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星座分析、占星术之流都被贴上伪科学的标签,是"迷信"家族的中流砥柱,能与我国土生土长的算命并驾齐驱。
说不准相信星座的人占少数还是多数,毕竟不曾有过客观详尽的调查。
但就自己而言,对于星座是否可信的争论,我持中立态度。偶尔看看各类分析算是生活的调料,但是真要相信什么每日运势,那就是傻了。
纵览身边朋友,也是差不多的心态。
不论相信与否,对于当代人而言,“星座”已成为一个耳熟能详的概念,这是不争的事实。
心理学对于星座文化在某些群体中的流行现象作出了诸多专业阐释,在此想从传播学角度粗略地探寻星座文化的传播过程以及带来的相关影响。
(本文中星座代表的是占星学中的星座非纯粹天文学意义上的星座)
一、星座文化传播的内在动因
人,不但处于自然环境,还处于极其复杂的社会环境中。
人对于自身存在着困惑,同时也小心翼翼摸索着身处的环境。为了解并适应环境,保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便产生了对外界的信息需求和信息交换的需要。
在人类社会中,传播往来的信息是一个庞大繁杂的集合体,重要的,非重要的;有用的,无用的;能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指导人们认识自我、改造自我的。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了“镜中我”的概念,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应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
但实际上,在现实的社会互动中,人所能收获的他人关于自己的评价、态度往往是有限的、零散的,并且伴随着许多不确定性。
因而,提供了关于个人方方面面,详尽、系统、相对明确信息的星座就给了为此所困扰的群体以自我认识的渠道,这部分群体如获至宝,借此更好地探视他人眼中的自己,从而进行自我认识和把握。
星座分析正是通过这样的特性和功能满足了一部分人的内在需求。
二、星座文化的传播过程
最初,人们从外部接收到与星座相关的信息,随后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这一人内传播的过程中,既有人体生理机制的作用,也有意识与思维的活动,在此主要对后者进行探究。
长期的社会交往实践中,人或多或少收获了他人对于自己的态度和评述,也建立起了综合性的自我认知。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具有共性的概念,最终形成属于自己的人物基模。
基模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概念——当我们接触到一个新信息或新事物,我们过去相关的经验和知识会引导我们迅速地对新的状况做出认识、推理和判断,并及时地做出态度或行为反应。
于是,当人们接触到自己本星座分析的相关信息时,头脑中对应的基模就会被激活,参考自我认知及他人对自我的评述,与星座分析中的特点进行比照。
当星座分析中的各项特征与人们自身的认知基模吻合时,他们便会对原本掌握的自我认知进行肯定、强化。
当两者有不吻合之处,人们就会比较星座信息来源的可信度和解释的可靠度来寻找不吻合的原因,结果或否定星座分析的可靠性,采用旧认知;或对自己原有认知产生质疑,抛弃旧认知,确定新的解释和态度。
不论是哪种结果,都会对人进一步的反馈和行动产生影响。
三、星座文化传播的效果
信奉星座的群体常常强调星座分析是多么鞭辟入里,一个字,准。
但,究竟是星座分析准确地定位了人,还是人潜移默化地顺应了星座分析,这值得深思。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发现,自我意识对于人的行为决策有着重要的作用。
自我可分为相互联系与作用的两个部分:个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主我";承载着社会评价与社会期待的"客我"。
人的自我就是在两者的互动中形成的。主我能做出各种决策,但是它非一意孤行,而是会参考承载了社会对于自身的评价和期待的"客我"应有的形象。
"客我"可以促使"主我"发生新的变化,"主我"反过来也能改变"客我"。两者互动不断形成新的自我。由此可以看出人内传播所具有的双向互动性。
可以说,对于大致认同星座分析的群体来说,星座分析一定程度上代表外界对自己的认知和评述,属于"客我"的范畴。
于是,为符合外界的期待与评价,意愿和行为的支配者——"主我",在经过星座分析的人内传播(也涉及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等)后,再进行决策,就会有意或无意地将这一"客我"的形象纳入考量的范畴,行为也会受到"客我"意识的规范,从而潜移默化使自我愈加贴近星座上的解释。
这很有可能就是星座如此之"准"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