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为了参加一建考试,学习工程经济的时候,就被那些会计科目、三大报表搞的一头雾水,各种费用外加不同的分类,又有重叠的部分,完全处于懵逼状态,一度为自己的智商堪忧。这堂课上通过与个人生活经验做对比,把三大报表各项科目一一对应着讲解,豁然开朗。上课前读MJ老师的那本“用生活常识就能看懂财务表报”一书时就觉得酣畅淋漓,把复杂的财务知识说得通俗易懂,茅塞顿开,对于不是财会专业的人来说,很容易接受,因为能够理解,所以不用死记硬背,看到具体的财报,不会两眼一抹黑,阿拉伯数字全认识,就是看不懂的感觉。不得不佩服老师的教授水平,能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不是件容易的事。也可能此时非彼时,我的学习心态发生了改变,当初是应付考试,现在则是因为兴趣使然,更为财富自由,所以收获完全不可比拟。
三大财报
老师给出的这个框图很方便理解和记忆,原本单独的三张报表放到一张图上看,有了个整体的框架概念。
利润表: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
毛利-营业税金及附加-各项营业费用(销、管、财)-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投资收益=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所得税=净利润
(其中资产减值损失我的理解是相当于公司资产的折旧一类;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是指公司的非货币交易、交易性金融资产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可正可负)
这四个公式推导一遍,就容易区分毛利、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之间的区别了。
还记得当时有学生提问老师,毛利是不是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是不是就是净利润?老师一再强调不一样,但在外行人看来,根本就是傻傻分不清楚。
虽然现金流量很重要,但营业收入也很关键。就个人而言,如果每个月工资都少于基本的必要支出,那也过不下去了。所以一家公司如果利润为负值,那肯定经营不善。
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在资产负债表面积不变的条件下,负债部分的面积越小越好,对公司越有利,也就是当你看到一家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中负债部分的条目越少越好。
现金流量表:
这张表中具体的条目很多,总结下来分为三类: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2、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3、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要为正的,这家公司才有可研究性,否则,就意味着卖的产品或者服务都没有赚到钱还赔钱,那对于作为小小小股东之一的投资人你来说怎么可能分到红利,倒是很有可能你被筹资了还不自知。
阅读财报的顺序
有了三张报表,即使知道了每项的含义,还是不能看出一家公司是不是有成长性,是不是值得投资。这堂课我最受用的是给我传授了财报阅读的顺序,让我有了研究的方向,不然面对一串串的数字的时候,只像是无数个密码串在脑子里飘过,不知道从哪入手,即使得出了一些利润,现金流量的数据,也没办法整合到一起来看,这张表就像是及时雨,又给我拨开一层神秘面纱。
五大财务比率这张图也列出了具体要研究的条目,其中的各项指标不是从财报中能一眼看出的,都是要通过现有数据计算得出,期待后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