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我速读训练的真是感受和干货文,收藏前请点赞,谢谢~
在不断训练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两个很有趣的现象:
1.我阅读书的速度,会比我自测时的阅读速度快很多;
2.我看电子书的阅读速度,又会比我看纸质书的速度快很多。
比如我之前读一本12万字左右的书,只花了40min,算下来我的阅读速度是3000字/min;
还有,我在手机上阅读时,常常不一会就翻完了一本两、三百来页的书,我的一次记录是18min就看完了一本书,而且还对重点地方做了标记,做了笔记。
因为手机阅读软件,一般自带时间统计,就是你翻到最后一页时,会跳出来一个时间,恭喜你花了多少时间读完了一本书。
所以,当时跳出来我阅读时长是18min时,我自己都不太相信,因为太快了。
这两个现象,我暂时无法做出准确的解答。
好了,说这些只是单纯想告诉大家,我们的阅读速度,是真的可以通过刻意练习的手段加强的。而且,和我们平时的认知不同的是,阅读速度加快了,理解能力并不会降低,反而会加强。
为什么会这样?
我本来也不认同,但现在我真切的感受到了,所以我回过头去了解它的机理时,我才认同,并且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专注。
举个例子:
相信大家都有过盯着一页书看了好几分钟的经历,这就是不够专注,导致你的大脑无法理解,所以你才会看好几分钟。
我有一个经历更夸张,我是一页书盯着看了近十分钟都没看懂。
不是什么很难的书,是史怀哲老先生的《生命的思索》,我当时的状态是困,特别困,但是我又不甘心,因为自己要求的阅读时间没到点,所以我就强忍着困意看,我印象特别深刻,就是那一瞬间,我每个字都认识,一个字一个字看都没问题,但就是好像丧失了逻辑思维能力,无法理解整个段落的意思。我就这样盯着看了很久,大概有10分钟,感觉很漫长(这么长时间坚持还能没睡着,也是服了我自己)。后来我用冷水冲了个脸,就清醒了点,再去看那一页时,才发现理解起来并不难。
所以,这个例子得出什么结论呢?
那就是,专注和理解正相关。
你说,这不是废话吗,我当然知道。
是的,你知道,但是你不知道的是,阅读速度和专注,在某种程度下,也是正相关。
似乎有点绕,我说人话:
如果把我们的注意力看成是一种资源的话,那么,它就是时刻被众多感觉器官瓜分着的资源。当我们的阅读速度快到一定程度之后,眼球输入的文字信息瓜分的注意力资源就足够多,瓜分资源多的一个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你的理解能力更强。
这就是阅读速度越快,我们的理解能更深的原因,因为阅读时输入信息变多,使得我们更专注了。
这一点,还可以用另一个例子佐证。
你 去 尝 试 一 下, 把 一 句 话 中 每 个 字 的 间 隔 拉 伸 到 足 够 长 之 后 , 再 去 理 解 这 句 话 的 含 义 , 你 会 发 现 很 难 理 解,就像这样,因为输入信息速度太慢,这么少的信息量,我们的注意力不够吃(本来在这个句子中间要打了很多空格,但知乎排版直接无视了╰(  ̄﹏ ̄)╯)
其实,科学研究发现,我们大脑能够理解的信息流速度是128bit/s,但是普通人的信息输入速度大概不到16bit/s,这个占比连1/8都不到。所以,这也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阅读时常常容易想到很多其他的事情,很容易走神。打个比方,你本来一天能吃8碗饭,突然有一天只给你一碗饭,你熬不过去,不得疯狂的去找其他吃的吗?
说到这里,你肯定想问,快速阅读到底应该怎么学呢?
其实,任何技能的获得,离不开四个字“刻意练习”,想要知道如何提高阅读速度,就要知道如何进行提高阅读速度的刻意练习,有人说多读就行了,这个想法对,但是不够。为什么呢?
你想想看,你去打篮球,每天和乱哄哄的去实战,去别人打比赛,你的提高有多快呢?
我们去看看专业运动员的训练,都是每次只练一个动作,把这一个动作练标准了,再去练其他动作,这就是刻意练习。
所以,真正想要快速而高效的提高阅读速度,就必须要进行刻意练习。而想要进行刻意练习,首先就要了解,关于快速阅读的“专项动作”有哪些,简单来说,就是哪些因素会影响我们的阅读速度和效率(注意,这里我提到了阅读效率,因为单纯的提高阅读速度毫无意义,所以我接下来要讲的阅读速度,都包含了阅读效率这个含义)。
想要找到这些“专项动作”,我们就从分解阅读这个动作开始。
阅读,简单来说是:眼睛看见文字,传达给大脑,大脑通过逻辑思维能力,理解文字信息。
所以,这里有三个地方会影响阅读速度,分别是:眼睛看文字的速度,眼睛传达给大脑的速度,大脑运用逻辑思维理解信息的速度。
下面,我一个个拆开来讲:
1.眼睛看文字的速度
提高眼睛看文字的速度,有四个方法,分别是
01.加快眼球转动速度
02.增强对眼球的控制能力
03.缩短视觉定焦时间
04.增大视觉幅度
第一,加快眼球转动速度:眼睛的构造如下解剖图(希望不会引起你的不适应
)
控制眼球的肌肉一共是6块,这六块肌肉分别是使瞳孔向上内,向下内,向内,向外,以及斜上,斜下。所以,锻炼这六块肌肉,就能够让我们加快眼球转动速度。
怎么练才能加快眼球转动速度呢?
如图
左右上下对角这样练,沿着线的轨迹移动视线,由慢到快,每组1min,每天在三个方向上各练3组,每次练习间隙至少休息半分钟,因为练这个眼球确实会很累,一定不要贪快贪多,要持续(据说这种方法还可以改善视力,刚好我前几天刚测过视力,左右5.0,右眼4.8,一年以后再来验证一下)。就像李小龙说的:“我不怕一个人一天踢一千次腿,我怕的是他一天踢一次腿,连续踢一千天。”
第二,增强对眼球的控制能力
我们的眼睛有一个缺陷,有点类似青蛙的眼睛,就是,我们人眼并不擅长捕捉静止不动的物体,所以,我们在阅读静态文字内容时,眼神容易游移,这就是我们常常会不自觉跳着读的原因(跳读包括回跳,前跳)。因为人眼起初并不是被设计用来阅读的,我们祖先作为在自然界生存的生物,捕捉能引起我们注意力的移动物体,比捕捉静止物体的意义重要多了,毕竟捕食和避险都是分秒必争的。
解决办法也比较简单,手指引导法即可。
在阅读时,用手指引导你的视线进行一行一行的阅读。并且有意识的加快手指移动速度,可以让你的眼球移动速度也更快。
第三,缩短定焦时间
定焦时间这个概念不好描述,但是可以用相机来做类比,对于相机来说,定焦时间越短,单位时间里拍摄的清晰照片数量就越多。所以,我们眼睛的定焦时间越短,单位时间里所摄入清晰的文字信息量,就越大。
那这个定焦时间有没有可能通过练习缩短呢?
首先从科学角度来讲,是有可能的,因为研究发现,人类左右脑的定焦时间差别极大,左脑0.25s,而右脑则是0.002s,右脑定焦效率是左脑的125倍,所以从理论上来讲,我们从单纯的左脑定焦锻炼成协同定焦,是可以大大加速定焦效率的。
练习方法可以通过一款游戏来实现,手机应用商店搜索舒尔特表app,通过快速找到对应数字来缩短你的定焦时间,提高你眼睛的定向搜索功能。
第四,增大视觉幅度
这个应该比较好理解。视觉幅度的定义是,我们的眼睛能清晰看到的范围有多大。
在我逐字逐句阅读时,我的视幅是一个字。
对,你没看错,就是一个字,我要刻意把自己拉远一点,才能看清更多字。你也可以试试,盯着一个字,不要动眼球和脑袋,看看你最远能看清的字是什么字,那么这个范围大概就是你的视幅。
2.眼睛传达信息给大脑的速度
这是什么鬼?这又怎么缩短?
我解释一下你就懂了。
一般人的阅读方式是文字先进入眼睛,左脑把信息转化成声音,右脑听见声音,注意,这个声音大部分时候是不会发出来的,只是在脑海里过了一遍。然后把声音再转化成信息,于是大脑便理解了这些信息。
看到这里,你应该懂了,这就是默读造成的低效阅读。
如果我们能省掉左脑转化的这一步骤,直接通过右脑直接读取文字信息,那么就能极大的提高阅读速度。右脑直接读取文字信息,就是我们常说的“眼脑直映”。
有什么好的练习办法吗?
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默念A,B或者1,2,语言系统被占用了,你就不会再默念文字内容了。这个方法一开始肯定会不习惯,但通过一段时间练习,就会慢慢习惯了。
3.大脑运用逻辑思维理解信息的速度
恭喜你,耐心看到了整篇文章最精华的地方。
学习有两种,一种是概念学习,意思是你了解了一个概念,你就懂了要怎么做,而且能做好;另一种是技能型学习,这种是你知道了概念也没用,你要去练习,直到你的神经反射和手脚协调一致,然后你就会了,比如小时候我们学骑自行车,或者我们学游泳。
接下来要讲的这一部分,就是概念型学习,你知道了这个概念,就能立刻实践在你的阅读上,而且认真实践就一定有效果。
我们的大脑,天生对结构性强的东西,识别起来更快,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思维导图那么火,因为思维导图的流向,很直观的代替了我们大脑的一个思维状态。而且更重要的是,结构性的东西,更简洁。
产品分析里有一个概念叫:最小化可行性产品。什么意思呢?
把你产品最简单的模型设计出来,再基于此进行迭代。
举例而言,想要造大船,先找一块能漂浮在水面上的木板,再基于这块木板,把它改造成一艘小船,然后基于小船,再进一步改造成大船,这条船的改造过程就是迭代。
这个概念对于我们阅读有什么意义呢?
这个思维可以用在我们阅读致用类书籍上,而且是大部分致用类书籍都可以这么读。
通过提问,带着目的阅读,然后整理笔记,整理出书的简化框架。这个框架,就是那个最小化模型,有了这个框架,你在往书里添加细节以及自己的生活阅历,这样的一本书,就真正被你吸收了,具体怎么做呢?
第一,找出自己想要阅读这本书的原因。
一般来说,这个原因可能是网络大v推荐,可能是朋友推荐,这个都没关系,你自己去找亮点,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为什么想读这本书?
问完之后,把这个问题的答案写下来,然后去找亮点,一般亮点就是书的卖点,所以这个卖点可能会出现在书腰、封面以及书的最后一页上。之后,你再去看序言,包括作者自序,推荐序,看完之后,再对比一下自己刚刚写的问题。对比完之后,再去浏览一遍目录,把和你刚刚的问题有关的篇章,简单标注一下。
以上做这么,大概花十分钟不到,但是这十分钟的效率一定很高。因为做完这一套之后,你就有了阅读目的,如果你在阅读过程中能带着目的去读,那么你的阅读效率就会比没有明确目的的读法,高很多。因为带着目的阅读,你是在主动阅读。
第二,快速阅读阶段
这个时候,你可以尝试用手指引导法,刻意加快你的阅读速度,在阅读过程中,做到以下几点:
01.保持阅读的流畅性,看不懂的简单标记以下,不必在意,继续读。定个番茄钟(推荐潮汐APP,可以自己选择环境声音,保持专注),阅读完之后休息五分钟,休息时不要玩手机;
02.阅读时注意克服回跳习惯,一意识到自己在回跳,立刻克服;
03.保持专注,同样一旦意识到自己在想其他事情,立刻拉回来;
04.最重要的一点,阅读时随手带只笔,遇到对你有启发的片段,立刻做好标记。
整本书读完,你一定要有一个直观感受:这本书对我有启发的东西,是多还是少。我阅读前的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
第三,整理笔记阶段
把你所有做过标记的地方,去整理成一片电子笔记出来。注意,最好是整理电子笔记。因为电子笔记方便你进行多次整理。如果可以,你再去做成思维导图。
注意,整理好的标准是,你把这本书的重要篇章(你前面为了解决问题所做标记的篇章),整理成了这本书的框架。这个框架,就是那个最小化模型,有了这个框架,你可以往里面任意添加你的生活阅历,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有一些高手,一本书一读完,他能滔滔不绝的讲个不停,因为他在无形就整理出了那本书的核心框架。
到这里一本书才算是被你读完了。
这里的难度是:整理笔记。阅读起来其实是很快的,但通过这样的整理,一本书真正对你有用的精华,才能被你完全吸收。
4.阅读之外
除此之外,我们在阅读前,为了减轻身体和大脑的负担,让阅读更轻松,还应该做好以下几个阅读之外的因素:
01.坐正,双肩放松,双脚自然接贴地面,书离自己眼睛不要太近,保证视幅能轻松覆盖全书;
02.保持是自己精力体力在正常水平,不要在困倦状态阅读;
03.一开始尽量选择一个比较安静的阅读环境;
04.阅读之前,把一些事务性的琐事先做完,每天尽量把阅读时间固定下来,利于养成阅读习惯。
如果对你有用,收藏前请点个赞,谢谢!
我是楠小鱼,高效阅读践行者,已经帮助20+小伙伴解决了他们的阅读问题。
如果你也有阅读的问题,私我,我可以免费帮你梳理一下。时间精力有限,每天仅三位。
我还给点赞的你准备了一份礼物:
电子书搜索手册V1.0——满足你搜索电子书、文档、优质图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