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的人分享有意思的故事:
首次在简书上码字,很好奇这里会不会有我的读者。本喵懒散热爱看未来学、科技文,正儿八经的财经记者一枚,正在通往伟大的小说家的路上(混吃等死)。
喵的好友是证券报的记者,跑遍全国各个角度仿遍了证券界的大神、牛咖。比如A股网红李大霄,当年的证监会主席xxx……2015年秋天,好基友跑来说让我换个工作去当金融分析师,那个时候股市春色乍起,在3月份的时候已经暴涨到3200点左右,无可争议的牛市行情。本喵的嗅觉灵敏于是乎跳转职业大方向,鼓足了勇气往财经方向转,意味着我放弃了成为一名孤独的艺术家的想法,开始接地气,变成和文青相对的,满面油光、异常粗蠢的商人。
(⊙v⊙)嗯,感恩,那个时候的勇气和抉择是正确的。比起板球棉布裙,我好像更喜欢财金圈黑白灰的禁欲气质。跟接地气的人相处多了,才有了后来的很多故事。
多一些烟火气
曾经觉得酬劳是个不够光辉的词语,我这么叼应该凭借才华火遍全中国。小孩子走上社会,才会发现社会和学校的区别,金钱是衡量你的考试题。你有多少价值,你能创造多少价值,直接体现在你的银行账户中。
因为我们要吃饭,吃饭需要有人买单。有一个姑娘可以AA就显得独立可爱,如果能在聚餐后买单就无比帅气,男友力MAX~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本书是每一个在现实中挣扎的理性主义者都应该看看的。书不厚,作者是马克思·韦伯。他的名字可以和宗教革命领袖并列。书中写道:“资本主义并没有叫人们贪恋财富,反而抑制这种非理性的欲望,至少也是缩小这种欲望能够起作用的范围。虽然资本主义的目的是不断追求利润,但它所使用的方法却是理性的。”
对个人而言,经济活动中可以保持完全理性。但是一群人的理性却很难做到,个人是理性的,群众是疯狂的。
再见忧伤,弗朗索瓦的长相本喵差不多忘了。却还记得马克思·韦伯的大螺塞胡子、紧皱的眉和深邃的眼睛。
女生必须学财经,我们原本的意向中,女生适合做轻松的很边缘的工作,参与社会的分工还不是主导作用。这么做,整个社会不见得就有满意的效果。某些好的品质 ,比如温柔、忍让在职场中却变成了软肋。
学财经就是让女生知道,这个社会运作的真实情况,财经是人的智慧的数字反馈,最为直接慷慨,无需强行遏制他人的思想。学财经的人通常思维锋利,能抓到事物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