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甜心,甜滋滋,甜言蜜语。以甜字开头的词语都是美好的。人类生性嗜甜的事实,深深地镶嵌在我们的语言解构里。糖分,不仅给予身体能量,还能在我们脑海里激起一系列积极的化学反应,瞬间补给欢乐和满足。世间有极少的事物能带给我们如此大的麻醉效力,烟酒是一个,大麻是另一个。然而,因为糖渗透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里,它依然摆着一副毫无威胁的纯真模样。
二零一三年,我在纽约第一次品尝美式芝士蛋糕。烘培店的橱窗里摆满了诱惑的造型,每一块蛋糕都切得这么细致,闪耀着芝士金黄通透的色泽。我用叉子慢慢地扎进蛋糕的一角,浓厚的质感缠在叉子上拔不下来。第一口下去,我惊呼,好甜啊! 那样浓郁鲜明的甜如同一个狠狠的拳头打来,让人逃脱不掉。浓缩的糖分从我的舌尖瞬时爬上大脑,把我所有的脑细胞叫醒,我瞬时感到无比振奋。第二口,第三口下去,我突然感到一阵甜腻,再也吃不动了。而这一块满载糖分的芝士蛋糕,是美国人心中屹立不倒的美食标杆。我几乎不认识一个听到芝士蛋糕能忍住不垂涎三尺的美国人。
东亚有句话,“一白遮三丑”,肤白的女孩不会丑。而在许多西方社会里,一甜遮百味,此话是一点不假。任何粗菜,任何索然无味的原材料,只要掺入了足够的糖,就能变得美味。十八世纪的英国人,在殖民下的加勒比地区和印度发现了糖后,将其投入量化生产,让糖这一本来珍贵稀有的香料变成家家户户都买得起的商品。工业革命后,原本的农民开始在工厂上班。茶叶从东方传入英国,当地工人为了省钱省时,发明了用热茶加糖来应付午餐的方法。贫穷的工人在热腾腾的甜茶里找到一丝抚慰,茶的温热融合糖的甜腻,给他们带来短暂的饱腹感。同时,家庭主妇也变成了领时薪的工人,不再有时间为孩子烹饪一日三餐,只好买来一袋袋的白糖让孩子涂在面包上吃。而更有营养的黄油虽然也更可口,但白糖显然更便宜,所以更省钱。就这样,十八世纪末的英国俨然成为了无糖不欢的社会,开启了甜食在西方所向披靡的时代。
若嗜糖是人类的本性,那么今天,美利坚一定是此症的重灾区。枫糖浆,可乐,甜甜圈,和沙拉酱,美式饮食的方方面面无不渗透着泛滥成灾的糖分。甜食,深入到这个国家的文化里,是这个嗜糖社会表达爱的方式,是温暖和传统的象征。如同当年工业革命下往热茶里加糖的英国工人一样,今天的美国也在往食物里不停加糖,暂时地麻痹饥饿的感官。不止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就算是初来乍到的外国人,也很难逃脱高糖的美式饮食,慢慢习惯这股弥漫在空气里的甜味。最后,他们发现自己也无法回到自己原本的饮食了。糖,是一个常被忽略的成瘾。
在这里,我要讲三个甜食爱好者的故事。这三个故事的主角互不相识,没有任何社会交集。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嗜糖。
日本女友
我认识一个法国男人,是一个专栏作家,喜欢哲学思辨。每天早餐,他喜欢在华夫饼上挤上好几圈枫糖浆才下口。他和一个日本女孩交往一年之久。在我还没来得及询问原因的时候,他就开了话匣子。
“之前我听别人说日本重男轻女,所以女生特别听话顺从。但我想,这个日本女孩子既然选择来了美国,一定是偏向于西方价值观的独立女性。结果,我错了。”
法国男人在一次聚会上认识了这个日本女生,开始向她邀约。相处的初期,日本女生的似水柔情马上俘虏了他。在每个用餐场合,这位女生都帮他斟茶倒水,还必须为在场的所有人服务上菜,不让他有任何帮忙的机会。她总说,“这是我的分内之事,请一定让我来。”在任何讨论中,这位女生都把他的感受放在第一位,只顾卖力地点头,并称赞他的聪明才智。他说,“我们没有任何争执。因为无论说什么,我总是对的那一个。她只会点头。这是第一次在我人生中,我连我女朋友喜欢什么都不知道。”
让他惶恐的是,这位女生的甜蜜笑脸背后藏的是真心还是伪善。她从不发脾气,也从不提起以往的情史,每当他问起相近的话题,她总笑着说,“亲爱的,那都不重要了。反正,你是最英俊,最聪明的那个。”话虽好听,但法国男人总觉得沟通隔着一层厚厚的屏障。最要紧的,是连出门吃一顿饭,两个人都不能开怀。
这位日本女生习惯性地给男朋友夹菜,把最后一块肉留给他。他说,你夹走吧。她说,不亲爱的,这是留给你的,你来吃。他坚持夹给她,她也执意地回绝,来回扭扭捏捏五分钟后他才好歹把肉吃完。他说,“一开始,我觉得身边有个一直点头的漂亮女孩子就够了。她对我温柔体贴,人也年轻。夫复何求?”
后来,骨子里习惯了平等人格的法国男人变得不耐烦。他无法和她进行任何有深度的谈话,因为她只会点头。他无法和她做灵魂上的交流,因为她总是压低嗓音,降低自身威胁性的同时磨灭了自己的个性。很快地,法国男人和日本女生提出了分手。这块甜到发腻的蛋糕,他吃腻了。
手工日历
我的室友是一个金发碧眼的美国人,在民风淳朴的北方农村长大。和大多数美国女孩子一样,她看到糖霜满溢的蛋糕会眼冒金星。马上,她要远赴伦敦进修硕士。所有人都以为,她会放弃那个一直在地下厨房打工,没有前途的男朋友。在一起的两三年里,她对他无微不至,风雨无阻地开车接他上下班。他在大学期间中途辍学,没有什么志向,只是在一家地下吧台炸薯条。而在金发女孩眼里,她看到的是一个未来的大厨师,一个模糊的未来世界的他。
两三年来,有无数的机会能让她远走高飞,但她都选择了留下。她以为她是被爱的,因为她相信他的口头承诺。金发女孩为男朋友亲手织毛线,冬天织绣球围巾和保暖帽子,夏天织茶杯垫和沙发毯。去年冬天时,我亲眼见到金发女孩将用心血织成的毛线帽送给厨子男友,他勉强地看了一眼说,“我看这不适合我,还是你戴吧。”
临近分离,我问金发女孩的打算。她说,我在为他制作一个手工的日历本,为我们要分开一年的每一天都准备了小惊喜。在我瞪圆了眼睛的惊讶下,她翻开一个被蜡笔涂鸦过的本子,为我展示这个手工日历。她用美工笔和尺子画好十二个月的日历格子,在每一页都用蜡笔画满了她想象的团圆画面:一起坐着看电视,做饭,修烟囱。她想,每一天他翻开日历,都能翻开当日的纸窗,得到一个惊喜。从此,每一次我和她看电影或聊天,她的手都不曾停下涂画。三百六十五天的惊喜,她要一一准备。因为我们同住在一个公寓,她还对我千叮万嘱,不要提前向男朋友泄露秘密。
去伦敦的日子到了,她离开了公寓。在电话里,我向她询问男朋友的反应。她说,“我相信他是爱我的,我相信他很感动。”我一时哽咽,没有胆量告诉她,其实那本手工日历一直被抛在客厅里的沙发缝隙里,埋在他乱糟糟的衣服里。从她搬走那天起,一天,两天,那本耗尽了她一个夏天的功夫完成的手工日历本,他根本没有翻过。直到今天,那本日历还在爬满衣物的沙发里。
“别做梦了,”话到了嘴边,我又以为胆怯地不敢说出口。但我想,作为她的朋友,我有必要把这个梦叫醒。
外语客服
我和一个在大学期间教过我外语的教授吃饭。他在七十年代的意大利长大,吃过很多苦,从军后辗转欧洲多年才来到美国任教语言。他喜欢在咖啡里加无数勺白糖。他戏谑自己,“这是我来了美国后才有的习惯,牙齿被养甜了。”
作为大学教授,他开始大倒苦水。他说,在一个只有富有阶层才能上得起的私立大学教语言,实在是违背良心的一回事。“为什么呢?”我满脸写满了疑惑。
“因为,学生就是我们的顾客,我惹不起。”他回答。靠高昂学费运转的私立大学本身就是一个生意机构,学生是顾客,而顾客即是上帝。即使是在黑白分明,错是错,对是对的外语学科里,学校高层也明文要求,教授没有支出学生错误的权利。可笑的是,外语的世界里没有什么灰色的界线,一个句子说错了,一个单词没记住,是没有可商量余地的。
教授对我说,“学校的要求是,不能直接指出错误,要积极引导。所以我从来不对学生们说‘不’,只告诉他们,怎样说会更好。”他还说,在这个鼓吹乐观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在“你真棒”的鼓励下长大,听到了一个“不”字就会引起强烈的不安。最后,他苦涩地一笑说,“所以从外语系走出的毕业生里,百分之九十八的人连自我介绍都说不出口。”
后记
嗜糖成瘾,和吸毒酗酒相似,是一种难以抗拒的习惯。一旦我们的身体适应了补给高度糖分的无间隙供应,适应了甜味带来的满足感,我们就很难摆脱它的诱惑。糖分带来的甜味可以麻痹热茶的苦涩,麻痹蛋糕的平庸。好似那在纽约吃到的第一块芝士蛋糕一样,它绵软,甜腻,入口即化的同时也留不下深刻的味蕾印象。
在此之前,我所认识的甜一直活在果蔬里。我爱吃的甜,来源于园蔬和田间的美味。我嗜甜,夏天现摘荔枝里微带酸的鲜甜,菊花茶里微苦的回甘,和瓜果里自带的清甜。如今,我已经很少能接触这样的甜了,只是偶尔在市集上看到外皮被抛净到光鲜亮丽的一排排番茄,僵硬地失去了生命本性的甜。一时间,我发觉糖似乎无处不在,却无处可寻。
相关阅读:
Sweetness and Power: the place of sugar in modern history,Sidney W. Mintz
纪录片 “That Sugar Film (一部关于糖的电影)”, Damon Gameau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