很多鸟都来了,白头翁、黑的不知名的大鸟,第一次发现这个小区有那么多品种的鸟类。它们都在叫,好像在给小鸟加油。天色越来越黑,鸟儿们都回去了,最后斑鸠夫妇也走了。留下的小鸟自己也妥协了,蹲下来睡觉了。
从来没有那么长时间去留意鸟类之间的关系和互动,它们也有它们的感情,着急或害怕,还有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希望小斑鸠睡一觉后元气满满,尽快学会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