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思维,听上去就比较陌生的字眼,老师讲解后才明白,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无处不用,只是我们很多时候潜意识使用而不自知,通过两天的学习,初步了解了结构化思维,它可以让我们有条不紊的去解决遇到的问题,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高效传递信息,有效的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也会遇到此类情况:问题堆积如麻,问题的关系网错综复杂,找不到正确的解决思路,这种时候就需要通过结构化思维来整理混乱的思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个时候就可以罗列一下问题的关系网,从问题大纲的序论,到支持观点的本论,最后总结性的结论,一目了然。
通过本节培训课,我总结了三点:
1、结构化思维就是这样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工作中,先看能够解决问题的关键方面,然后再往下分析,就实现了从总体到局部的细节分解,把问题化繁为简。
2、实践出真知。枯燥的培训内容感觉离我们的实际工作挺遥远,讲解培训过程也抓不到关键点,通过小组讨论制作,我们完成了一个思维导图,让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终于迎刃而解,内容清晰条理化,让我们这些“门外汉”也着实有些成就感。
3、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课程设计这节课,我知道了课程设计需要的要素:先从培训需求出发,设计让学员最易接受的课程内容,找到适合学员群体的授课方法,从而达到高效的课程效果,只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只有自己亲身参与,才能把知识点掌握,学以致用。
我只是刚入门接触的新手,以后在工作中,无论是沟通、总结还是汇报,都要合理运用结构化思维,在有限的时间里表达清晰的观点,提升工作效率,我们可以在工作或者生活中反复练习,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只有不懈努力,才能在今后的工作道路上披荆斩棘,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