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程序员,在日常工作开发中,经常会听这么一句话:“在开发之前,看看是否已有的轮子,不要重复造轮子”。那这里所谓的「轮子」是什么呢?打个比方是汽车的轮胎,我们都知道汽车是通过组装配置起来的,奥迪这个厂商想打造一辆车,它不需要自己重新去造轮胎,去拿米其林这个牌子的轮胎组装即可,同样米其林的轮胎也可以适配给叫做宝马的厂商。所以简单来说,就是根据现在已有的资源和条件,不要浪费时间和精力再去重复做一遍,让你更专注你本身的产品和业务,这是轮子能提供的作用。那所谓的造轮子,就是比如我看不上米其林的轮胎,那我就自己造个新的轮胎出来,可能特斯拉就是看不上其他家厂商,那么它就自己造了,那该如何去造轮子呢,其实很多时候都是从模仿开始。
最近在看一本书,叫做《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无论是得到专栏文章、微信公众号文章、罗胖音频里很多人提及「刻意练习」这四个字,那「刻意练习」到底是什么呢,是不是简单从字面上理解,刻意地去练习呢,还是说跟前面造轮子一样,先从模仿开始,然后不断地去刻意模仿。我们需要一种追本溯源的能力,当别人提到一个概念的时候,最好去看看这个概念的出处在哪里,其实学习进步的背后就是每个概念的认清,当你真正的透彻理解每个概念之后,很多概念不断叠加其实就是构成你现有的知识体系和三观。因此带着这些问题,我开始去探究「刻意练习」这四个字背后的概念,包括《刻意练习》这本书里面讲的内容。
「刻意练习」的概念来自1993年Anders Ericsson发表的一篇重要论文《刻意练习在获得专家级表现中的角色》(The Role of Deliberate Practice in the Acquisition of Expert Performance),在谷歌学术中被引用了6771次,非常有影响力。其实《异类》的作者就是参考了这篇论文。提出1万小时理论,他只说新手从入门到专家可能要花费1万小时,接近10年时间,却没提及「刻意练习」的重要性,导致后来发表这篇论文的作者,直接写了《刻意练习》这本书,进而想纠正之前人们对1万小时认知的偏差,时间固然重要,但是没有「刻意练习」,其实花再多的时间也是没用的,只会重复做一件事,不会显著提高的。在这篇论文摘要里提到——“在大部分的专业领域,个体在他们童年开始就进行了大量的刻意训练促成积极发展。个体之间的差异,即使在顶尖高手身上,也主要和他们刻意练习的总量紧密相关。”
刻意练习的本质
事实上,在本书作者Anders Ericsson的刻意练习核心观点里,那些长期处于中上水平的人们,都拥有一种较强的记忆能力:长时工作记忆。长时工作记忆正是区分卓越者和一般人的一个重要能力,它才是刻意练习的指向和本质。那些卓越的专家,能够将工作记忆与长时记忆对接起来,比如国际象棋大师在长时记忆这款硬盘存储了5万-10万个关于棋局的组块。如果说专家们已将自己的大脑升级了,工作记忆内存条可以同时调用一块SSD硬盘来当虚拟内存使用,那么那些专业领域的新手们往往还是在使用小内存,那新手如何才能买的起硬盘呢?刻意练习的任务难度就要适中,能收到反馈,有足够的次数重复练习,学习者能够纠正自己的错误。还有一点,“情境学习”的概念,简单说在哪里用,就在哪里学。人的学习受到情境的制约或促进,你要学习的东西将实际应用在什么情境中,那么你就应该在什么样的情境中学习这些东西。比如我是程序员,要学习编程,就去全世界最大同性社交网站去学习——github,在上面学习他人代码,自己也可以提交代码让别人给你反馈。这就是找到了学习共同体,跟着一群人一起学习、交流、分享,成长会更快。
刻意练习三个要素
- 明确的动机。
- 明确的要素。
- 专注于相对的时间。
明确的动机
动机跟我们的特定目标相关,并非指向模糊的整体改进,而是明确的目标,可以有效地引导你的练习。比如跑步目标,不是我要去跑步锻炼,然后跑了几天就不跑,而是制订每周跑步次数,一三五跑步,每次跑多少公里,每次跑多长时间,是有计划的。如果说找不到动机,或者对于自我认识不清,想不透最初的动机是什么,有以下几个建议可以考虑下:
- 什么是自己最需要,自己在一生中,什么样的能力能给自己当经济支柱,不需要依靠公司,依靠他人,自己可以独立。
- 一定要激发足够的痛和焦虑,理智不能让人改变,能让人改变的是情绪。
- 结合当下时事和趋势,什么能力是未来最需要。
- 结合自己短板性特点,短在哪里,优势在哪里,要扬长避短
明确的要素
一定要迅速建立一个循环,要有三要素,1,想清楚,2,去做,3,评价结果。
那么对于结果,我们该如何评价呢,也有几个建议:
- 可以用数据来时时反馈,用数据来考量,跑步可以用公里、减肥可以公斤数、写作可以通过阅读量来观察。
- 跟他人对比,这也就为何提倡多跟优秀人学习呢,对方是面镜子,可以照射出自己不足。
- 通过朋友评价,有时候自己主观感觉,可是朋友是相对客观的,旁观者清。
- 虚心向别人学习,要见的到别人的好,不要把找借口当成自己的刚需。
既然行动了,那又该如何快速改进呢,通过以下方式:
- 扩大分享去建立自己口碑,也就是行业的影响力。
- 一定要知道如何创造学习的环境,找同频的人一起学习。
- 最好的学习是自学,持之有效的学习,做一个终身学习者。
专注于相对的时间
要想取得进步,必须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务上。可能1万小时对我们太遥远,但是我们可以用100小时轻松起步,在这100小时已经让你做的足够好了,假设每天1小时专注练习时间,其实3个月左右就能取得不错的进步了。如果要看书,就可以看同一主题的书,不看无关的书,比如最近我在看《刻意练习》,接着我会看《学习之道》、《微习惯》、《斜杠青年》都是类似个人成长和自我管理相关的书籍。还可以设立一个截止时间,短时间集中高效比长时间松散高效的多,短的话30分钟,长的话1个小时,集中就可以。拿出手机设立个闹钟倒计时,别提有多方便。这样每次做任何事情都可以产出和衡量,并且可以分享,何乐而不为。
刻意练习的方法
刻意
什么是刻意?能力训练有三种状态——工作、玩和刻意训练。工作受外部激励,停止更高要求就停止进步,玩主要是享受和体验的过程,而刻意训练则是为了克服不足,提升能力。
即时反馈
找到一个好导师,来帮助你,或者你可以通过数据来时时反馈,也可以通过对比来反馈。很多人说没有好导师,不一定是一个人啊,可能是一群人,比如写作,你写一篇文章发布在微信公众号,文章底部的评论区就是反馈区域,可以实时看到很多用户对你这篇文章评论,肯定有人会指出你错误和改进点的。还有我经常参加的Toastmaster演讲俱乐部,里面有人演讲完,就有评估者,这也是小伙伴对你的反馈,包括现在很多公司都有导师制,也是一种反馈,所以要善于挖掘发生在我们生活周边的各种反馈渠道。
走出舒适区
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要有持续调整和挑战的意识,让自己走出舒适区,进入学习区,那么什么是学习区,就是进入心流状态,你做某一件事不会感觉太难,也不是太容易,同时能全程保持专注,有种忘我的境界,又能持续受到正向激励刺激。
有督导专业
当有了反馈,有专人马上给你新的建议很要要。但是如果没有呢,那就要去寻找,如果真心想要练好一个领域,找个好老师、师傅、教练是个很好的方式。如果支付得起。其实请教练是最省钱的,付费就是捡便宜,可以避免在自我摸索过程中走的弯路,会减少你大量时间,增强很多兴趣。
一招不灵换一招
如果一种方式对你无效,就需要考虑换一种训练方式,因为如果方式对了,提高速度应该是很可观的,所以多学点套路,毕竟套路多,不压身。
回到想表达的主题上来,之前我对「刻意练习」的认知还是存在片面误差,还以为跟模仿、造轮子一样呢,其实不是这样的,它其实是一种普遍原则,不论在什么行业或领域,提高表现与水平的最有效方法,全都遵循这么一系列原则,辅于1万小时理论,但真正实现,是需要坚持不懈,耐心地、谦虚地保持大时间周期的刻意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