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刘恒《虚证》有感
我挥舞解剖刀的结果只是虚张声势地炮制了一种沉思状态,思辨的随意性及其软弱无能,在这种华丽的状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归根结底,自杀,是一个实践的课题,而不是一个玄想的项目。假如你在主观上没有太多拘束,实不妨把自杀者奉为一尊神,其意不在膜拜,而在于展示某种不可知,提醒你注意客观的无限可能和主观悲哀的局限性。那里似乎正是生存和死亡的共同基础。
―――选自:《虚证》
每次读这篇《虚证》,我都很有感觉,仿佛能从郭晋云身上找到共鸣,很能体会他的每一次失落,我从不认为这部小说写的夸张或者荒诞,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人,这个我信。如果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郭晋云属于粘液质,内向不稳定型,这样的人爱自责,小心翼翼,注意外表,自尊心强,容易羞涩,不爱倾诉,对自己要求过高,渴望有影响有号召力,他们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能从微小的变化中体会心中的波澜,能被很不经意的细节所打动,也会被别人无意为之的眼神所中伤。这样的人多很敏感,他们往往越在意什么,越会掩饰自己,装的对他满不在乎,这样的人往往会故意在人群中搞出点幽默的气氛,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他们哗众取宠的小伎俩,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这样的人都想成为人群中的焦点,他们一般要强好胜,一般渴望受关注,但一定是正面关注,如果导向负面关注,他们往往会完全封闭自己,生活中表现出与内心截然不同的一面,这也是灾难的伏笔。如果很幸运的,你让郭晋云们成为了成功者,他们一定会越做越好,因为他们不惜为“表现好”付出高额的代价,以致让事态发展得更好,好的规模扩展地更大。但是,郭晋云们又是很容易有挫败感的,既然为什么事他们都肯付出高额的代价,当这样的代价没有得到同等的回报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比别人更容易自暴自弃,这要比灰心丧气严重的多,而且,这样的性格往往都会是宿命论者,精神上的无助让他们不得不归咎于命运,这样,他们把自己逼入了死胡同,毫无转机的余地。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郭晋云的几次失态:(不按叙述顺序而按时间顺序)
青年时被人误认为是偷鸡贼;
高考只差六分而未被录取;
被车撞到,眼下出现抹不去的淤青;
第一次被人发现和赵昆秘密约会;
丧失性功能这件事被老大姐传出去;
参观吴炎的画展;
眼底手术没成功,出现更明显的白斑;
班级活动,赛船失败
郭晋云生前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这个人老不顺。他所指的不顺,概括起来就是上面所说的种种了。我们可以发现,往往是比较起来实在不算什么的细节更会让郭晋云陷入窘迫的境地,而且“当寻找各种不幸的根源时,他一定非常轻易地抓住了它们之间并不存在的必然联系。他的自我责备愈演愈烈,最终导致了严厉的自我否定,除此之外他已经找不到别的手段冲破那"无处不在的落网”,也正是因为这种对自己求全责备的自我否定,把郭晋云逼上了寻死的道路,这是一个完美主义者的悲剧,也是个失败者的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