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十年代,因时代限制,物资贫乏,人们的文娱活动甚少。
那时,电视机还是凤毛麟角,除了个别国营单位、富裕的生产队,几乎没有家庭拥有电视机。记得为了看电视连续剧,还得根据各个电视机播放频道的不同,而不停的赶场子。
那时也没有什么华数之类的有线电视,只有电视台发射无线信号。电视机要接收信号,只有在高高的毛竹顶上装鱼骨天线,再转动对方向。自然,播放效果也不怎样,雪花点是常态。遇到大风天气,底下观众自是怨天忧地。去年,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为了看女排决赛,不停地校对天线方向的事。现在的年轻人看了觉得包袱抖得巧合、好笑。而有亲身经历的60后70后,却不禁钩起了点点淡淡的乡愁。
至于电影,小镇没有电影院,只有一年有限的几次露天电影。几根毛竹搭起黑边的银幕,雪白的光束从人群中的放映机射出。正式放映前的热场阶段,时有调皮的小孩在放映机前用手摆出各种形态,一时间,银幕上鸡飞狗跳,惹来观众的阵阵笑骂。那时,《地道战》、《地雷战》、《智取华山》等经典电影,已经足以吸引四乡八邻的乡亲前来观看。
记得那年为了看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还专门请父亲托人走后门到十几里地外矿山电影院买票。那时,自行车很少,一群小伙伴硬是走了十几里地赶到矿山电影院。由于都是第一次进电影院看电影,为电影票座位究竟是数字大位置好还是数字小位置好,争论了一路。
书籍,也甚为少见。似乎中学的图书馆,每个学期可以借一本课外书。而小镇文化馆的书藉,似乎也可以借,不过大概要找什么关系吧。至于其它,只有在新华书店对着那些新书馋涎欲滴了。那时穷,买不起书,甚是羡慕新华书店的职员可以免费看书。
值得庆幸的是,当时父亲供职的单位订了不少报纸。那时的部分报纸会有定期的文学副刊或者连载长篇小说。笔者因此拥有了好几本通过剪报、粘贴装订而成诗歌集、散文集,甚至小说集。
笔者真正拥有的笫一本课外书,要到读大学时,应该是1988年,是肖复兴的《早恋》。只可惜后来被人借走,再也没有还回来。小说内容至今记忆尤新。今天想来,这些记忆,与其说是对这部小说的回忆,不如说是对那个逝去的年代和那个年代青春独具的感情的怀念。
收音机,那时普及的比较广。一般的人家都有那么一台。收听率较高的,以评书类节目为主。《说岳全传》、《隋唐演义》、《三国》、《水浒》等,都是那时听完的。由于这些评书的播放时间一般都是晚饭后,正是写作业时间。为了能听到这每天大概40分钟左右的评书,不知道与父母签订了多少不平等条约。
今天,偶然的机会整理故书堆 ,居然发现了张国良先生的长篇评书《三国》的几本残卷。粗粗翻阅下,再次被有别于正统《三国演义》的诙谐、幽默的语气所吸引。
俗话说得好,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现在的年轻人对于评书之类的传统文娱节目,相信接触的不多、熟悉的更少。突发奇想之下,拟在《简书》平台定期发布长篇评书《闲话三国》的内容,与众人共享,为弘扬传统文化尽份心力。
至于知识产权方面,张国良评话的版权当然属于张国良先生及其继承人。本版仅仅是在其纸质版基础上进行扫描识别上传,故而版权依然属于张先生及其继承人,其并可合法对本版进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