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因为诵读《传习录》中卷《夫拔本塞源论》,读了三四遍总也读不好,在诵读之前我还听了两遍视频。知道自己是理解不透彻所以读不好,因为听了两遍视频里慷慨的朗读,虽然不很懂,依然能感受到圣贤的那种胸怀天下的心胸,所以就更想读,也更想懂,就手抄了一遍。
文字有点多,自己手抄的时候一边读出声,一边手写,写好之后又听一遍视频,不懂的地方就不知道如何断句,自己做了一下标记只一遍,就清晰了。
读的时候再也没有感觉到别扭拗口,读顺了,理解也通透了。这应该就是所谓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吧!
经典真的是读的越熟练,理解的越宽广;理解的宽广,读起来越有深意,情感起伏,抑扬顿挫自然就出来了。
真的很喜欢这段文字:
不明于天下,则天下之学圣人者,将日繁日难,斯人伦于禽兽、夷狄,而犹自以为圣人之学。吾之说虽或暂明于一时,终将冻解于西而冰坚于东,雾释于前而云滃于后,呶呶焉危困以死,而卒无救于天下之分毫也已。
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
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有长于礼乐、长于政教、长于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
此圣人之学所以至易至简,易知易从,学易能而才易成者,正以大端惟在复心体之同然,而知识技能非所与论也。
三代之衰,王道熄而霸术焻;孔孟既没,圣学晦而邪说横。教者不复以此为教,而学者不复以此为学。霸者之徒,窃取先王之近似者,假之于外以内济其私己之欲,天下靡然而宗之,圣人之道遂以芜塞。
于是乎有训诂之学,而传之以为名;有记诵之学,而言之以为博;有词章之学,而侈之以为丽。若是者纷纷籍籍,群起角立于天下,又不知其几家。万径千蹊,莫知所适。世之学者如入百戏之场,欢谑跳踉、骋奇斗巧、献笑争妍者,四面而竞出,前瞻后盼,应接不遑,而耳目眩瞀,精神恍惑,日夜遨游淹息其间,如病狂丧心之人,莫自知其家业之所归。
圣人之学日远日晦,而功利之习愈趋愈下。
盖至于今,功利之毒沦浃于人之心髓,而习以成性也几千年矣。
呜呼!以若是之积染,以若是之心志,而又讲之以若是之学术,宜其闻吾圣人之教,而视之以为赘疣枘凿。则其以良知为未足,而谓圣人之学为无所用,亦其势有所必至矣!呜呼!士生斯世,而尚何以求圣人之学乎!尚何以论圣人之学乎!士生斯世,而欲以为学者,不亦劳苦而繁难乎!不亦拘滞而险艰乎!呜呼,可悲也已!
所幸天理之在人心,终有所不可泯,而良知之明,万古一日。则其闻吾拔本塞源之论,必有恻然而悲,戚然而痛,愤然而起,沛然若决江河,而有所不可御者矣。非夫豪杰之士,无所待而兴起者,吾谁与望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