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献出老师经验方,专病专药土茯苓
历代医家对痛风的认识多源于外邪或兼加郁火致病之实。余认为,痛风主要病因病机系脾肾亏虚为本,内生湿或者痰浊留着血脉所致。
在痛风的发病过程中,血、浊、痰、郁始终贯穿疾病的整个过程,此为标象。
其本主要是脾、肾二脏清浊代谢紊乱所致。
脾肾功能不足,功能失健,导致运化、气化、蒸化失常,水谷精微可以化为湿浊、痰饮、瘀血,不能排出体外而停留在体内,阻碍气血运行。
同时浊瘀又损伤脏腑,相互为因,形成恶性循环。
这就是痛风关节炎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内在病因。
脾肾不足,功能失调是发病的病理基础。急性期以清热、逐瘀化痰浊治其标,慢性期以调补脾肾治其本。
这样可以杜绝痰湿浊瘀的产生,从而抑制或者减少尿酸的形成。
【辨证分型】
1.急性关节炎期
疼痛是痛风的首发症状。起病急骤,发作频繁,关节疼痛、肿胀、红肿、麻木、屈伸不利,有时伴有发热,恶寒,口渴,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苔黄腻、舌红,脉象多细数。
此时急则治其标,方用《温病条辨》之加减木防己汤。
原文:暑湿痹者,加减木防己汤主之。
防己六钱,桂枝三钱,石膏六钱,杏仁四钱,滑石四钱,白通草二钱,薏仁三钱。
具体服法:(1)水八杯,煮取三杯,分温三服。(2)见小效不即退者,加重服,日三夜一。
加减木防己汤,为《温病条辨》第一方,吴鞠通将其作为治痹的一个主方,确实有非常好的效果。
但是本病光靠这个原方不行,加减木防己汤力量比较弱,主要看它如何加减。
常见加减:脾肾亏虚者加附子、石膏;
尿路结石加金钱草、海金沙、穿山甲;
关节红肿、灼痛加羚羊角或水牛角、生石膏、黄柏;
疼痛剧烈加全蝎、蜈蚣、没药;
关节漫肿、结节加僵蚕、白芥子;
关节僵硬变形加穿山甲、蟑螂虫、僵蚕、蜂房、蜈蚣来破瘀散结,消痰软结。
百合配车前子,在所有的类型中均可加入这两味药,来泄浊、降低尿酸,此属于专病专药的范畴。
外敷:五倍子、黄柏、冰片为主,佐以大黄、赤小豆。
2.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
解,红肿不太明显,有时候关节屈伸不利,伴有腰骶部疼痛,足根部疼痛。舌质少华,舌淡苔白,脉象沉弦。
缓则治其本,方用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白术附子汤三个合方。
3.缓解期
缓解期关节疼痛不太明显,出现尿酸高为主的舌苔腻,此时常用土茯苓30~100g,黄柏10g,威灵仙30g,百合20g,萆薢10g,苍术10g,车前子20g,薏苡仁30g,苍术20g,僵蚕10g,大黄5g,石韦30~60g,泽兰10g,泽泻20g,山慈菇3~5g。
此方系李建明老师经验方,对降低尿酸有非常好的效果,期具体表现为关节疼痛缓可以促进浊毒泻化,瘀结解除。
【验案集粹】
案1 陆某,男,21岁。
现病史:右脚大指疼痛半年,检查尿酸480μmol/L,小便偏黄,口不干不苦,余无不适,舌苔白腻,脉寸关细弦,两尺弦滑。
辨证:湿热下注。
治法:清利湿热化浊。
方药:三妙散加味。
土茯苓30g,苍术10g,黄柏10g,威灵仙10g,百合20g,萆薢10g,苍术10g,车前子20g,薏苡仁30g,大黄5g,石韦20g,泽兰10g,泽泻20g。14剂。
二诊:药后关节疼痛明显好转,大便时稀,苔腻较前好转,脉沉细弦。改方从温阳入手。
方药:桂枝20g,肉桂10g,炒白术60g,制附子15g,茯苓60g,百合20g,车前子15g,山慈菇5g。15剂。
三诊:近日查尿酸329·6μmol/L,苔净,继续巩固治疗。
按:证变方变,此患者初诊表现湿热下注的证候,以三妙散清之。当湿热尽去,阳虚之本显现,故以四逆汤和苓桂术甘汤温阳化饮。
案2 陈某,男,40岁。
现病史:有痛风病史10余年,经常反复发作,近日尿酸检查522μmol/L。刻诊:乏力,大便干,头昏,舌淡苔白,脉两寸弱。
辨证:中气不足。
治法:升提中气。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味。
黄芪24g,白术10g,当归10g,柴胡5g,陈皮6g,升麻5g,红参10g,巴戟天10g,仙灵脾15g,仙鹤草30g,大黄3g,附子5g,细辛3g,磁石30g,甘草10g。10剂。
二诊:患者乏力好转,仍然大便干,近日因饮酒自感口苦,右脚大指疼痛明显,局部灼热,苔黄,脉细弦滑。
辨证:三焦火盛。
治法:疏达三焦。
方药:小柴胡汤合木防己汤加味。
柴胡10g,黄芩10g,龙胆草10g,牡蛎30g,防己15g,桂枝9g,石膏60g,杏仁12g,滑石12g,白通草10g,薏苡仁30g,羚羊角粉0·5g(冲服)。15剂。
三诊:药后口干,便干明显好转。继续以上方治疗。
四诊:指疼痛好转,其他无不适,舌苔薄腻,脉两尺弦。
方药:萆薢60g,土茯苓60g,威灵仙15g,苍术15g,黄柏15g,丹参30g,羌活10g,甘草6g,僵蚕10g,大黄5g,决明子10g,防风30g。20剂。
2022-01-24
方证对应治愈高烧4年体会
笔者临证喜用经方,但总感不悟经方真谛。久仰慕进而拜入当代经方大家冯世纶先生门下,日日侍诊于侧。
老师先辨六经,继辨方证,诊治处方,井然不紊。近治一4岁男孩,反复高烧4年,使用经方4剂而愈,经方的魅力得到淋漓体现。原案实录,供同道参阅。
案例李某,男,4岁。2010年3月6日初诊。
患儿自出生10月左右开始反复发热,经多方中、西药物治疗,但一直未能控制高烧。为了给孩子治病,全家由农村搬到北京居住。
家长苦诉:“隔三五天就发烧,可以没有任何原因。一发病就是高烧,又特别难以控制。”经多家三甲医院门诊及住院检查,仍考虑呼吸道炎症性病变。
昨晚无明显诱因,患儿又出现发热,体温38.6℃,自服“退热药”汗出热退,今晨体温又上升至39.6℃,遂慕名就诊于冯老门诊。
诊见:发热,鼻塞,流涕,四逆。舌尖红,舌苔白,脉浮紧数。
辨六经属太阳、阳明合病,辨方证属大青龙加薏苡败酱石膏汤证。
用大青龙汤“解太阳表,清阳明里热,并祛在表之水湿”,合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去附子“清热、排脓、消肿(鼻流浊涕)”。
处方:生麻黄18g,桂枝10g,炒杏仁10g,炙甘草6g,桔梗10g,生薏苡仁18g,败酱草18g,生石膏45g,生姜15g,大枣4枚。1剂,水煎服。
嘱当晚先服四分之一量,温服后盖棉被,使其见微汗。
如汗出后,停后服。如无汗,继服四分之一量。停用其他药物。
2010年3月8日二诊:上方第1次服药后未见汗,但小便增多,体温有所下降(仍然39.4℃)。
继服第2次、第3次皆未见汗,于是其父第四次给患儿服下剩下的四分之一,即一剂药服尽,午夜汗出,体温恢复正常。
患儿安睡,次日白天玩耍如常。至晚上体温又开始上升,达38.8℃,未服退热药,今日来诊。
诊见:发热,咽干,口干欲饮水,纳食减少,大便尚调,鼻流浊涕,精神欠佳。
舌质红,口唇红如妆,舌苔白,脉细滑数。
据冯老师经验,“外感表解而热不退”多现小柴胡加生石膏汤方证。
辨六经属少阳、阳明合病,辨方证属小柴胡加石膏汤证。
精确而言,用小柴胡加生石膏加桔梗汤(实即小柴胡加生石膏汤合小柴胡加桔梗汤)。
处方:柴胡24g,黄芩10g,清半夏15g,党参10g,桔梗10g,炙甘草6g,生石膏60g,生姜15g,大枣4枚。1剂,水煎服。服法同前。
2010年3月10日三诊:服药后仍有发热,但只用中药,不需用退热药即能控制。发热前有恶寒,精神明显好转,纳食尚可,鼻流浊涕。舌苔转黄,脉浮弦数。
辨六经属三阳合病,辨方证属柴胡桂枝汤合白虎汤证。
因里热重,生石膏“若不大量用则无效”,故用至100g。
桂枝汤“既是发汗解热汤剂,又是安中养液调和营卫之方”,“本方药力微薄平稳,既非大热,又非大汗之药,合理应用桂枝汤是一种养胃增液的发汗、止汗法,是驱邪不伤人的”。
笔者认为:面对连续病理性发热、药物性发汗后的患儿,这种用药法是弥足可贵的。
处方:柴胡24g,黄芩12g,清半夏15g,炙甘草6g,桂枝10g,生白芍10g,生石膏100g,知母12g,生山药10g,党参10g,桔梗10g。1剂,水煎服。
2010年3月11日四诊:昨晚服药后汗出,热退,今日已无发热,精神好,纳食尚好,大便调。仍有鼻塞、口干。舌苔白,脉浮紧数。
辨六经属太阳、阴明合病,辨方证属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证。
所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加败酱草,取其发越湿气、清利阳明为治。
处方:生麻黄10g,生薏苡仁30g,炒杏仁10g,炙甘草6g,败酱草30g。1剂,水煎服。
药后诸症悉退,痊愈。
体会
本患儿反复高烧4年,实属罕见。
用经方短期能治愈,体现了经方六经辨证及辨方证的科学性。
四诊而愈,实属不易。体会多多,今述一二。
1.认识治病须先辨六经,继辨方证
发热本属常见病证,中医治疗每每应手而效。但临证不乏难治者,常使医者恨无良方、效方可用。
本案患儿百药遍施,且从治疗过程中可以看出,确属难治者。
四诊而愈,诚属不易。
从辨六经来看,本案始终以阳明病为主,外合太阳、少阳。
在冯老的六经辨证思维中,大青龙汤证、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证属“太阳阳明病方证”,薏苡附子败酱散证、白虎汤证属“正阳阳明病方证”(上述引文出自冯世纶老师主编的《解读张仲景医学》一书)。
2.认识方证对应的科学性内涵
本患儿高烧反复发作近4年,其原因与治疗不当不无关系。
滥用抗生素甚至激素自是原因之一,而中药药不对证,过用清热解毒及发汗退热,也是原因之一。
本次治疗,冯老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方药对证,因而能使病变速愈。
冯老临证非常强调对方证对应的认识,指出对方证对应的认识,不但要仔细品读《伤寒论》的条文,更重要的是在临床中不断总结经验。
《伤寒论》“随证治之”即教导后学者要做到方证对应,证药对应。
不但是证与方对应,更强调证与药对应;
不但是药味的对应,更重要的是药量的对应。
本患儿所用大青龙汤,麻黄用18g,本是成人用量,为了便于掌握,嘱其服四分之一,见汗即“止后服”。
但该患儿服了四分之三仍不能汗出热退,而服下全剂,方见汗出。
也就是说,麻黄18g是他的适应量,18g才达到方证对应。不是每个人、甚至成人都用到18g,是要看具体的证。
这一用药规律法则,不但见于各方证,更详见于每方后药物的煎服法。
如桂枝汤煎服法:“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冯老临证,特别强调经方服药这一原则。患儿来北京后,也曾找过不少名医治疗,开始亦见效,后来就不见效。
其中原因之一,一次门诊开七剂药,服一剂药,证已变,再服是药,药已不对证,不但无效,反而有害。
冯老遵照经方用药原则,每诊处一方一剂,方随证转,随证治之,务在做到方证对应、证药对应,这是使病愈的重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本案患儿年仅4岁,久病,连续发热,大剂汗法、清法,治疗过程中并没有出现明显的饮食异常和精神异常,热退后身体状况同步复原,这与方证相合、组方合理是分不开的。
1、想开始一件事情,对于每一个人来讲,
永远只有【现在】才是正确的时机。
2、坚毅的最重要的三要素,是热情、毅力和长远目标。
就是当你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有着正确的长远目标,然后你又能够投入足够的热情和毅力去做这件事情,我们说你是具备了坚毅的品质。
坚毅也跟我们的智力一样、像肌肉一样,是可以培养的。
肌肉是可以通过锻炼变得越来越强的,我们坚毅的能力也一样可以通过锻炼变得越来越强。
3、培养坚毅的品质,排在第一位的东西叫热情。
热情又分为两种:
一种热情叫强迫性热情,一种热情叫和谐性热情。
强迫性的热情的标志:
侵入性的想法和难以控制做这样事情的冲动
比如说打游戏特别有热情,不让我打游戏,心里就难受,就老想去打游戏,这种叫强迫性热情。
这种热情是很糟糕的。会削弱你的活力,并且让你忽略生活中其他的重要方面。
另外一种和谐性的热情。
和谐性的热情是你期待的,以积极的方式填满你的梦想的热情。
你每天心怀着梦想、心怀着快乐、憧憬去做这件事,越做越带劲,越做你的自我评价越高。
所以我们需要找到那种用使命驱动的热情,这个才是真正和谐性的热情。
4、人的焦虑,本质是是来自低维度的认知,以为某些障碍自己一定必须要努力跨过去,然后心急火燎。
而多读大量多学科的书籍,可以不断低成本地发现新的维度,让自己轻松绕过一些单维度上的障碍。这个过程没有上限。
长期在不同维度上收集各类信息,当积累的信息密度过了一个临界点,就有大概率把原来不相干的事情联系在一起,对复杂真相形成一个全面的整体化的认识,恍然大悟。
否则很容易被他人精心设计的圈套或假象,所长期误导而不自知。
这本质跟魔术师的表演是一个道理,魔术师只把某个角度的现象暴露给观众,观众的注意力被引导而不自知,然后盲目相信魔术师的法力无边。
每每识破这类魔法和假象后,常发"原来如此,旧瓶装新酒"的感叹。
同时又意识到,还有多少自己仍被蒙在鼓里的假象和错觉,等待着被看穿被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