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年轻干部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及时识别储备、坚持基层锻炼、严格教育管理,使之成为年轻干部健康成长发展的“硬核”路径。
一要及时识别储备。要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突出把好政治关、廉洁关,加强年轻干部日常跟踪了解,综合运用多种途径和手段,多渠道、近距离、有原则地接触年轻干部,察看年轻干部政治素质是否过硬、是否做到“两个维护”,切实考准考实年轻干部的政治素质。要深层次、全方位对年轻干部进行的经常性了解,真正把对党忠诚、堪当重任、实绩突出、作风优良、品行端正的优秀年轻干部,动态纳入优秀年轻干部人才库。
二要坚持基层锻炼。我们党一贯强调在实践中特别是在基层一线培养锻炼干部,提倡和鼓励青年知识分子走进基层、走进群众,在实践中锻炼成才。要突出实践导向、基层导向,统筹考虑干部个性特质、专业特长、能力水平等,让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锤炼、项目一线磨炼、维稳一线锻炼、急难险重岗位考验,在实践实干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要坚持因人施策、分类施策,有针对性落实培养措施,推动人岗相适、人事相宜,对不适合继续重点培养的及时调整出去,将新发现的优秀分子及时进行补充,蓄好优秀年轻干部“源头活水”。
三要严格教育管理。干部的政治生命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和后果。要从严从实加强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经常性开展纪律教育和警示教育,引导年轻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时刻自重自省,严守纪法规矩。要常态化和年轻干部谈心谈话,注意观察“八小时”外的表现,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对存在违规违纪等问题要严肃处理,向干部清晰表明选人用人没有清晰路径,只有积极肯干、担当作为、实绩突出,才能成为组织视野人选,引导教育年轻干部成为党和人民忠诚可靠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