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看了一部不引人注目但溢满人间情感和沧桑的影片:《只要你过得比我好》。
曹炳琨饰演的单亲爸爸身患脑癌,余生只剩半年。他想在有生之年将孩子送去福利院。但前提必须是:父母双亡,父母服刑。
这个即将上一年级的孩子并非他的亲生儿子。是他的妻子刘娟与一工商户霍猛所孕,在一次偷情过程中双双遭遇车祸,男人当场死亡。他的妻子抢救之后变成了植物人,早产生下了孩子,取名:小生。
他决定自己养。
徒弟小江劝他送福利院,自己养没意义。
他说:人生本来就没有意义,但那个探寻没意义的过程,挺有意义。
他找到霍猛的女儿,做基因检测,找到霍猛妻子,取得霍猛的死亡证明,但还不能够证明她和他的血缘关系。
为了在自己临终前安排好孩子的未来,他无数次跑到民政局办理相关证明,每次奔波在找证明的路上,每次手续都不全,连民政局办理此事的刘大姐都看不下去了,口头承诺:将他的实际情况上报主管部门,看能不能够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走出民政局,这位身患绝症将不久于世,为非亲生的孩子的未来奔波无果,磕磕绊绊那么多,人生道路那么艰辛,一个大男人,坐在门口无声哭泣,那种压抑,那种绝望,就像他自己说的:不怪别人,是我自己把日子过复杂了。
承诺带儿子去游乐园,也因为生活奔波和病痛折磨,无法兑现。
小生拿出所有的零花钱,要买爸爸的一天,只为去游乐园,爸爸说,可以,但是有个条件:如果微机派位到的学校是寄宿,他必须同意,小生含泪答应。
霍猛女儿问他:你图什么?
我图这么好喝的冰棍啤酒,根本没想过图什么,日子过着过着,就成了这个样子,依赖,离不开了。
小生的爷爷去世,给他烧纸:你好好的,过段时间,我就去陪你,你反对我收养小生子,问我为什么,我总答不上来,总答不上来……可能只有面对小生子,我才有勇气活。
爸爸,霍猛女儿,小生一起去了游乐园。
给姐姐和小生照相时,他下意识地说了句:再见。好好学习,一定要做个好人。
随即晕倒过去。送往医院就诊。他将未完成的事情托付给了徒弟小江。
也许是父子同心,滂沱大雨的夜,小生跑出学校,小小的身影,踉踉跄跄,摔了很多跟头,擦破了皮,回家寻找爸爸,而此刻爸爸已经病入膏肓,孤独地躺在病床上忍受疼痛,小生在江边,像往常一样吹起哨子,那是爸爸对他的承诺:无论你在哪里,不管你遇到什么危险,只要吹一下哨子,我分分钟立你面前。
小生在大雨中声嘶力竭:爸爸,你在哪里?!你在哪里?!我想你……冥冥之中,睡在病床上形容槁枯、奄奄一息的爸爸听见了哨声,孱弱的嘴角露出浅笑,他无法再应答,哪怕一个简单的字。就在孩子撕心裂肺的哨子声中,爸爸离开了人世。
世界那么大,而我们的悲喜却并不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