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读后感

        一本揭示了吵架的模式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书。它给我们揭示了为什么最亲爱的两个人之间会伤害最深的原因。首先说说这本书给我的最大启发,就是这本书里有一个观点彻底颠覆了我过去的认知。我们过去都以为婚姻生活是两个人的事,事实上,婚姻生活就是你自己一个人的事。

      这本书的译者是张德芬,她最有名的一句话叫做“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意思是这一切都是关乎于你自己一个人的事情。如果你自己解决了你内心深处的问题,如果你能够准确地理解清楚你在婚姻当中到底需求的是什么以及怎么样用爱来解决这些事情,这就够了。

      基本上作者把婚姻生活分成了四段。第一段叫做月晕。它对应的光环效应就是你会觉得对方真的好棒,终于找到这个人了,这是第一个阶段。

      然后第二个阶段叫做幻灭。之前想象的那么美好的东西为什么没有出现,反而会出现很多很糟糕的东西。

      第三步是最黑暗的部分,叫做内省。在内省的部分,我们充满着反思、充满着后悔。每天不断地在琢磨很多的原理事情等等,基本上很多去参加婚姻辅导的人,就都到了内省的阶段。

      最后一个阶段,如果你足够幸运能迈入这个阶段的话,你将获得启示进而获得真正属于你的亲密关系。

      让咱们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来看,首先是月晕的阶段。人为什么要谈恋爱呢?其实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来自于你内心的需求。很多人不愿意承认有一种东西叫做真爱。实际上真爱是来自于对童年没有被满足的需求的追求。人们在童年的时候始终追求的两样东西,第一个叫做归属感,第二个叫做确认自己的重要性。

        如果一个孩子在童年的时候,没有得到来自父母的足够的归属感,以及确定他是一个对整个家庭非常特殊、非常重要的角色的话。他就会在一生当中不断地去寻找谁能够给他带来这样的感觉。所以当他发现了一个能够满足他这种感受的人的时候,最有意思的一件事发生了,就是你想吸引什么样的人,你就要假装自己拥有这方面的特质。

      比如说你想找一个自信的人作为伴侣,那么你就会认为一个自信的人是不会喜欢一个特别自卑的人。所以你在这个自信的人面前,就会尽量地去表现出自己自信的这一面。因此在谈恋爱的阶段,我们经常会用很多幻象来吸引到我们最想要的那个人。你越追求的东西,就越是你自己需要努力假扮拥有的东西,因为我们假装自己具备这些东西。

      实际上,内心当中对这个东西的拥有是不足的。在这个过程当中,你以为你找到了那个人,你觉得他真的对我好好,但你不要忘记了。他也在努力地寻找弥补他缺陷的那个人。所以双方都不是为了简单爱一个人去谈恋爱的,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满足自己在某方面的这种缺陷而去寻找对象。

      这时候我们发现大量的情侣会用明说或者暗示的方法来改造自己的对象。明说很简单,就是直接告诉对方说你应该怎么样或者是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不满。例如脸上的表情非常难看。暗示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手法,比如说不说话、说挺好的、这一切都没什么,但是我没有什么兴奋的感觉等等。暗示会用各种各样的手法来让对方不舒服。暗示手法中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如果你真的爱我,你就会怎么样。

      在书中有一段讲话提到在两个人刚开始谈恋爱的时候,期望就是通往地狱之路。因为期望会把接受和让人自由等充满爱意的感觉挡在门外。如果我不能接受别人现在的样子或者不让他们自由地走自己的路,那么我就不是真的爱他们。我只是想从他们身上得到满足,与他们建立亲密关系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爱,而是为了满足我们小小的自私需求。


就像我们刚刚说的,期望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内心的需求得到满足。在这个时候,就会发生两件事。第一件是我们感到内心缺乏爱,在缺乏爱的前提下你才会期望。如果我们需要某样东西,一定是因为我们自身没有。这时候我们就会特别地需要。第二件是如果没有某个人来满足我们的需求的话,比如说我们的父母,我们就会觉得这个世界没有爱。我们希望从妻子、从丈夫身上得到爱的观念,如果没有,只会让我从前的想法变得更牢不可破,认为没有人爱我,这个世界没有爱,世界上的人都没有爱。


这就是我们从月晕的阶段开始逐渐地感受到的那么一点点的不满足。事实上就是我们并不需要我们自认为需要的东西,需求是我们忘记了自己的心早已经拥有一切的时候,才会有的错误想法。

      比如说你的父母在小时候总是忽略你或者你的父母总是揍你,这都会给你带来很大的伤痛。作为一个小孩子来讲,他会觉得说我受伤了,我的父母不爱我,这是一个错误的解读。你想想你也有可能做父母,你做父母的时候,你也可能会对你的孩子发脾气,你也可能会揍你的孩子。那么你真的不爱他们吗?不是,你心中非常爱他们。但是你当时能够找到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这个,你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法。

      所以你只好用暴力的语言跟他说话,你忽略他,你故意冷淡他,实际上他只要出任何事。你都会特别得揪心、特别得痛苦、特别得紧张。所以这个海灵格用的方法是说我要想办法让你回到早年间你童年时候那种感受,然后从内心当中去感谢你的父母,只有感谢才能够换回来爱。

        那为什么你要感谢你的父母呢?感谢就意味着你心中的爱是本自具足的,这就是这本书和佛法之间的关系。《亲密关系》里面讲,我们每个人本来并不缺少这些爱。所以当你能够感受到自己并不缺少这些爱,你是一个有能力追求幸福的、独立的个体,你不需要从你的配偶那边获得一些关注、获得一些特殊的照顾。这样你才能够得到内心的安慰,变得特别强大。

      这就是佛祖所讲的叫做本自具足,这些东西本来就是有的。那么如果你找到了这种感觉,你就能够在亲密关系当中学会放手,学会放手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不从对方身上有着极高的期望。因为你要知道双方都是有期望的人,双方结婚,在没有明白这些道理之前,两个人结婚都是从对方身上,希望获得一些能够弥补自己童年伤痛的东西。

      一个人如果学会了放手是什么样的感觉?他说怎样才能知道你是不是真的放手了呢,看看你的伴侣就会明白,如果你感到爱在你们之间交流,你就知道你已经做到了。如果你没有感到轻松,那么你可能还没有完全放手或者如果你真的已经放手了,却发现在第一个期望的背后,还有另一项更强的期望等着浮现。那么不论你的情形是哪一种,请重复做放手的练习。

      如果你真的能够放下你对配偶的期望,那么这段婚姻生活就很有可能会从月晕阶段一步踏入亲密关系当中。

      我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就经常地去体会我和我的爱人之间有没有这种爱的流动的感觉。我有时候会刻意地坐在那儿感受一下,还蛮好的。当你放下了特别多的期望,说你为什么不怎么样,你为什么要这样对我,如果你爱我的话,你就怎么样。你看这些句式只要一出来,你就会发现我们对对方的期望越来越高。你对他的期望越来越高,你就特别想改造他。你越想改造他,你就越会发现这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任务,而且是错误的选择。

      从月晕阶段,人们因为需求找到了对象。然后进入到第二个阶段,开始幻灭。幻灭是什么?比如说我们小时候总以为齐天大圣是真的,我们总以为说孙悟空,有这么一个孙悟空,有一个猪八戒。然后等你长到十几岁的时候,你突然发现孙悟空和猪八戒好像是人扮的,那种感觉就叫做幻灭。

      幻灭不是一个坏事。为什么?幻灭是一个礼物,是让我们不再被错觉所迷惑的礼物。我们总以为有这么一个人,我就一定会幸福。王子跟公主从此美好地生活在一起了,这是一个错觉。如果你秉持这个错觉一直生活下去的话,你可能就会像好莱坞的明星那样离20多次婚。因为你永远都在找那个能给你带来特别美好的人生的那个人,所以一辈子都可能找不到想要的那个对象。

      所以这是一个礼物,这个礼物能够让我们从从外寻求快乐的错误当中解脱出来,就是我们不再向外追求,一定是让自己的内心本自富足,让内心逐渐地变得更加的完善强大。这时候在这种婚姻关系当中,你才能够更多地找到爱的流动的感觉。

      那么在幻灭的过程当中,人们的4种偏差行为会逐渐出现。这4种偏差行为其实也是来自于我们讲过的《正面管教》这本书。你就发现孩子的阶段和成年人的阶段是多么接近。在这本书里边引用了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说如果一个孩子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没有得到爱,没有觉得自己是独特的,他会有4种偏差行为。这4种偏差行为是什么呢?我们在那本书里面讲过,第一个是引起注意。他总是要做一些事,说来你看我,你得注意我,得观察我。所以小孩子就会不断地捣乱,那个恋人就会发脾气,就会摔东西,这是引起注意。

    然后第二个是权力斗争,就是小孩子的做法就是你让我做我偏不做,这事我要用我的方法做,就不听你的,跟对方对着干。两个人甚至会为了一些特别莫名其妙的事吵架。

    所以这个权力斗争在家庭当中也会出现。

      第三种是报复心理。小孩子会报复,有人把小孩子惩罚把他放在书房里边关上门,让你冷静一会。等他进来之后,发现孩子拿一把刀把书房的沙发全部划成一条一条的,这就是报复。作为大人来讲,我们很多夫妻之间说你让我生气,好,我去买个包,我花6万块我买一包报复对方。最后一种就是自我放逐,自我放逐就是我这辈子就这样,我也不管、我也不去说你了,因为谁也改变不了谁。他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失败的,都是没有价值的。

      而这4种偏差行为,都会出现在我们的婚姻的幻灭阶段,比如说从吸引注意力这一点来讲,最核心的就是经常地争吵。比如说你忘记了我的生日,你没有给我送礼物。然后为什么今天你跟我约会迟到了,这都是叫作吸引注意力的表现。

      人们为什么在家庭里边要不断地吵架?这里边有一个非常深刻的揭示就是因为当你发现对方忽略了你的某一种感情的时候,你会立刻引起自己童年时候的伤痛,就是我在早年间我的潜意识里边是受过这样的伤害。你知道孩子有一个特别大的特征,就是孩子看起来适应能力很强,比如说你把一个孩子叫来骂了一顿。骂完一顿以后,这个孩子被你赶走的时候,去玩去吧,他就走了,你发现他很快就去玩去了,他真的玩得很开心,为什么?这是孩子的一种自愈的方法。


我小时候有一次被我爸爸妈妈骂,然后他们说你走吧,我们不要你了,我就真的走了,我就沿着大马路我就走了。表面上看起来可能一点问题都没有,说这孩子怎么死皮赖脸呢,这孩子怎么脸皮这么厚呢,这孩子怎么一点都不害怕呢。实际上那个感觉就进入到了潜意识当中。孩子为了自我保护,在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什么关系,甚至他会去跟别的小朋友疯玩。但他内心当中,刚刚被父亲狠狠地骂过一顿,他的内心是极度地受到伤害。

      我也见过很多家长,对于孩子就是不停地辱骂,或者是唠叨、指责,那个孩子的反应就是完全听不到,然后该干什么干什么。这是孩子在自我逃避。而他的内心当中,这种伤痛已经进入到了潜意识。他觉得我会被家庭放逐、我在家庭当中无足轻重。

      为什么跟夫妻之间会爆发出来呢?你今天对我的这个行为让我的潜意识当中想到了我童年的生活,所以这时候他不愿意揭示自己童年的生活。他反倒愿意就这件小事来吵架,为什么?因为争吵要比承受心碎简单得多。没有人愿意在生活当中经常地去承受心碎。这种心碎的感觉翻江倒海地,把童年的那种伤痛拿出来看。那种感觉是非常糟糕的。我们宁愿用生气来解决。

      生气有几个好处呢?第一个好处,麻痹心中的痛。因为愤怒会给人带来力量感,就你会觉得这不是我的错,这是他的错,所以这时候你忽略了对自己内心的这个审视,你不需要面对自己心中曾经受过的伤害,第一个好处。第二个是让对方产生罪恶感从而控制对方,我生气是要给他压力,让他觉得非常的痛苦说不定他会改好。第三个就是生气会让自己感觉自己是对的,因为我们从小到大就在追求认同,小时候你没有得到这个认同,因为你没法反抗你的父母。而现在你可以跟你的配偶吵架,把你的愤怒表达出来,最起码自己觉得自己是对的。

      你们在家庭当中一定会遇到你会觉得你的配偶很奇怪,说他别的事都没问题,怎么就这个事不能碰,这个事一提就炸。那一定是因为他潜意识当中跟这个事相关的事引发了他潜意识当中的那种无价值感,或者是没有归属感的感受。

      而对方一旦在这件事上触发了跟他父母同样的模式的时候,他就会特别地伤心和难过。那么这个架应该怎么吵呢?这个架如果在这个事的层面上不断的去碰撞,你会发现最终的结果一定是伤心,一定是分手或者麻木。那么正确的方法是如果我们大家能够把我们内心的伤痛打开,你能够意识到你所有的不满都跟你童年所遭受的这些伤痛是有关系的话。这个吵架就会特别地有建设性。




这里讲到有一对夫妻,吵得差点离婚是为什么呢。为美国下一届的总统会是谁,为这样毫无边际的事吵架。而他们俩当中没有一个人会去投票,两个人都属于不爱投票的人,而且只有一个人有美国国籍就这么一个无稽的事,他们都会吵来吵去。我见过我们的生活当中,有很多人为了一双鞋子放在哪儿这样的问题吵架,你去看一下不就知道了吗?不,就为了证明谁记得对,两个人就要吵半天。


因为我们用吵架的方式来避免面对自己内心的伤痛,我希望这一段大家真的要认真地听进心里去,这是这本书里边最核心的原理部分的东西。如果能够把这个事听明白,你后边的事就简单得多了。


我们刚说了怒气的好处,那么在愤怒的时候,通常家庭里边有3种情况。第一种愤怒的表现是攻击,我就跟你吵了,我就骂你了。第二种叫情绪抽离,情绪抽离是很多男人经常用的方法,就是不说话,冷冷地用眼光盯着对方。然后甚至那个眼光当中含着怨毒。我都不能想象那样的镜头,而每个家里边都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镜头。那种冷冷的眼光是会让人心寒的,这种感觉叫情绪抽离。我突然从你的生活当中抽离出来。我只是一个观察者,你说什么对我都无动于衷,这也是愤怒的表现。



愤怒的第三种表现就是被动攻击,什么叫被动攻击?女人用这个用的比较多,比如说你结婚纪念日回家晚了,然后你老婆在家里边一个人在那难过或者拿那个红酒在那喝,那这很沮丧。你说怎么了亲爱的出什么事了,没事。有什么事你跟我说,不要紧,没啥事,反正也没啥重要的。我这人也不重要,这个叫做被动攻击。


这3种方法是我们在婚姻当中最常用的回应愤怒的方法,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去面对愤怒呢?这时候这本书里的作者给了一个建议,最近的距离是面对那份伤痛。如果你能够直接去面对你内心当中最深层次的那个伤痛的话,是解决你们俩矛盾的最好的方法。


这里边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案例,夫妻两个人一个叫玛丽,一个叫约翰。玛丽和约翰为什么吵架呢?为了电费单吵架,这玛丽回到家说你看到电费单嘛,比上次多2000块钱。他们电费单是一个季度一个季度寄过来,说比上次多2000块钱。约翰说,我知道,因为咱们用电的时间变长,冬天用电时间长了。玛丽说2000块呀,这样下去我们就没有钱去度假了。约翰说我们当然可以去度假呀,只要我多加点班就没问题了,怎么玛丽,你还好吗?

      当两个人开始面对自己内心早年间的伤痛的时候,他们会共同帮对方来抚慰。而反过来如果每个人都回避自己的问题,认为这是自己的问题,自己和自己父母的问题,是早年间隐藏在潜意识当中的问题。你不去面对这个问题的话,你会觉得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都是针对你的,都是他故意跟你过不去,这就是吵架的逻辑。

      最好的方法是用爱来回应所有的伤痛,就是当你知道对方内心当中有这样的伤痛的时候,其实是能够激发你内心当中对对方更多的爱的。因为你要相信自己当年在找到他的时候这是缘分,这是你真的喜欢他,你曾经真的喜欢他,你才会有可能跟他在一起结婚,去调动自己早年间的那个回忆。把爱调动出来,用爱来回应对方心中的那个伤痛。

      而不是简单地指责,你应该怎么样。在婚姻当中吵架,你应该是最糟糕的一个词。我也犯过很多这样的错误,因为我读书多有很多的理论,所以我经常会用来剖析我的家人,然后告诉他们说从理论上讲,你们应该怎么样。这种话讲完以后,对方就会更加的生气。不要这样,只要用爱来抚慰他的伤口就好了。

        这是我们说几种偏差行为,就是从吸引注意力到权力斗争,还有报复。就是婚姻当中,也会存在很多报复的情况,就是我们可以反思一下我们有没有刻意的去伤害对方,做一些让对方心里不舒服的事。我记得很清楚,我听过我老婆说反正你让我心里不高兴,我就要让你更不高兴。这就是报复的手段,到最后当你发现无能为力的时候,你就有可能会进入第四个心理偏差,就是放弃。

      我觉得没用,好多家庭是为了孩子苦苦撑着,就是如果没有孩子的话,我们就离婚了,很多人是这样的论调。实际上这种论调对孩子没有任何好处,孩子如果生活在一个缺乏爱的家庭当中的话,他是能够感觉得到的,这个会给孩子带来特别大的压力。

        那么我们到第三个阶段也就是内省的阶段。事实上你面临着两条路可以选择,第一条是无止境的追逐需求,如果有必要就操纵他人,能拿什么就尽管拿,并在其他方法都失败的时候选择妥协,这就是我们刚刚所描述的从开始吸引注意力到权力争夺到报复。如果都无效的时候,我进入妥协,算了,我就混吧。

      第二条路是借由以下的方法来了解真正的自己,放弃期望,用沟通来达成让双方都满意的结果以及永远把自己与伴侣的快乐一并当作优先的选择。如果你能够做到说真的去把伴侣的需求跟自己的需求都当做是首要的考虑,这时候你发现你的婚姻在内省阶段能够有特别多的收获。

      第二个角色是迫害者角色,就是这个时候你的最大的感受是愤怒,如果你的内心当中出现了大量的愤怒,这时候你可能进入了迫害者的角色,这时候没有可怪的时候,你甚至会迫害自己,就这个迫害者角色,他要么就是迫害别人,要么就是冲别人不断的发脾气,给对方施加压力。

      当他发现没有人可怪,这事不怪别人,他就迫害自己。你们有没有见过有的人生起气来打自己的耳光,揪自己的头发,拿头撞墙,这就是他的那种迫害者角色在不断的膨胀,这时候他的愤怒控制了一切。

    第三种人叫做拯救者,这个拯救者就是他会想办法说那这事咱们怎么办。举一个例子说,比如你得了肩周炎,你觉得肩周好疼,觉得肩周疼的这个就是迫害者。然后你觉得怎么我这么倒霉,肯定是那个破工作把我害的,我恨我的老板,你的迫害者角色出现,然后你说我怎么看这病呢,我赶紧去找医生吧,我去针灸吧,我去贴膏药吧,这时候你的拯救者角色出现。


我们在婚姻生活当中,这3个角色是在不断的变化。而如果你处理不好你的婚姻的话,你很有可能会进入一个叫做受害者牢笼的墙壁当中。这个受害者牢笼里边,无论是迫害者受害者,他们的角色都是在不断转化的。而这个转化的过程都会给双方带来不断地痛苦,甚至有很多家庭夫妻双方已经基本达成一致了,比如说我做破坏者的时候,你扮演一会儿受害者,当然这都是默契,这不是商量好的,没有写过协议。


他一发飙,对方软弱了,过了一会对方一发飙,自己软弱,然后甚至两个人都想扮演拯救者的时候,也会给别人带来问题。他们可能会去对孩子过度的关注,总是以拯救者的形象出现在孩子面前。你没发现很多家庭里边夫妻之间的事都已经完全不重要了,两个人天天就盯着孩子,说你可不能怎么样,我跟你妈已经这样了,所以你一定要怎么样。


当你们俩都做拯救者的角色的时候,孩子可能会成为迫害者。那么我们怎么才能走出受害者牢笼呢?我们需要用内省的方法,在内省的过程当中,你能发现婚姻中很多痛苦的模式,第一种就是左右为难的监牢。就是有一个女士说她想离婚,因为丈夫有了外遇,她想离婚,那朋友劝她说你就离婚,她说不能离,没有经济收入。


我如果离了婚的话,生活就变得很糟糕,那你就凑合过,也不能凑合过,我现在很生气,因为他现在有别人,左右为难。当一个人处在左右为难的这个境界的时候,你会发现他走不出这个牢笼。


那么这时候作者的建议是你要跟随真理,什么是跟随真理?就是你静下来好好的想一想自己的内心到底需要的是什么,有可能你真的离婚了,离婚了也可能没有你想的那么糟,你也可能会分到一些财产,你也可能会自力更生,慢慢地学会自己养家糊口。


《北京遇上西雅图》汤唯最后选择了离婚,她拥有了那个渴盼已久的家,但是她选择了离婚之后,她觉得自己的潜能被调动出来了,这就是一个跟随真理抉择的过程。千万不要被外在的需求所困扰,这是第一个牢笼,左右为难的监牢。


第二个就是对家庭的死忠,就是有很多人在婚姻当中出现大量的问题,是因为对自己的原生家庭的死忠现象,比如说家族性的愤怒。爸爸从小在家里的形象就是发脾气,爸爸喜欢大喊大叫,因为爸爸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爸爸只是一个农民,他喜欢发脾气这个情有可原。儿子读过大学,已经是受高等教育的人了,但是一遇到关键时候,他还是回到他爸爸的老路上去,这个其实是一种行为上对家庭死忠的现象。


还有人会做任何事唯一的指标是家里的要求,我们有员工就是在这个城里边干得挺好的,在北京上海这样大城市干的挺好的,突然间说要回去。我说你干挺好的干嘛回去呢?我家里人非要让我去考公务员,我说你喜欢考公务员吗?不喜欢考公务员。但是为啥回去呢?家里面要的,不让我回去就不行。


这是对家庭的死忠,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家里边要什么就什么。还有人不结婚都是因为家里边要求,他必须跟谁谁结婚,就有的家里边真的管太多,把这个人牢牢控制在这个家族的周边,因为你对你的原生家庭的死忠也会导致你跟你的配偶之间产生大量的矛盾。


我就见过很多朋友跟我讲说,如果我的老婆跟我家里人发生矛盾的话,我一定会站在我家里人这一边,无论是父母还是哥哥姐姐,他认为都比老婆要重要。用这种想法,你就发现你永远摆脱不了你原生家庭的这种困扰,而且所有原生家庭当中的坏习惯都会一步一步地遗传到你的身上,这是第二个陷阱叫做被家庭死忠。


第三个是牺牲心态,这个牺牲心态特别常见。同样在厨房里边洗碗的两个人,你一眼看过去就知道谁是牺牲者。另外一个人是开开心心地在给大家洗碗,为什么?他觉得洗碗是一种享受,他觉得洗碗是为这个家庭,我爱这些人,所以为他们洗碗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而那个牺牲者的感觉是说,唉呀,怎么这么多的碗。那你让他别洗,他不行,必须得我来洗,尤其是家里边的那种就是我们说最劳苦功高的人,同样是为整个家庭在奉献,操劳了一辈子的妈妈会有截然不同的感受。


有的妈妈会看到一家孩子吃饭,会觉得心满意足特别地开心。而有的妈妈一看到这一家,是先皱眉头说这得做多少饭,觉得好烦。当一个人有着特别强烈的牺牲者心态的时候,你放心,他的身边会一定出现一个放纵者。


牺牲者会培养放纵者,就是当你是完全牺牲者心态在做家庭的各种各样的事情的时候,就一定有一个人心安理得的认为这一切都是应得,至于这两个人谁塑造了谁,不一定,不知道是先有放纵者才有牺牲者,还是先有牺牲者后有放纵者。


但是你要知道,如果你在家庭当中,并不享受为这个家庭服务,你并不觉得为自己老公做一些事,为孩子做一些事儿,为朋友们做一些事是开心的话,你进入了牺牲者心态。你就会视一切为负担,这是另外一个特别痛苦的家庭的模式。


还有就是依附心态,依附心态就是有时候是男的依附女的,有时候女的依附男的。就是觉得没有他我就不行,没有他我活不了,甚至有的是家长依附孩子,就是一切委曲求全,一切东西都是我怎么样委屈都没关系,只要我让他开心。


我那天听到我一个朋友跟我讲,他们家里的亲戚的孩子都已经大学毕业了,好不容易送到大学毕业,大学毕业以后家里边替他安排了工作,当然是那种国企事业单位安排了工作,安排了工作以后老爸老妈也没什么钱,把所有老家的钱拿出来在大城市里边给他买了一套房子,二线城市买了一套房子。你看有房子孩子说不行,我想买个车怎么办,老爸不开车,老爸把车开过去大老远的几百公里开过去,放在那给你了。老爸变的没房没车,然后回家去过。小两口在城里边有房有车这么过着,过着过着小两口说辞职了,不干了。


为什么?工作觉得没意思,休息,就在家里边请长期病假,什么也不愿意干。你让他创业 不愿意创业,我就喜欢这样。看到放纵者了吗?就是当他是放纵者的时候,而这父母又愿意做牺牲者或者父母对孩子是有着强烈的依附关系,他会觉得说我的一切都在他们身上,所以我没有我的生活,我的生活不重要。我的重要的就是让他们过上好的生活就可以了。


这种依附的关系对双方都是极大的伤害,你以为那孩子过得开心吗?那个孩子对自己的满意度会极差,他也会觉得非常的痛苦,只是他在外在的行为上,他已经被依附惯了或者他依附别人,情感上被父母依附,物质上我依附父母,这事他已经习惯了没法改了。但是他内心当中是评价很低,他跟他的老婆关系也不会特别好,这是一定的,所以依附者现象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还有一种就是投射。投射是什么意思?就是当我们在批评别人的时候,你经常会发现自己说的那些特质都是你自己最具备的特质,这是投射。我们对别人最不满意的地方可能恰恰是我们需求最旺盛的地方,就是我们对自己也同样不满意的地方,我们才会大力地去批评别人,所以我们对整个世界的不满甚至都是我们内心投射的一种表现,简单点讲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可能也是这个道理1000个观众当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也是这个道理。因为我们把自己内心当中的不满足感、缺乏这种需求投射在了外人的身上,所以看起来是你对配偶不满,其实不是,是你对你自己不满。还有就是家庭当中的竞争关系,典型的例子就是整天问孩子说你更爱谁,你爱爸爸还是爱妈妈,你佩服爸爸还是佩服妈妈,你觉得爸爸这点好还是妈妈这点好,甚至会为此生气,有的夫妻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竞争关系。


觉得孩子好像更喜欢对方,内心就不舒服,觉得对方的事业发展得比自己更快,内心也会不舒服。他们俩之间是竞争,他们并不是互相以对方为荣,互相感同身受地随喜对方的成就或者是孩子更爱对方,自己也会觉得很开心,因为我们一家人的爱是在不断增加的等等,所以竞争关系也会成为一个牢笼。


最后一个就是死亡的诱惑。什么叫死亡的诱惑?很多人觉得死可能还更简单一点,有大量的婚姻关系走到最后,其中的一方都会陷入绝望,都会觉得说这辈子就毁在这个人手上,然后破罐子破摔了。那么怎么样去穿墙,这么多的墙耸立在我们的周围,怎么样去穿墙?我们这里边有一个穿墙的原则,第一个就是要解决问题,必须先跳脱问题的框架,还记得我们前面讲约翰和玛丽吗?如果他们俩在原来的这个问题的框架内讨论是不可能有进展的,你必须得突破自己的认知,你先得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儿,学会了这套心理学的框架,换了你生活中的一个物质的框架。


第二个是你要知道所有的问题,其实都是经过伪装的礼物和宝贵经验,就是当你解决了这么一个问题,不是解决了这么一个洗碗的问题或者电费单的问题,你真的解决了你们内心当中的那个匮乏的问题或者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这个问题的时候,你的人生会再上一个台阶,你获得了一套新的礼物和宝贵的经验。


第三个原则就是你所看到的每件事都是你内心世界的投射。


第四个每个人都有能力为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事百分之百负责,这句话很多人很难接受,说明明就是他把我搞成这个样子的,为什么让我百分之百的负责,那么又是谁找了他呢,又是谁跟他互动的?


所以如果你知道婚姻生活是你一个人的事情,是你一个人面对自己的内心,调整自己的状态,了解自己内心的这个缺口就能够去解决的问题的时候,你就能够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百分之百的负责,不要去怪罪别人,怪罪别人没有用。


然后第五个就是自由并非来自答案而来自问题,就是能够问出一个好的问题,能够发现我们俩当中到底是什么问题找到这个问题,我们就更加接近自由。


然后第六个就是没有什么问题是大到爱都无法解决的,就是一切的东西只要你用爱来对待,用爱的方法来解决它,就一定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如果你能够用捷径,我们说在内省的过程当中,什么时候是穿墙最重要的捷径?就是当你意识到所有的这些原则,你都接受都承认的时候,爱能够带来启发。


这里有一段话让我们感受到什么叫做真正的付出、真正的爱,他说真心诚意的付出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体验,你不会觉得心力交瘁,也不会因为得不到感激而愤愤不平。当然也不是为了偿还罪恶感才付出的,这样的付出是完全不求回报的,你是听从自己的心在做事。因为你知道这样的付出对每个人都好,要记得所谓的每个人包括了你自己。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有人讲,说我这一生最好的时光都给你了,但是我得到了什么,什么都没有。当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就表示这个人已经因为不断地牺牲而濒临崩溃的边缘,要不然就是准备一走了之。


而不幸的是什么,这个人所付出的其实并不是最好的,因为他不是一个无条件的付出。回到这儿,你就会发现我们在所有讲述的过程当中,都最常提到的一个词叫做无条件的爱。在家里边穿破这些墙壁最有效的方法是无条件的爱。


你没有附加任何条件,你不想改造对方,你没有对对方抱有极高的期望,他快乐,你也快乐,因为你的一切东西是靠自己的,是本自具足的,这时候两个人内才会有爱的产生流动。为什么呢?


这个原理说得有点唯心,他说两个人之间是不会产生空洞的,就是两个人之间所有的情绪和感觉是不会有空洞的,而原来这个空洞被谁弥补?是被那些不满足感弥补。你觉得我缺少这个我缺少这个,当你把这些东西拿走了以后,当你没有了这些不满足感,没有了这么多期望的时候,拿走了以后,这些空洞就会被爱来填补。


这个说的有点诗意,但是我不知道有没有科学原理,但你会发现克里斯多福·孟在写这个《亲密关系》的时候,所用到的这个无条件的爱的感受或者从真理出发,沿着真理的路径跟从你的心去做决定、这些说法,跟我们讲王阳明的致良知,其实是一回事。


你做任何一个事儿,你不需要被外在的这些诱惑所主导,你也不需要权衡得失来做这件事情,而是跟从我的内心的真理。王阳明说只要你致良知的,你知道这个事做是对,还是不对,你这样是不是爱。那么,如果你能够找到这种用爱来解决所有的这些牢笼的问题的捷径的时候,那么你就能够走到婚姻的第四个阶段叫做启示。


启示是一个特别神秘的东西,就是有时候它会突然之间出现,就好像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就觉得突然之间有那种爱意流动的一种感觉,就是你获得了启示。这本书里边没有给我们一个必然的获得启示的路径,说你怎么做就一定能够获得启示,但是他说如果你能够打开你的心愿意去接受这种感觉的话,它说不定哪天就突然跳出来。


所以这里边有一句话讲得特别好,他说如果你想尽快到达一个地方,那么最快的方式就是你已经在那里了,这话像不像我们佛教讲的叫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看起来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方向和目标。但是孔夫子讲“吾欲仁,斯仁至矣”,我如果想达到仁的那个境界,仁立刻就到了,所以用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怎么用呢?


这个作者有一个尝试特别好,他有一天跟老婆吵架,吵得特别厉害,然后昏天黑地的双方都不说话,各坐一个屋,然后在那一刻他突然有一种想法,他说如果我现在是爱她的是什么感觉呢?就是他突然之间就把刚刚生气的那个事儿放在一边,他就想假如我现在是爱她的,那么我应该做什么?


他又去调动内心当中那个特别爱的那个感受,然后在想如果我是爱她的话,她特别喜欢吃我做的饭,立刻就去做饭,然后给他老婆做了他最拿手的那几道菜;如果我是爱她的话,他应该希望我来拥抱她,然后向他老婆拥抱,表示道歉,说了很多这个贴心的话,他老婆一扭头就好了,觉得好开心,对方突然之间一抹脸好了,这种感受就是获得了启发的感受。


这个作者说年轻时候学化学,氨气的那个分子方程式是NH3,是3个氢原子加一个氮原子在中间,这3个氢原子是紧密地包裹着3个氮原子,这3个氮元子根本没法离开这3个氢原子的包裹,但是他们会发现有时候这个氮原子会莫名其妙地跑到了氢原子外边,他们的老师也没法解释,说为什么这个氮原子会突然间跑到了氢原子的外边。


从物理上讲,原子卡着它出不来,后来他们就沿着这个思路说有没有存在一个量子隧道。这个量子隧道就意味着这个东西不需要通过物理的路径,它能够一步到达,就好像宇宙当中的虫洞一样,从这个点到那个点看起来遥不可及。但是宇宙一折叠,这个宇宙折叠了明白嘛,这个点到这个点很远很远,你看起来永远都到不了。但是一旦它折叠起来直接就过去了,这个叫量子隧道。


他说如果在婚姻当中,我们能够找到这个量子隧道的话,我们就能够一步之间走到爱的当中,就好像我们曾经在很多书里讲过的爱是一个动词,什么叫爱是一个动词?你假定自己此刻是爱她的,那么你会怎么做?这时候是化解矛盾,我认为最有效的一个方法。


他倡导大家修炼灵魂关系,根本不用去寺庙里边,根本不用坐在深山里边,去参加禅修班花很多钱。能够帮你修炼你的灵魂的最好的地方是你们家的沙发、是你们家的卧室、你们家的厨房。这些地方本来就已经可以帮你修炼你的灵魂关系。


我在这本书里边还学会了一个特别棒的词,就是允许。为什么允许这个词很重要,这个词是谁说的呢?是精神导师马哈拉吉,他在年轻的时候,有人问他说英文当中最重要的字是什么,他回答说,允许,就是let。大家听过披头士那首歌叫《let it be》,我允许。


那么在说这个话的时候,他一定是早已经突破了亲密关系的墙壁,体验过墙外的生活,因为灵魂关系的关键就是允许。当然,这不是要你整天呆坐着无所事事,而是要让你明白你所做的事应该是听从你的心的指导而做的事情。


如果你能够明白允许的道理,那么你所做的事就是出自灵感、创造性的想法以及启示。这个允许可以翻译成多种各样的语言,比如说佛教里边有一个法门叫随他去法门,这是家业修的这个法门,什么叫随他去?就是发生任何事,好烦,然后内心就念一句咒语随他去,这个随他去事实上就是一种允许的状态。


孔夫子的状态是不是允许呢,孔夫子说无可无不可,这难道不是允许吗?孔夫子说尽人事而听天命,这难道不是允许吗嘛,他说不信命无以为君子,这也是允许。

      那你说允许是不是不干事呢?不是,允许是好好地干事,因为在你不允许的状态之下,你的内心当中非常的乱,你每天想好好干事你也做不到,你烦躁,总觉得患得患失,所以你做事不纯净。而如果你能够放下对结果的控制欲,把它的得失放在一边,你安安心心的把每一件事做到好,这才叫尽人事,接下来用听天命来做到允许。

    因为到了我们这个年纪,你发现老人年纪都变得越来越大,那担忧的事自然就会增加。这时候我就说了一个词,我说允许。我不知道为什么她也没让我解释,她就说,嗯对,就这个词就这么大力

  《次第花开》里讲过焦虑是来自于对无常的抗拒。如果你总是抗拒一切事情的发生,无常就是各种各样的事情发生都叫无常,你抗拒它,你就会觉得很焦虑。如果你在生活中能够有了允许的态度,你会发现你就能够依据你灵魂的本质去做事。

      这4个阶段剖析下来,我相信大家现在对于婚姻生活有了一个更深入的了解。我们知道在婚姻的过程当中,我们是为了弥补我们的需求不足才去找对象。所以我们会发现我们给的对象特别大的压力和负担。改造他又是那么困难的一件事情,这就是吵架的最根本原因。

      累积上失望、累积上斗争、累积上报复,这个婚姻就会变得像一个牢笼一样。而实际上你如果能够真的认识到解决这一切问题的根本根源在于你自己的内心。如果你在你的内心当中,能够感谢你的父母、能够回到童年去接受到他们对你的爱,只不过他们那时候不会。你现在如果能够接受他们对你的爱,你发现你的那个需求是不用从对方身上找的。

    两个相爱的人在地球上创造了一座伊甸园并开启了天堂之门。经验说,这是不可能的,爱说,事无好坏,诠释在人;骄傲说,这太可笑了,爱说,事无好坏,诠释在人;谨慎说,这太冒失了,爱说,事无好坏,诠释在人;理性说,这不合理,爱说,事无好坏,诠释在人;迷信说,这会带来霉运,爱说,事无好坏,诠释在人;远见说,这没有希望,爱说,事无好坏,诠释在人。

      当你说话时,要让你的话语发自于爱;当你沉默时,要让你的沉默发自于爱;当你骂人时,要让你的责骂发自于爱;当你与你的伴侣相互保护时,你们彼此的保护也应该发自于爱。让爱在你的生命里生根,美好的事就会发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185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45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684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64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8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74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25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61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17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45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94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51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88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7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27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80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