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分享734+29天,2019年8月20日,张红
咨询师需要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当事人现在觉得困扰并且在意。咨询师会积极的倾听当事人的诉说,并选择能表示理解支持当事人的想法与痛苦的合适语言来予以回应。与此同时,咨询师也会尝试了解当事人对问题的主观诠释以及问题对当事人的影响等个人与问题之间的互动,包括问题出现的概况、频率、程度,以及当事人的感受、解释与期待,并持续以自然共情、一般化、重新建构、复述关键字、摘要等技术回应,你能展现出咨询师的理解、尊重与认可。亦即,咨询师会从问题描述的历程中不断累积对当事人的各方认识,特别是当事人在意的改变以及潜在的资源,并同时敏锐的建立唔谈中双方对晤谈内容的共同理解基础以及相互平等合作的咨询关系。
在初次晤谈之前的电话联络,秉承sfbt精神的咨询师也可能会开始邀请当事人注意从预约后到第一次晤谈前的任何进展――“唔谈前的改变”,在雾弹开场时询问当事人自发促成这些小进展的能力与方法,并予以大大肯定。或者,咨询师还会特别询问当事人曾经尝试如何处理问题,并欣赏能够有这些尝试的行动及其展现的背后知识与力量。这些常识期待能在当事人述说问题的同时,悄然开拓当事人优势观点的思路。
此外,咨询师在肯定当事人对问题有其深入剖析后,会好奇地询问,对当事人而言,“改变何以是一个问题?”如此再展现咨询师对当事人的欣赏的同时,也促使当事人更加厘清、确认所需的协助,而使唔谈的方向更为聚集于当事人真正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