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化生活很贫乏,而人们的精神需求却空前的高涨,因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国门大开,人们看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那时候的学校教育也不像现在,没有星期天只有星期七(那时还没有实行双休日),学校没有补课或辅导,那么星期天和业余时间,女人浆洗浆洗搞搞卫生,男人除了看书、打牌、钓鱼外,也没有其他精神消费。
那时电视机还没有普及,学校里只有一台21英寸的松下彩电,只有在国家级的重要庆祝活动才组织老师观看,平时关在物理实验室的木箱子里不让看的。直到1984年的第一个教师节,作为福利,学校里分配得到两张购彩电的票。尽管大家很想看电视,但大家兜里没钱,几天过去了,彩电票也没人要,后来校长拿了一张,我鼓足勇气也拿了一张,向我的表姐借了500元,花了1020元买了一台17吋的日立彩电。
于是,我家的星期天晚上就热闹了,好在那时住的是平房,外面场地不小,把电视机安在室外场地的课桌上,来看电视的人凳子自带,一百多个人围成一堆,看得津津有味。
电视频道不多,电视台更少,就是中央台和上海台,电视机里还经常下雪,就是画面上一片雪花,原因是不像现在的有线电视,信号稳定且没有干扰,那时候是无线电视,信号靠天线接受,接收不到信号了就是一片雪花。
所谓的天线,就是长竹竿的顶端绑一根回字形金属天线用于接收电视信号,然后用馈线反馈到电视机,天线与发射塔方向垂直时信号最强。如果遇到稍微大一点的风,把天线吹歪了,电视机里就开始下雪,我就去转动那根毛竹杆。
最爱看的除了文艺晚会就是电视连续剧了。《霍元甲》、《血疑》、《姿三四郎》、《加里森敢死队》,都是那个时期最受欢迎的电视剧。看电视连续剧会上瘾,电视制作者为了吊胃口,总是在一集结束时制造一个悬念,惹得你不忍离去。有一次看《霍元甲》,霍元甲与俄罗斯大力士打擂比武,霍元甲被一拳打倒在地,电视剧结束了,大家都陆续离去,8岁的小星就是不肯走,他爸好说歹说就是不走,哭着问他爸霍元甲是不是被打死了,还要看下去,最后由他爸连推带拽弄回家的。
后来国产电视机大量上市,飞跃牌、金星牌、凯歌牌等等,四五百块一台的黑白电视机在普通人家的承受范围之内,学校里的电视机多了起来,老马家里也添置了一台飞跃牌黑白电视机了。
老马有个七十多岁守寡的母亲和他一起住,还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当兵去了,小儿子叫二胖,还在本校读初中。电视机买回来以后,晚饭后一家人围着看电视,二胖看了会儿要上夜自习课,恋恋不舍地走了。老太目不识丁,也听不懂普通话,看到画面上的人进进出出的,到电视机屁股后面摸摸也看不出什么门道,于是忍不住问老马:
哪来那么多的男人女人进进出出的啊?
这个,这个,……,老马支支吾吾了好一会儿也没法向老娘解释清楚。
看不懂你就去困觉吧,娘。
好的,我去困觉了,你们也少看点,留点二胖回来看哟!
老太以为电视节目就像家里水缸里的水,越用越少的。老马笑又不敢笑,只能嗯嗯、嗯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