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作
最近一直在忙,把写作的事情遗忘了。当然了,也不能说是遗忘了,脑子里是一直有这件事情的,但是每次忙到很晚的时候,就没有精力去做这件事情了。写作如此重要,把它安排在一天最疲倦的时间点上,确实不是很合理。那就把写东西这件事情调整成起床之后的第一件事情。
关于读书
12月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二了,看了刚刚两本中文书,英文书一页也没看。原因很简单,我没有像之前一样把读书这件事情安排在每一天,而是想起来了就拿出大块的时间来读。这样的节奏也就仅可能完成一两本书。这个也和最近乱糟糟的状态有关。
我之前一直以为自己掌控世间的能力是很强的,但是当高强度的工作摆在自己面前时,突然发现,以前那些所谓的自控能力纯属扯淡。之前的工作太清闲了,根本对那时的个人生活造成不了任何的影响。在这种高压的情况下安排好个人学习时间,不是易事,但却迫在眉睫。Be a beast.
还有十天的时间,调整好读书的节奏,看看能否把 Tim Ferriss 的那本厚厚的新书拿下。除了写作,所有空闲时间的精力全部放在这本书上。
关于27岁
刚刚过了27岁的生日。27是个什么概念呢?真的是挺模糊的,距离30岁还有三年,很近了,但是三年的时间又可以干很多事情。目前我所面临的来自外面的压力是什么?结婚成家。被各种人催,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不着急的。但是有时抱着别人家的孩子觉得那么可爱,看着同事和朋友和另一半回家后那种温馨的感觉,也觉得,这样真的也不错,也会动结婚的心思。但是晃晃脑袋,再问自己,内心对于结婚还是没有具体想法。如果这时候找个人结婚不是不行,但是感觉自己内心没做好准备,物质上更没做好准备,在别人的催促下开始一段婚姻,我觉得不是很妥当。我想那一天到来时我应该是能坦然的接受的。这也是对对方的负责。
我曾一直过不去年龄这个坎儿,经常会因为这个纠结。现在想想,只有自己放下年龄这个负担,全身心去拼就可以了,否则把时间都浪费在“想太多”上,更是蹉跎。
关于睡眠
最近一直在看关于睡眠的一本书《睡眠革命》,讲的很不错,深受启发。还未做读书笔记,讲几点我记忆很深刻的地方。
睡眠这件事情,不是说周一到周五严格执行作息时间,到了周末一下子就放松了,而是应该一周七天一直保持。否则前五天紧绷,后两天完全放松,永远也养不成好的睡眠模式。这个值得我,甚至很多人去重视。习惯应该像水流一样平缓而又持续,而不是像弹簧,压得越紧反弹的越厉害。
关于卧室的温度。要保持凉爽,超过25~26度,再盖上棉被睡觉,一晚上是睡不踏实的。我的房间晚上温度正好,这个不用担心了。前段时间回家,家里太热,再盖上棉被,明显睡不好,感觉像针扎一样。
关于下班后的时间。我之前下班回家是接着开始学习,一学就是三个小时。其实也就第一个小时精力比较好一些,后面效率就很低了。可以这样调整,回到家,先睡半个小时,订好闹钟,不要多睡,睡醒吃饭,然后开始学习。
关于节奏。之前睡觉前或睡醒后的状态都是匆匆忙忙的,搞得状态很糟。不论是睡眠还是睡醒,都需要一个过度,睡前收拾妥当之后,做一些节奏慢的事情,比如看会书,睡醒后身体在慢慢苏醒,需要一个很短的过渡时间,猛一下跳下床肯定是不行的。
关于拖延
从最近的单独工作、生活中的各种细节以及和采访工作的一再延迟,拖延症的问题很快就很明显地展现出来了。安排好任务的轻重缓急,这一点感觉到了成效。按照54321法则,迅速开始去做。采访工作今天就开始。
关于演讲
上周末需要我面对数百个家长进行授课,其实就是当众演讲了。我准备了足足一个星期,但是总是找不到状态,讲课的内容总是表述不好,经常卡壳和忘记。因此对于这次演讲,很不自信。演讲那天我起了个大早,仍然在看课件,状态稍微好了一些。等我登台面对家长讲了几句之后,我突然发现自己状态上来了,越讲越有感觉,并且竟然脱稿了。那种感觉对于我来说是个很大的鼓舞,同时我也认识到自己可以讲了,有了这一次的经历之后,以后再面对类似的场合,至少不会再惧怕。同时我也认识到了当众演讲的重要性,这个对自己是一个很大的锻炼。
除了写作,演讲这件事情自己需多加锻炼,时常锻炼。有机会就要抓住去磨练自己。
在准备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逻辑能力很欠缺,自己之前知道自己的这个缺点,但是一直没重视。前段时间好像看到过关于逻辑能力的书,找出来,改进。这项能力实在是太重要了。同时,写作和演讲也可以提高自己的逻辑能力。
关于交友
工作这两年来,自己的朋友圈并没有扩大多少,如果数一数,圈子还是固定在之前的那个圈层。不是没有机会去结交更多的朋友,而是自己在这方面根本没有努力。这两年在参加一些活动的过程中,看到了很多优秀的人,但是自己却总觉得自己与他们格格不入,也没有主动去融入,无形就错过了很多机会。身边优秀的人是很好的学习榜样,挖掘他们身上的亮点,并模仿学习,是百分之百可以促进自己的。我认识到情况是,和我同期毕业的同学都存在这么一个交友圈的问题。这也是我打算做压榨式提问的一大初衷。
现在的交友并不是说非要成为挚友才可以。并不是,我们都有社交的需求,无形之中也都在从对方身上学到东西,这个互动学习的过程才是重点。
每个人都是一个宝藏,与每个人的对话都是一场探险。通过提问,挖掘来自其他产业和社会团体的人,尝试钻研在那些世界里要有所成就所需要的技能和人格,获得一手经验。记录下来,向所有人讲述我所采访过的人身上的可学习之处。身边的人,更具有激励的作用。
只有当你与他们握手,或与对方对视时,这个人的个性与能量中逼真鲜活的部分才会真正活跃起来,尤其当你听他们讲述一则故事的时候。这么做对我来说能带来真正的情感力量,一种真正持久的力量。
一直提问,直到有趣的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