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自我管理梳理第二天,思维管理。
时空的概念很熟悉了,穿越历史长河,穿越宇宙空间。
跨越时空的思维是指将思维升级,从时间纬度和空间纬度去思考,去判断事物,这样不容易走偏,不容易犯错。
尤其是现在很多写实的自媒体写作者,由于专业和认知局限,往往我们看到事物的一面,如果就揪着一个点去评判一些现象,会误导读者。
写作者思维应不受时空影响,写出实施求实的文章。
作为读者也应有理性的判断,有句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文章不如不看文章。
思维管理探索者也应不受时空限制,从尽可能多的层面分析事物,并加以实践。因为
思维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
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思维,就有什么样的命。
1. 要有大局意识,提升人生格局
大局意识,做事从全局出发,不能只关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斤斤计较。
领导更看重工作中拥有大局观的人。
工作最初,遇到一位要求很好,对细节扣得很细很难缠的客户,以我当时的脾性,估计早就翻脸不干了。但考虑到这可能对单位带来不利影响,深呼吸,深呼吸。
后来,为了给客户提供满意周到的服务,多次熬夜为其处理各项事务,将个人情绪抛之脑后。
最终得到客户的认可,领导也喜欢这样的员工。
偶然的成功看运气,必然的成功看格局。格局越大,成功的几率越大。
怎么提升自己的大局意识?
多读好书,增长见识,结合实践,锻炼自己的大局观。
推荐吴军博士的《见识》和《格局》,可以当成处事宝典经常翻看。
有的人说在顾大局中,是不是一定要舍小我,牺牲自己,保全大家。
这里也不是绝对的,需要评判现实状况,需要你有底线思维,在你能承受的范围内顾全大局。
2. 要有底线思维,避免任人摆布。
把底线思维比喻成一个圆圈,有的人圆圈大一点,有的人圆圈小一点。
圆圈大一些的人可忍耐的多一些,而圆圈小一些的人就没那么好惹。
不管如何,一个人一定要有一个圈。
别人知道你的圆圈,就不会轻易越过这个圈,这样主动权就把握在自己手里,而不任人摆布。
曾经一位办公室文员,圈比较小,但大家都知道她圈小,所以她经手的事大家都挺配合,工作起来也轻松,没那么多情绪。
3. 改掉“标签”思维,理性综合分析
在与人相处中,我们通过一些小事会经常给人贴上标签,比如,她就是高冷不合群,她办事就是拖沓,他就是懒不愿努力,他根本就做不事,等等。
很熟悉吧?
我也很熟悉,我也经常犯这样的错误。比如先生说给我买了一个护眼灯,我没加思考立马就说,你会给我买东西的。一听他就不开心了,就说,以后再也不给你买东西了。
明明是一件令人开心的好事,却被我弄巧成拙。
现实中,我们经常会给人贴标签,“你就是”,“你总是”,“你根本就”等的语句挂在嘴边,从而影响了我们对别人实事求是的评判。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大卫.帕金斯的研究,也印证了这一点:一般人会“先选定自己的立场,再来找支持自己立场的证据”,以此来证明自己的立场是“有道理的”,然后思考就嘎然而止了,更不会主动自发地去做反向思考。
如何改变给人贴标签的习惯,可以尝试以下几个方法:
列清单,具体描述,做对比分析,哪些情况发生得多,哪些少,可以得出一个较全面的评价。
例外观察,观察在标签之外是否有例外的情况发生,如果有且不少,证明标签无效。
撕掉标签,跟他人和解,你会活得更轻松。
改变标签思维,提升自我管理。
4. 要有创新思维,敢想才能敢干
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是每一位管理者需要践行的。
写过一篇《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将决定你走多远》,可以阅读一下。
当今时代,鼓励人人创新,只要有好的点子,结合市场,付诸实践,离实现人生价值就不远了。
总结
自我管理,首先要进行思维训练。
思维不应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在个人,自我管理者只有扩展自己的思维,才能看得全面,行动适宜。
在单位,管理者的思想会渗透到单位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位员工。
思维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
推荐几本书籍:
吴军的人生进阶三部曲《态度》,《见识》,《格局》;
安德斯·艾利克森的《刻意练习》,讲述如何从新手到大师, 品牌;
《向前一步》,谢丽尔·桑德伯格,全球千百万女性眼中集家庭与事业于一身的成功典范,解密女性成功;
《富兰克林自传》,富兰克林是我的导师吴军的精神导师,从书中吸取养分,让自己有更完善的人生;
彼得.德鲁克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此书是创新思维训练,做企业的人必读。
每一本都是经典,每一本都可以重读,常读常新。
吴军博士与德鲁克的书尤其喜欢,他们是我的人生导师。
若有更新,会及时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