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女儿:
今天此刻你期末考试即将结束,紧张的高一生活告一段落。
前天你发信息过来说心里好没底,感觉什么都知道又什么都不知道。其实这很正常,因为这一期你自己付出多少,你有没有沉下去潜心学习,你自己心里知道的。有这个感觉纯属正常,如果你感觉自信满满,我可能会更担心。
我知道在外求学很辛苦,压力也很大。读书本来就是很辛苦的事,更何况小小年纪远在千里之外的省城独自一人求学。但人生有很多事需要你自己淡然面对,没有压力何有动力,这方面,你的两位学姐已经做出了榜样,蒋乐姐姐虽然发挥不理想但仍然考了599分,钟琴姐姐也有579分,事实证明,她们的辛苦没有白费,她们的选择没有后悔。
前几天你说学校召开文理分科动员大会,你决定学文科,征询我的意见。说老实话,爸爸内心希望你学理科,无外乎理科学校多,就业率高,更何况你本来就是理实班。但回头想想自己当年选的文科又有什么必要苛求你呢!
其实无论文科理科都是一样,都需要你在今后两年一如既往地付出自己的全部精力。所不同的是你们学校文实班只有一个,理实班有三个,这就意味着进文实班比理实班难度大。那天你问你如果没有进文实班怎么办?傻孩子,没有进文实班就进平行班,听说今年你们文科平行班也考得不错,所以你不用有什么顾虑,爸爸妈妈唯一希望的就是你能竭尽全力,这样两年之后也就不会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啦!
听你平时的口气,你好像连省城都不太愿意呆,你的理想是杭州什么的。爸爸很佩服你的梦想,其实爸爸当时也有类似的想法,即便读个专科我也希望跨长江过黄河,可后来才知道理想虽美,现实却很现实。
一个人背井离乡,来到从来没有生活经历的地方,一切从头开始,白手起家,说起来无比励志,真要这样,你就必须付出数倍代价。我的一个大学同学,现在是云南大学的教授,有次我开玩笑说让你以后考云南大学,她认真地说,本科不用考虑,研究生选择云南大学还不错。她的建议如果不是一流大学,最好的选择还是省城好大学,这样不管是生活习惯,还是就业机会,上升渠道都会比外地好很多,如果是外地想回到省城工作,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当然清华北大毕业另当别论。
现在的你,也许对爸爸说的话觉得老生常谈。你们这些思想僵化的人就知道灌鸡汤,骨子里还是小农意识。说来也有道理,回想我那时读高中才来到县城,犹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而你初二就去了省城,眼界大不一样。每个人都年轻过,年轻的时候没有谁不热血沸腾,可成长以后才知道父母的苦心。不管如何选择,我只想说你不要后悔自己的选择就OK了。
话题回到开头的压力问题,因为现在网传的种种恶行事件,很多家长都对孩子教育战战兢兢。生怕一不小心就让孩子走极端,这是一个非常纠结的问题,一个人如果连中学阶段的学习压力都承受不了,又何谈在今后几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想想我们那会有人复读七八年,每次模考成绩好得很,一高考就名落孙山,那就不用活了。所幸你一直在我的责骂声中长大,对于压力你不陌生,我感觉你的心态还是蛮好的。
一个人只有通过自己努力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也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试看那些所谓官二代富二代,虽然从小锦衣玉食,众人曲意逢迎,但离开她的背景,有谁会把他放在心上。而现在高考就是证实你实力的最好机会,没有高考我们拿什么与别人拼。
爸爸当年经过艰难奋斗,虽然读的是一个人不入流的学校,可相对于我的同龄人,也算成功地走出农村,摆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劳作生涯。我很感激高考,我曾无数次地和学生们讲,虽然高考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但没有高考,我们农家孩子更没有出头之日。
你还记得去年暑假,我特意和你一起去北京玩,我们一行人走在清华大学校园的林荫大道上,记得以前我也和你还有妈妈去湖大,中南大学,师大玩过,你也看到了在大学里那些学哥学姐学长意气风发的样子,我很期待,几年后你也能和她们一样幸福快乐成长。一个人也许会有很多种成功方式,但如果连大学都没有认真度过,我觉得是一种莫大的遗憾!
期待两年后你如愿得偿,不管是本省还是外地大学,我们都支持你,也希望你能战胜自己,给你的弟弟妹妹们树立良好的榜样,从这个角度,你任重道远。
我坚信,你能行,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