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带班 |请蔡徐坤同学回答问题
师生之间关系是第一位的,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才可能发生。
如果师生双方,相互不能接纳,那么再高明的教育、再高深的知识也不会在彼此之间进行传递、交流。
我就十分重视师生关系的营造。比如从学生的名字上。
我会以学生之间的相互称呼,给胖胖的陶同学叫“小胖”!
我会以学生写错的名字,来称呼郭明洋为“享阳月洋”!
我把黑黑的苏亮同学称为“亮仔”!
我会给高高大大的冯文状,叫“大壮”!
……
课堂上,乍一叫这些名字,学生都会会心一笑,或是哈哈大笑,本人也会因为这样无伤大雅的名字,而显得格外另类,感觉老师与他的亲近。
不过,我有次在寝室,郭明洋告诉我说:“老师,616寝室的学生叫我日本人!”
“哦?怎么会是日本人?”我问。
“你不是上课叫我享阳月洋吗?”他说。
“哦!”我恍然大悟。
是因为我的失误,给他造成的误解和伤害。
我忙转到616寝室,当众宣布:“郭明洋的名字是他的笔误,老师这样叫一次,是为了提醒他写规范自己的名字,别人不准再叫,更不能乱说什么日本人!”
大家嗤嗤地笑笑,都趴在床上不再说话。
从此没人再公开叫这个奇怪的名字,从此,也提醒我,不能因为与学生的亲近,随意地开学生的玩笑。
“仝荣同学,请你来回答!”
又一节课上,我指着仝焕荣说。
他笑了,咧着嘴站起来回答问题。
“老师,请叫我蔡徐坤!”他笑着说。
看着他瘦瘦的脸庞,大大的眼睛,还真有点偶像的气质。
我又依稀记得在寝室他们在偷偷议论一些明星的八卦。
“好,请蔡徐坤同学回答问题。”
我重复说。
大家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认真听仝荣的答案。
蔡徐坤
自此,我又有一个以名字接近学生感情的方式,以学生崇拜的偶像来称呼他,一来显得自己很贴近学生心理,二来有称赞本人的意图。
学生很能接受,并且没有被误解。
只要用心,处处都可以增进师生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