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公园里,几个小孩一起玩游戏。你的孩子玩具被小朋友抢走了,回头找你大哭了起来。这时,你会怎么办?
第一种控制型家长:我数三下,123,不许哭了。
第二种放任型家长:小孩子都这样,长大了他们就懂了。
第三种迁就型家长:别哭了,妈妈给你买个新的。
最近看到了很多妈妈发的文章,描述了她与孩子的种种,其实父母爱孩子的心没有错,但是错在了你用错了方式,错误的方式只能引起孩子和你的对抗,反而引发更多的焦虑。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里第一个yu是能吃的鱼,第二个yu是钓鱼的方法。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这个道理尤其重要。如果只给孩子喂鱼吃,却不教给他们钓鱼的办法。那等孩子长大后,很可能会因为不会解决问题,而难以适应社会,最终变成了妈宝和巨婴。
今天我们就通过这本《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仔细聊一聊,如何教孩子解决问题,以及与人相处的技巧。
这本书最触动我的地方是:与具体知识相比,我们更应该教会孩子思考。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孩子才有独闯天涯的资本。具体来说就是要让孩子自己决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以及为什么要这样选择。这就是父母能给到孩子的,最宝贵的人生财富。下面,我们就具体来说说,书中的ICPS训练,到底该怎么做。
回到文章开头遇到的问题: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公园里,几个小孩一起玩游戏。你的孩子玩具被小朋友抢走了,回头找你大哭了起来。这时,你会怎么办?
第一种控制型家长:我数三下,123,不许哭了。
第二种放任型家长:小孩子都这样,长大了他们就懂了。
第三种迁就型家长:别哭了,妈妈给你买个新的。
很明显,这3种处理方式,都不能培养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孩子之所以会用哭闹、撒泼、不听管教的方式表达情绪,其实是因为他们没办法通过思考来解决问题。就只好用不好的行为来宣泄,引起大人的注意。
反而一些会思考的孩子,则能表现出较高的社会能力。他们会试着想办法自己解决问题,这个办法行不通,就换个办法试试。当然了,这种自己找解决办法的能力,不是天生的。作为家长,要学会通过提问而不是告知的方法,引导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将问题解决。比如这么说:宝宝,你有没有办法,和可可一起玩玩具呢?效果就比前三种都要好很多。
ICPS训练的目的,就是要教会孩子一种方法应对常见人际问题的思考方式。作为家长,千万不要急于对孩子的行为想法做出判断。赞扬或者批评都不是明智的做法。如果孩子做什么你都表扬,会抑制对方探索其他解决方法的意愿。而批评则会让孩子不再愿意对你表达出内心真实想法。两种做法都会让孩子放弃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而将重点放在“做什么能获得更多的表扬”上。
首先,要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家长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你看到孩子闯祸了,任性了,就非常生气,根本没办法平心静气地说话,就更谈不上引导孩子解决问题了。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最好不要硬着头皮进行ICPS对话。可以先让孩子回自己的房间,或者和家里的其他人待一会。只有双方都平静下来了,才能让ICPS对话训练顺利进行下去。
孩子大多数时候会通过大人的回应来处理问题,为什么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因为孩子一哭,你就喂奶,那么他的潜意识就会形成一种思维,我饿了只要哭就行了。
同理,当孩子和你有冲突的时候,他一哭你就哄她,那么下次他也会用这种方式来平息冲突,时间久了,你就被孩子控制了。
第二点,ICPS训练的重点是思考过程,而不是具体结论。孩子毕竟是孩子,不会像大人一样缜密合理地思考。我的经验就是,只要不出圈,不会带来安全风险的决定,就不妨让孩子去尝试一下。只要真正做过一次,孩子对好坏的判断能力就能增长一分。
比如说,有一次到了午睡时间儿子还想继续玩积木。结果被妈妈批评,哭着找我来了。于是我用ICPS对话方法,引导他自己找到解决方法。结果儿子想的是,去找妈妈谈一谈,让他继续玩积木。换成是我,大概率会乖乖地去睡觉,可既然是他自己找出来的方法,不妨就让他去试一试咯。反正和妈妈谈谈,也不会发生危险。最多是再被批评一次,那么下次,他也就不会选择这个方式解决问题了。
经历是最好的老师,怕这个怕那个,结果到最后孩子什么都不会,真等到一天孩子不孝顺不懂事就后悔晚矣。
心理学有一句话,你们家的土壤就适合长那样的孩子,如果说你的孩子成长在狼窝,那么他就是个狼孩,如果你的孩子成长在企业家的家里,那么未来或许是个企业家,那么为什么在你家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因为你的应对方式就把他培养成了这样。
第三点,家长要控制住想替孩子解决问题的本能。没有不想保护孩子的父母,但是长时间处于父母庇护下的孩子,社会生存能力会十分有限。所以,今天你收回干预孩子的手,就是明天伴他走进社会的最有利支撑。适时地“懒”一下,也未尝不可。
只要事情在我们可控范围之内,那么就让他尽情的尝试,孝顺懂事的孩子都是从小培养起来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开始,一点一点培养孩子独立的性格和能力。不要等到需要的时候在培养,那时候他已经被你养懒了,很难勤快起来了。
通过《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这本书。我们学到了一种跟孩子谈话的新方式。这种方式,能帮助我们塑造孩子的社会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应对冲突的本领。刚开始可能会有些不习惯,但只要坚持多练习,你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就会慢慢形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将教会孩子“捉到鱼”的本领,而你也会收获到孩子顺利成年的喜悦。
关注鹏哥,一个被称作简书百科的神奇存在,每天学点简书小技巧。
关注《鹏哥有问必答》简书90%的问题在这里都可以找到答案,你来问,我来答。
关注《从零开始写作》大咖写作课程的每日复盘笔记和鹏哥写作实战心得。
关注《每日情商修行》这里有最好的情商干货,提高情商,让你越来越受人欢迎。
鹏哥简书书贝开通/续费会员入口(开通或续费的友友记得简信鹏哥,可以领取鹏哥关于你的账号问题分析和对应解决方案的专属报告)
今日贝价及持钻和会员的几点建议,想要充值会员的看完再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