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放假在即,让一些归心似箭的男男女女们早已起早摸黑抢票回家,让一些思儿念女的爸爸妈妈们早已备好饭菜等尔回家。
但板板没有加入抢票行列,也没有给他父母炊金馔玉的机会。
距离上一次过年回家,板板已经有大半年没有回家了。板板的老家远在北方,大学毕业后,他就选择一个人在南方这样的城市工作、生活,即便交通发达的今天,车水马龙、舟车劳顿,也让板板觉得疲惫不堪。
对于不回家的理由,其实板板的心里比谁都清楚,与其说是路途遥远,不如说是为了躲避妈妈让其相亲的喋喋不休,逃避爸爸让其回家工作的谆谆教导。
30岁了,没有女朋友,工作不稳定,搁在谁身上,都会被父母唠叨。可任性的板板就是不明白,不理解。觉得自己需要自由,自己应该自由。
三天的假期,板板宁愿找个周边的旅游景点,约上三五好友,乘着秋高气爽,饱览大好河山,享尽世间繁华。
用板板的话说就是,平时上班没有时间,好不容易空出清闲,“今朝有酒今朝醉”,何不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可板板为何不能意识到,“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象征一家人团聚的日子,你不思念父母,父母也会惦念子女,自私的子女为何不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回家团聚,纵使千里迢迢,纵使翻山越岭。
父母不求你腰缠万贯,不求你功成名就,只求你常回家看看,对于他们来说,陪伴也是最长情的告白。
北大美女博士在电视节目《超级演说家》中对父母一句“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的告白感动了无数观众,可细细想想我们作为子女陪伴父母的时间到底有多少?
网上曾流行一道“亲情计算题”,算算今生你还能陪父母多长时间。其题目内容为:“假设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除掉应酬朋友、睡觉,你有多少时间真正和爸妈在一起?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2岁,就算爸妈能活到85岁,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爸妈相处多久?”
我也跟风算了算,自己能陪父母的时间居然加起来不到两年,自责内疚的同时更是害怕、恐惧、难以置信,回家次数变得多了,电话也打得频繁了。
我的一个国学老师,不管工作再忙,生活再累,周末总会准时出现在父母的厨房里,老婆打下手,他主厨,孩子陪爷爷奶奶聊天,一家人其乐融融,共享午餐,他就是以这种方式孝敬双亲、感恩父母。在课堂上,他为我们讲授《弟子规》的真谛,课下更是身体力行地践行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父母在,不远游”,可很多子女为了生计,不得不远走他乡、飞往他国,幸运的话可以一年可以见一次父母,每见一次就又少一次。
大家可能会说,网络信息发达,子女可以跟父母视频啊,可以打电话啊?
视频?你以为生活在他们那个年代的他们都如你一般,通晓网络,烂熟手机。即使他们中当真有人会,你们真的会放弃自己刷朋友圈的时间,放弃自己打游戏的时间,耐心听妈妈的唠叨,虚心听爸爸的教诲。
你想想你与父母打电话聊天的时间,再对比你每天用来玩手机打游戏的时间,是不是不可同日而语呢!
再说天下的父母从来都是倾囊所有、无私奉献,想法设法、设身处地为了你考虑的他们,你觉得他们遇到苦楚、碰到痛处时,会坦诚向你诉苦,向你抱怨么?躲开你还来不及呢!又怎能给你徒添烦恼。有的甚至刚做了一个手术,子女都有不知道的情况。
我的小区内的一对老年夫妻,老俩口一个得了高血压无人照顾,一个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不能自理,老俩口连吃饭都需要亲戚朋友的帮忙照顾,却还不愿意告诉在美国的儿子,说是怕孩子耽误学业,影响工作。
父母怕子女分心,只能受着伤痛,带着年迈的心情度日如年。设想,假如我们老了的那一天会有多么孤单?
父母给孩子的爱是无限的,可子女给父母的关心却是有限的。人生在世,莫以善小而不为,而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我想是作为一个人最基本最基本的道德底线。
父母年年都在变老,我们每天都在成长。暮然回首,发现时光飞逝青春不再,转眼间父母已霜鬓微白,为我们没有“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感慨,请一定“尽孝在父母明白时”。
又是一年中秋到,请作为子女的我们回家陪伴我们的父母,千万不能以单位工作忙、脱不开身等理由错过每次与父母团聚的机会。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女朋友男朋友需要你的陪伴,爸爸妈妈更需要你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