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座头鲸大叔
昨日,微博有一热搜“明道方回应哥哥自杀”让我思考良久,一直疑惑我的一个问题是:“被道德绑架的亲情到底还要不要?”
很多年前就曾关注过明道,小时候在菜市场长大,练就了能和什么人都打成一片的个性,对于艰苦的童年生活也总是乐观多于抱怨,是个很努力上进的人。
后来在圈内逐渐有了名气之后,也传出了明道哥哥“滥赌”的消息。那个时候明道对待兄弟之间的感情是真的没得说,几百万的债说还就帮忙还了。
只是似乎哥哥并没有领情,还觉得这是理所因当,并肆无忌惮地到处借款,用的还是“弟弟会还的”这样的口吻,以至于现在又欠下了千万左右的债务。
明道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非常震惊,根本不知道具体什么情况。甚至可以用这么一句话带有嘲讽意味的话来形容:“我一直在努力向前奔跑,你却在拼命给我挖坑。”
看完这则消息和大部分的评论,被深深刺痛,有一种说不出的心酸。
当你的家人变成“吸血鬼”之后,你会怎么办?你该怎么办?
于是我联想到一个词:
叫做“道德绑架”。
“他们倚着有亲情关系不断的榨取你,他们自身成为一个无底洞,也想着把你拉进去。”
你的“假亲戚”,正在害了你。
面对着“亲情”这层关系,你无法像一个陌生人那样冷血,面对他们的索取和抱怨你往往说不出拒绝的话,你只能默默忍受着,并且极有可能带来巨大的风险。
朋友阿彤私下里跟我说过,她的生活其实糟糕透了,她从小就被家里人打上“你是姐姐该多为弟弟着想”的标签。
她挺羡慕弟弟的,因为从小她只能从弟弟身上看到父母亲对待子女的疼爱,在她身上,只有唠叨不完的教训和心理委屈的童年。
小时候自己买了零食,父母总是对她说:
“你是姐姐,零食应该都让给弟弟吃。”
有时候回了一句:
“都是我买的,凭什么不能我吃。”
就会受到父母亲的严厉训斥:
“你是姐姐,让着弟弟就是应该的!弟弟想吃,你就得都给他!”
所以,她只能把这些委屈都咽下,尽力做好一个合格的姐姐。
后来,她学业有成,毕业后顺利进入了一家五百强企业工作,收入不菲。
她的弟弟却不一样,高中没念完就因为打架辍学了,之后一直在混日子,在社会上惹是生非。只是父母亲看不下去,便会经常打电话给阿彤。
父母亲会说:“你是姐姐,你现在弟弟没个好工作,你得帮帮他。”
有时候会说更过分的话:“你不帮他就是不把他当弟弟,也是不把我们当爸妈!”
于是阿彤托人关系,找了一家小公司让弟弟去上班了。
她也是经常会想为什么,自己似乎从小到大都是在责备中长大的。
再后来,弟弟开始做生意,赔了几次,这次又打算重新开始,手头缺钱就去银行贷款,但是差个担保人。
父母听说之后立马打电话给阿彤,阿彤一开始不愿意,就被大骂“无情”,还说:“连自己亲弟弟都不管,你算什么姐姐,还把我们当家人吗!”阿彤只好答应。
只是结果还是跟以往一样,又失败了,更可恶的是这回弟弟因为还不起款跑路了,这笔贷款就落到了阿彤身上,她欲哭无泪,不得不帮忙偿还贷款。因为金额比较大,导致自己的经济状况都勉强生活。
对于弟弟来说可能是因为有姐姐兜着,所以也不用付太大责任,躲一段时间就好了,但是对于姐姐来说,这除了是压力以外,何尝不是对自己家人的失望。
对阿彤家人来说,他们不尊重亲人的劳动,不考虑对方背负的压力,反而把欲望的满足程度作为衡量亲情厚薄的标准,这实在是对亲情的亵渎。
电视剧《欢乐颂》里也有这个情况:
他们打着手足情的名义,“绑架”自己的亲人,满足自己的要求,掠夺别人的利益。
樊胜美从刚开始工作就被父母盘剥,工作挣得每一笔钱都要给到家里,不仅如此,作为一个30岁的女人,没有一分钱存款,哥哥结婚的房子首付是她出的,还贷还是她,连生孩子的钱都是她出的。
她出这么多,却没有得到家人的感恩,还把这些当作理所应担,他们不跟你讲理,也不想听你这么多年付出了什么付出了多少,他们只会不断的重复:
“那是你爸爸啊!”
“她是你哥哥啊!”
而且将重男轻女的思想,包括整个家庭的负担,连同儿子一家的生活重担,都推给了女儿。
樊胜美经常被家里逼得捉襟见肘,四处跟朋友同事借钱,总是一个人无助地委屈大哭。原生家庭的贫穷与逼迫,让樊胜美压力重重,也导致了她性格上的一些缺陷。
所以在她知道王柏川的经济实力之后才会改变自己的态度,她用一种受害者的姿态嘲讽只不过是为了维护自己那点可怜的自尊心,而她的自尊心来源那种根深蒂固的自卑,而自卑,来自于她的家庭。
她把自己包装成一个靓丽女性,喜好大牌,没有经济实力就买高仿,她害怕,会让人从外表就看出她骨子里的寒酸。
但她的内心又是善良的,哪怕家庭对她的态度始终冷漠,她也能够说出那句:
“妈,你偏心,我不怪你。”
让人心疼。
大多数人遇到这种“吸血鬼”一般的亲情,你的帮助和奉献在他们眼里是“本该如此”,可一旦你拒绝,就会被“亲人”贴上“没良心”的标签,将你狠狠的钉上耻辱柱,到处宣扬家里怎么出了这么个“不孝子女”,还肆意损毁。
那些你为之所付出的,都成了无用功。
知乎上有一个话题:为什么有的父母会喜欢用亲情绑架的方式“控制”子女。
是的,这里用了一个词:
“控制!”
这个话题的回答是:
这个方法最简单,粗暴,省事,最能让子女做自己希望他们做的事。
因为对于很多父母亲人来说,耐心的劝说,合适的引导,适当的鼓励,加上让孩子发自内心的接受自己给予的观点,实在是太难了。
有时候为此吵架,冷战,还有孩子离家出走,这些要付出的不如直接说一句“为了你好”来的省事。
他们想当然的认为:我给予你衣食住行,就相当于我在你身上进行了投资,所以你要按我的规矩来。至于你不听话,有自由思想的行为,不是不可以,但大部分是不可以的,偶尔是可以的。
以此,在我看来,这种亲情绑架实际上比那些陌生人之间的道德绑架,更加可怕。
昆德拉说过一句话:“父母兄弟儿女朋友,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
所以,过好自己的生活是最重要的,人生这条路上,每一个选择都是我们为了自己负责,我们可以去理解,但不能赞同,不是吗?
-END-
今日话题:你和你的身边遇到过这种“亲情绑架”吗?一起来讨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