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测试流程:
2.测试分类
3.黑盒测试,灰盒测试和白盒测试
黑盒测试 :已知产品的功能设计规格,可以进行测试证明每个实现了的功能是否符合要求。白盒测试 :已知产品的内部工作过程,可以通过测试证明每种内部操作是否符合设计规格要求,所有内部成分是否以经过检查。灰盒测试,是介于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之间的,可以这样理解,灰盒测试关注输出对于输入的正确性,同时也关注内部表现,但这种关注不象白盒那样详细、完整,只是通过一些表征性的现象、事件、标志来判断内部的运行状态,有时候输出是正确的,但内部其实已经错误了,这种情况非常多,如果每次都通过白盒测试来操作,效率会很低,因此需要采取这样的一种灰盒的方法
4:测试发现bug 而开发不认为是bug的时候:
1.测试人员在根据需求文档或者是规格说明书/原型图来进行匹配
2.测试人员根据不同的测试环境来进行多测尝试来确认bug 并将bug的复现步骤进行记录
3.如果开发仍旧认为不是bug 需要的测试主管来进行讨论 确认是否bug
4.需要找产品经理和项目经理进行讨论是否bug
5.如果认为是bug测试人员将bug进行记录并提交测试总结中
5. 瀑布模型
瀑布模型是最早出现的软件开发模型,在软件工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提供了软件开发的基本框架。其过程是从上一项活动接收该项活动的工作对象作为输入,利用这一输入实施该项活动应完成的内容给出该项活动的工作成果,并作为输出传给下一项活动。同时评审该项活动的实施,若确认,则继续下一项活动;否则返回前面,甚至更前面的活动。对于经常变化的项目而言,瀑布模型毫无价值。
瀑布型简单地说就是按照需求、设计、编码、测试、软件维护这个基本的顺序来研发软件,前面一个步骤不完成,后面的步骤不能开始,否则问题会滚到下个阶段,带来更多的问题
优点:
为项目提供了按阶段划分的检查点
当前一阶段完成后,只需要去关注后续阶段。
缺点:
1)各个阶段的划分完全固定,阶段之间产生大量的文档,极大地增加了工作量。
2)由于开发模型是线性的,用户只有等到整个过程的末期才能见到开发成果,从而增加了开发风险。
3)通过过多的强制完成日期和里程碑来跟踪各个项目阶段。
4)瀑布模型的突出缺点是不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
6.原型化模型
原型化模型的第一步是建造一个快速原型,实现客户或未来的用户与系统的交互,经过和用户针对原型的讨论和交流,弄清需求以便真正把握用户需要的软件产品是什么样子的。充分了解后,再在原型基础上开发出用户满意的产品。如图所示:原型严格来说不算一种软件生命周期模型,它只是一种获取需求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该方法是相当重要的方法。
模型要点:瀑布和原型模型相结合,强调版本升级。
该模式的特点是一次性地获取全部的需求,然后做出分版本实现各需求的计划,每个版本只实现一部分需求,通过多个版本逐步实现全部需求,而每个版本可以认为是一个“小瀑布”。
该模型的好处是可以尽快让系统上线,让客户先使用部分功能,尽早实现系统的价值。
该模型比较能符合实际的情况,我们往往也是通过多个版本来逐步实现全部需求,但需求是不可能在一开始就完全确定的,实际情况是往往只能确定80%,而后期通过各版本我们还会获取更多的新需求以及需求调整。将此模型稍微调整后,可以适用于大部分的实际项目。
7.增量模型
增量模型也是原型化开发方法。如图所示
8.螺旋模型
螺旋模型是一个演化软件过程模型,将原型实现的迭代特征与线性顺序(瀑布)模型中控制的和系统化的方面结合起来。使得软件的增量版本的快速开发成为可能。在螺旋模型中,软件开发是一系列的增量发布。螺旋模型的整个开发过程如图所示。
图中的螺旋线代表随着时间推进的工作进展;开发过程具有周期性重复的螺旋线形状。4个象限分别标志每个周期所划分的4 个阶段:制定计划、风险分析、实施工程和客户评估。螺旋模型要点:统一了瀑布模型与原型模型,与增量模型相似,更强调风险分析。
1.软件分多个版本开发,每个版本就是一次螺旋。
2.每个版本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
1)确定软件目标,选取定实施方案,弄清项目开发的限制条件;(图中左上象限)
2)分析所选取方案,考虑如何识别和消除风险;(图中右上象限)
3)实施软件开发;(图中右下象限)
4)评价开发工作,提出修正建议,调整计划。(图中右下象限、左下象限)
3.需求不是一次获取和实现的,通过多个螺旋来完善。
4.计划也不是一次成型的,每次螺旋都需要调整。
优点:
1)设计上很灵活,可以在项目的各个阶段进行变更;
2)以小的分段来构建大型系统,使成本计算变得简单容易;(国企项目)
3)客户始终参与每个阶段的开发,保证了项目不偏离正确方向以及项目的可控性;
4)随着项目推进,客户始终掌握项目的最新信息 , 从而能够和管理层有效地交互;
5)客户认可这种公司内部的开发方式带来的良好的沟通和高质量的产品。
缺点:
螺旋模型强调风险分析,但要求许多客户接受和相信这种分析,并做出相关反应是不容易的。
因此,这种模型往往适应于内部的大规模软件开发。该模型建设周期长,而软件技术发展比较快,所以经常出现软件开发完毕后,和当前的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差距,无法满足当前用户需求。
9.V模型
V模型的左边下降的是开发过程各阶段,与此相对应的是右边上升的部分,即各测试过程的各个阶段。
V模型的优点在于它非常明确地标明了测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级别,并且清楚地描述了这些测试阶段和开发各阶段的对应关系。
1、需求分析阶段对应生成需求规格说明书,对应测试生成系统测试方案,即为系统测试准备的,该阶段已经完成了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主要是对软件产品的功能与非功能进行测试,几乎不测试代码,所以测试方法以黑盒为主;
2、概要设计阶段对应生成概要设计说明书,对应测试生成集成测试方案,该阶段已完成单元测试,是将各个功能模块组装起来进行的测试,所以也叫组装测试。主要看模块调用是否正常,接口是否可用,数据传输是否正确等,所以用到的测试方法几乎是白盒的方法,如路径覆盖,条件组合覆盖等;
3、详细设计阶段对应生成详细设计说明书,对应测试生成单元测试方案,该阶段是开发人员编码后的第一个测试阶段,是对开发出来的单独模块进行测试,以确保每一个功能模块的功能正常,可以构建桩模块和驱动模块来回调用,方法也是以白盒为主。
4、白盒测试的准则是尽可能覆盖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黑盒则是尽可能覆盖所有的输入输出接口,包括文档等一些静态的测试。除常用的测试方法外,仍需补充大范围的随机测试,尽可能达到覆盖率100%。
V模型的缺陷及解决思路
V模型仅仅把测试过程作为在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及编码之后的一个阶段,忽视了测试对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的验证,需求的满足情况一直到后期的验收测试才被验证。
解决的思路是,当一个软件开发的时候,研发人员和测试人员需要同时工作,测试在软件做需求分析的同时就会有测试用例的跟踪,这样,可以尽快找出程序错误和需求偏离,从而更高效的提高程序质量,最大可能的减少成本,同时满足用户的实际软件需求。
10.W模型
相对于V模型,W模型更科学。W模型是V模型的发展,强调的是测试伴随着整个软件开发周期,而且测试的对象不仅仅是程序,需求、功能和设计同样要测试。测试与开发是同步进行的,从而有利于尽早地发现问题。
11.回归测试、冒烟测试、随机测试
1.回归测试
是指对软件的新版本进行测试时,重复执行上一个版本测试时的用例,比如在1.0版本中,有一个bug,到了2.0版本中,再重新测试1.0中这个bug
2.冒烟测试
指对一个软件进行系统大规模的测试之前,先验证一下软件的基本功能是否实现,是否具备可测性。
测试小组在正式测试一个新版本之前,先指派一两个测试人员测试一下软件的主要功能,如果没有实现,则打回开发组重新开发,这样做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
3.随机测试
是指测试中所有的输入数据都是随机生成的,其目的是模拟用户的真实操作,并发现一些边缘性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