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宁波城中原有日湖、月湖相连。明朝文学家、散文家、史学家张岱的《陶庵梦忆》中有专题记载。
月湖位于城中,镇明路、长春路、共青路、偃月街、迎凤街四面合围呈南北走向,尚书桥、陆殿桥切湖为二横卧东西。月湖原为民居所困,湖边有儿童公园是儿子常去之处。整治后居民搬离,月湖豁然开朗。
月湖开凿于唐贞观年间(636年),宋元佑年间建成月湖十洲。唐代大诗人贺知章、北宋名臣王安石、南宋宰相史浩、宋代著名学者杨简、明末清初大史学家万斯同都在此留有印痕。现存有贺秘监祠、银台第官宅博物馆、佛教居士林、高丽使馆遗址、服装博物馆等建筑,或旧址或翻建,散见于湖边。
月湖是我上班必经之地,我时常弃车步行穿湖而过,春看玉兰夏看荷,秋赏银杏冬赏梅,走过春天,走过四季。
宁波现仍有日湖,地处江北。此湖非彼湖,为近年人工开凿,四周高楼林立,是为楼盘卖点之一。
张岱笔下的《日月湖》如今还剩有月湖,原日湖在解放南路仅存旧址石碑一块与路人对视。
二
单位就要迁入新楼,远离月湖,“月湖是我上班必经之地”的自得将成为历史。而今,与月湖有如此亲近的日子已屈指可数,要有,剩下的也就是这个春天了。春天远去,月湖不再是我上班的必经之地。
1999年公司从乡下迁入城中,与月湖为邻,走走停停,不紧不慢,一回头,十四年过去了。远离当然不是不会不来,要来也只能是偶尔罢了。不能与湖的四季亲历,就只能倘佯记忆的碎影了。
不是失去了的都是美好的,其间还有更多刻苦铭心的依恋,太多太多的念想。一路走来并非四季美景,尢如这个春天,天气变化无常,春如四季,无所适从。但心存情结,不论天气,不论早晚,我都带上相机狂拍月湖,为行将结束的日子和即将到来的回忆再添些亮色。
三
花是春天的“范儿”,炫耀一点也不谦让。月湖种植有各种各样的花,遍布公园,从三月到五月,一路走来,迎春、玉兰、樱花、紫荆、杜鹃此起彼伏,应接不暇。
玉兰花对于我有着某种象征意义。这种意义的存在源自于人生苦难的一次邂逅。初春的玉兰花披满枝头,怒放夺目,昭示着春天的话语。我是在一场春雨洗礼之后,猛然发现安卧于草坪的玉兰花们,即便春天也浮动着苦涩的芳气。所以,每至三月花开时节,不安便油然而生:忘却抑或纪念?
2012年宁波碰到60年一遇的降雨和低温,玉兰花的花期已推迟了半月之久,花期已至而未至,玉兰花在忐忑中等待。当年的春分比往年提前了一天,据传这是自1897年以来春分时间来得最早的一年,百年一遇。春分来了,代表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了春天的时节,而甬城还是冬天的感觉,春分已至春未至。
等到三月已尽,一年一度的玉兰花盛事终于谢幕。晚来的风雨把坚守最后枝头的勇士终结于飘摇之中,花落有声,等待来年。
樱花在夜色掩护下悄然登场。
四
春天的高潮部份应该是樱花盛开的时节,花朵簇拥着爬满整个枝头,色彩浓得化不开。花丛下随处能见到拍花的人,恋人也比往常多了许多。真是个让人“花心萌动”的季节。
“花心萌动”的意味听起来有些暧昧,其实充满爱怜。
到了四月的中旬,枝头便零零星星洒下些花瓣,又过些日子成朵成朵的花便坠落下来。遇到大风大雨,那些枝头无论如何也担当不起使者的责任,一夜功夫,花落满地。早上到公园,发现了两处用落花组成的 “心”,好奇就拍了下来。一处山盟海誓,一处支离破碎。不知是谁的创意。
在一棵樱花树下看到一位女孩,久久地伫立在那里,她的脚下是一片跌落的花。是祈祷,还是凭吊?她是“心”的作者吗?哪颗“心”属于她?
所有的樱花树下布满了花瓣,这是盛妆舞会的最后一幕,庄重而又凄美。曲终人散,有无限的眷恋,却又无可奈何。花谢了明年还会再开,人呢?
“花心萌动”,只为花容短暂。
五
轮到杜鹃花登场了。
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都能见到杜鹃花的身影,月湖也不例外不能没有杜鹃。宁波的市花是山茶花,如果再选一种,我想应该是杜鹃花。杜鹃花遍布世界,可见它的生命力有多么顽强。
月湖的杜鹃花从四月开始绽放,很低调也很安静,待其它的花都谢了,你才会注意到他们。月湖杜鹃的品种很多,仅从色彩、花型就能看出来。品种不同,花期亦有不同,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的场面持续一个多月,是公园里花期最长的。
衢州的山里有一种奇特的杜鹃花,花朵的颜色会隨着时间推移从白色慢慢变成紫色。当年和汪老到地处衢州的乌溪江电厂出差,水库周山正是这种会变色的杜鹃花盛开的时候,满山遍野,野性之美张显着春天的英雄情结。汪老的父母把一生献给了这座水电站,俩老的墓地就在大坝前的半山处,面朝水库,不论生死与电站永远相伴。我从未与汪老的父母谋面,对他们的了解只是平时从与汪老交谈中得知。我的父母也是水电建设者,我了解他们这一辈的艰辛、执着与多彩。我提议去看看两位老人,汪老欣然同意。沿途我采摘了大把的杜鹃花,为两位前辈献上鲜花。蓝天之下,一湖碧水,山风满坡,杜鹃花都弯下了腰身。汪老说两位老人最喜欢杜鹃,最喜欢这里的杜鹃。
汪老的父母都是宁波人。杜鹃花开,漫步月湖,我时常想起这两位老人,他们一定来过月湖,他们十指相扣,他们缓缓穿行在杜鹃花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