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老祖寺禅修,是团队每年例行的培训之一,也是老师们每年共同的期待和盼望,图一个清净自在,也来一次心灵的净化。时间虽短,借助专修道场也足以充电,为接下来的工作和生活平衡些许能量。紫云山海拔1135米,其峰巅由七座峦头相对并列,状若莲瓣相聚,故名莲花峰。其下有盆地,老祖寺在其间,恰如莲心吐蕊,花瓣托心。8月的老祖寺,云雾缭绕,苍松翠竹,风光秀丽,仿若人间仙境,"紫云佛国"之美誉,名不虚传。然而这一次,冬季禅修,乃第一次,不过也领略了老祖寺别样的景色,自然风光,生活起居,人情关怀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自然风光篇
来之前还担心大雪封山,好在上山当天,第一拨雨雪已经解冻,正好为此行提供了便利,否则大雪封山,基本与世隔绝,上下都不易。顿感老天的加持,估计也是咱们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冬季的老祖寺,显得格外的寂静和庄严。山门前的湖水依然碧绿,湖面一半是冰,一半为水,后来听师父讲,结冰最厚时有6、7厘米,滑冰也成为有些师父们偶得的休闲呢,想想都觉得烂漫,真心羡慕。趴在石栏上,想看看那些动不动就会游过来探出头的乌龟和鱼儿们,这些放生的小动物们,在这里显得格外悠闲。不过冬季温度太低,小家伙们也都只在水底活动,好在水之清澈,也能将它们自在的身姿一览无余。湖边的两个亭子,意境虽有,人却廖廖,冬日虽说别有一番味道,但零下近10°的寒冷却常常让人望而却步。不过凉亭之间的那幢近百米高的观音菩萨雕像,面对着老祖寺中央“六朝古刹”的牌匾,烈日也好,风霜也罢,就这样庄严屹立,守护着这一片“紫云佛国”。走进大门,干净依然,小水池边的水龙头都已经僵动得无法出水,但正对着大殿供奉的香火却依然旺盛;女寮的住客来来去去,一直稀少,但每一间房屋一尘不染,井井有条;大雄宝殿门口的两大盆莲花不在,要知道,那两株会变色的莲花,是我们这群姑娘们每年来这里天天经过天天都赏不够的景色,如今瓷盆口倒扣在地面,仿佛等待来年春天的整装待发,不过我相信,美好的事物即使未能如期见到,一定也是值得等待的。刚安住1天,就开始下雪了,鹅毛大雪,这个词语很熟,景色却陌生,来这里,可谓大饱了眼福。不到半个小时,地面已经全部盖上雪白的被子,然后越来越厚,越来越厚,厚到,连踩上去一个脚印都于心不忍,生怕破坏了那一大片洁白无瑕的完整。屋顶,树头,地面,积雪一片,下午4点左右的老祖寺内,云雾缭绕,仿若置身仙境,放眼望去,还能望到不远处,绵延不断的雪山,在云雾中隐隐约约。某日午后,我们这群童心未泯的大人们,还是狠狠放肆了一把,来到门外空旷的雪地里,打雪仗,比赛跑步,还留下了不少躺在坐在趴在雪地里的照片呢。心无杂念,欢笑无忌,心生喜悦,欢喜自在,那一刻,我突然间体悟到“本自具足”的含义。其实我们的心里原本就充满了善良和愉悦,只是它被日积月累的妄想覆盖住了,一点光明都显现不出来,所以我们很容易陷入到贪嗔痴的迷惘中却不自知,越陷越深。当我们真正拥抱了自然,让它来通透我们的身体,只管安住当下,离简单越近,离真正的快乐也越近。
(二)生活起居篇
庙里的生活,简单却有序,早晚课,过堂,出坡,坐香。当然我们只算是短期小住,各方面的要求不算高,有时还能够自行安排一些团队的学习内容,但对庙里出家的师父们来说,每日的修行,甚是严格。我们只需要每日6:30到斋堂过堂(吃早饭)就可以,但师父们是4:30就开始坐香(打坐),然后6:30一起过堂,完后,我们就可以自由安排活动,甚至有的还需要回寝室小小回笼一觉呢,而这时,庭院里,各经楼,禅堂,寝居室,便是师父和居士们出坡(干活)的地方。难怪走到哪里都是一尘不染,终于知道了,不是山里没有灰尘,而是每天都有人清洁,洒扫应对,日复一日,可谓真正的修行。早晚课是每日例行的仪式,大雄宝殿里的念经声,伴随着偶尔的鼓声和锣声,还有一些叫不上名的小乐器,有序配合,余音绕梁,直击心弦,无法用言语来描述感受,只知道自己被一股强大的能量和磁场包围,大雄大力,大慈大悲。今年正好赶上老祖寺的年饭,这一天,师父们,居士们,以及在家的一些信众们,当然还有一些有缘人(比如我们,呵呵),一起聚在一起,吃个团年饭,把福气带回家,新的一年,法满充喜。从我们上山开始,全院上下就开始着手准备,于是我们也就有了不少出坡的好机会。比如包饺子,做汤圆,洗碗,摆桌子等等。年饭前前夜,在斋堂包饺子包汤圆,我的印象尤为深刻,不是因为了我参与了多少,而是我真正看到了什么叫用心。所有的皮,都是居士们用红薯和芋头晾晒打磨而成,馅儿也是丰富多彩,不仔细品尝,根本不知道里面至少有6种菜品。对于饺子汤圆的大小,居士们也是严格要求,不仅讲求营养味美,外形漂亮也绝对讲究。有的人擀皮,有的人包馅,对于我这种两种都不会的人来讲,也只有“沦落”到只有数饺子,端盘子的份儿了。大家配合默契,其乐融融,每天庙里都是9:30就全部熄灯就寝,但那一夜,居士和我们一起包饺子到10:30,这在庙里来讲,已经是相当晚了,要知道,厨房的居士,明早4点又要起床准备至少40多人的早餐。这近1000个饺子和几百个汤圆,着实来之不易,如果没有参与并看到,也许我们只是品味到年饭当天饭菜的丰盛,但谁又知道,这一粥一粒后,饱含着多少人的付出?如果知道,又怎不双手合十,发自心底的感恩?这世上,有谁的获取是别人理所当然要给你的?请珍惜,你才会拥有,请付出,它才能天长地久。
(三)人情关怀篇
可能由于第一天坐香,没有做好防御,背后寒气进入,上山第二天,就开始感冒。山里温度极低,如果不躺在床上保暖,基本忍受不了寒冷,于是在床上度过了不少时间。发烧,头晕,咳嗽,嗓子也肿得说不出话来。都忘了那一夜是怎么熬过来,只知道迷离的眼神里,总有人在你的床边关照,抚摸你的额头,扎好你的被子,倒水给你,提醒吃药,为你从厨房护送一碗饭到寝室,虽然这一路后饭已经没有什么温度,然后,吃下去的都是满满的温暖。我知道伙伴们还有很多事要做,他们要定时去坐香,还要出坡铲雪开路,但每每回到寝室,都不忘过来陪伴并关怀,因为他们,病也是逐渐好转,精神也日渐恢复,只是咳嗽还没断根。那一天看到我咳嗽厉害,娅靖说要熏艾灸就好了,我以为她只是随便建议一下。谁知刚回到寝室,就看到她拿了两根艾灸,叫我躺下,帮我熏大椎,熏肺俞,熏涌泉,我知道,那是她特意问某位师父要得的艾灸,而且关于穴位,她也是好好请教并琢磨了一番,然后对症下熏的呢。那一天,她定时来到我的房间,一天两次艾灸,其它时候会不断询问我的感受,并且提醒我注意些什么。真的,团队中每一个人,在你需要独处时的尊重,在你需要帮助时的关怀,我想,除了家人,谁还能这般付出而不求回报呢?所以,同慧大家庭,相亲相爱一家人,名副其实!来到老祖寺禅修,法缘殊胜,然而,和这样一群伙伴共同修行,难道不是最大的缘分吗?除了伙伴们,路上遇见的每一个人,都是来帮助我的,同样是缘分。记得刚进女寮,就对负责女寮的陈居士心怀偏见,觉得她不太“友好”,作为居士,深受佛法的洗礼,难道不应该是慈眉善目,慈悲为怀的吗?为何整天不苟言笑?第一天就“下马威”,不许化妆,不许喷香水,不许穿高跟鞋,不许大声喧哗,不许熄灯后讲话,不许……绝对不许!对于我们这群庙里的常客,至于像对初来者,耳提面命地“命令”吗?再说,即使命令,带点笑容也是可以的哇!好吧,没有就算了。吃饭时,背后使劲拍一下,把碗端起来!拿纸擦嘴时,眼睛直盯盯看着你,只能拿一张!上殿时,有点试图保暖的小动作,狠狠地盯着你,保持仪态庄严!还有各种提醒,就不细细道来了,总之,是一个不太能亲近的居士,撞见时,自然也就微笑而闪过,没有更多的交流。谁知,下山那天,她露出久违的笑容,送我们出门,直到看着我们背影远去。有叮咛,也有嘱咐,居然还有调侃!拍集体照时,她在镜头旁边摆出剪刀手逗我们笑。转身离开时,她站在台阶上,一直在跟我们挥手,对,就这样默默的,就像黑夜中下楼梯时,她会把光悄无声息地打到你的那一边,然后继续行走,默默地,没有一句言语。这世间的人情,呈现出不同的相,关键是我们不能被相迷乱了眼睛。而我一开始就是那个覆盖了自己的本心,当然就看不到别人本心的人,还好最后“悬岸勒马”了,拨开了云雾,见其光明,看到本质,看到了真正的心意。在老祖寺遇见和陪伴的人,于我来说,不仅仅是感动,而是发自内心的感恩,感谢我身处的环境,所遇见的人,所发生的事,所拥有的物,其实我们需要的真的不多也不复杂,感恩并善待我已经拥有的,我才懂得什么叫真正的满足。
(四)修行继续篇
“生活禅”是净慧法师据多年修持、弘法的经验,总结了海内外诸大德禅学革新的思想后所推出的理念。其宗旨是“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落实方针用16字,便能醍醐灌顶:“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善用其心,善待一切”。虽然每年只是来庙里小住,谈不上功力精进,至少也给自己当头棒喝了一番,便也足够了。
在这里,没有城市灯红酒绿的娱乐,自然也就少了喧嚣。这里只有师父和居士们,日复一日的功课,正信出家,为求道,静心学习和精进。在路上,总会有烦恼和困难,但是也有内心的召唤和涅槃的壮烈,只因为有些要学会放下,但有些,必须坚持;
在这里,没有城市华丽的住所和充裕的物质,自然也就少了分别心带来的诸多麻烦。这里只有用柴火熬制的百合红豆香菇粥,和每日不算丰盛却色香味俱全的斋饭,还有用来洗碗,去油渍效果一流的茶粉,以及大家围坐在一起烤火的火盆,接近最自然的生活,也就越满足,不断提醒着自己不要迷失在俗世繁琐的生活里,却忘了简单就是品质;
在这里,停电了,没有瞬间失去依赖后的慌乱和不知所措。师父们依然4点起来打坐,斋堂里6点依然能开饭,漆黑的楼道里,天际映衬积雪,也能反射出些许光亮,房间里,一支蜡烛,便完成所有洗漱,烛光下看会儿书,若太暗,早些睡觉,也是不错的选择。习惯了城市里便捷的条件,便以为那都是我们的必需品,万万不能失去。但真的失去不得吗?当依赖成为一种习惯,生存的能力和乐趣都在淡化,别忘了,是我们在生活,不是生活在支配我们,如何生活得更诗意,更随性?从容自在,只因万变不离其心。
在这里,师父和居士们,都不善言谈,但对人的关照,绝不含糊。崇辨师受了我们的邀请,为我们安排一些活动,于是他就提前备课,前来跟我们商议,内容安排之丰富,只能用认真和周全来形容。品茶,影片欣赏,佛法讲解,关于行香坐香的道门开示,每一讲都能看出师父的用心程度,我们知道他事务繁忙而琐碎,但但凡答应的事情,他都会认真对待。圣海师知道我们要步行雪地下山,特意为我们每个人准备了足底的暖宝宝,为这一路,增添了不少温暖。这样动人的细节,还有很多,时日虽短,却被深深慈悲所融化。人和人之间,以善报善,这样便是最和谐的环境,提醒着自己,让爱流动,让世界充满爱!
修行的道路,不止。循着这条道路,不断锤炼自己,作为教育工作者,为人师表,责任和使命更是巨大。好在不断会有提醒自己的人事物出现,鞭策着自己,先成为一个完善的人,再来育人和影响人。而这一路,助我修行的所有人事物,都值得感恩,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