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了搜豆瓣,发现一本评分9.4的书
想当年,上数学课的时候,因为叠纸狐狸,有几节溜号了,后面就听不懂了,导致每次有数学课的那天,我就不想去!这算不算不喜欢上学呢?带着疑问翻开了本书。
原来其实事实并不是这么简单,后面听不懂了,其实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原因,老师也有责任(内心受到了3两安慰)。
这本书题目看似是写给学生的,其实更应该是写给老师们的。
目的:帮助教师了解人的思考机制并据此更好地制定教学方案,学生了解思考的机制,可以更科学的学习。
本书没有从内心角度讲不爱上学,例如
1.因为老师体形很强壮,看见就害怕
2.学习压力大,掉头发,力不从心
3.三层教学楼没有窗户,读书的时候发型总乱等
而是从学生的认知角度来讲述
本书讲了大脑工作的9个原理。
9个原理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影响。有大量数据支持,而非个别研究。
9个原理可以指导教师设计课程流程,科学化教书。
我就挑四个原理来说一下,具体可以看原书:
一:孩子为什么不喜欢上学
二:题海战术有用吗
三:为什么孩子能记住电视剧里的细节,却记不住我教的知识
四:教师应该如何因材施教
一:孩子为什么不喜欢上学?
在上学过程中,学生想上学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体验到了解决问题的愉悦感。
假设:我在学校当中正在学习100以内加减法
68+89-23-45=? 当时我学的非常好,拿出计算器算出 = 89
到了乘法,乘法口诀那节课我没有听讲,所以我在学习乘法时
2*2*4=? 我不会解,我就不开心,就放弃了本次演算,产生挫败感,数学课可能就被我抛弃了。
给教师的启示:
1.确保问题得到解决(希望孩子主动思考)
2.意识到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假设你问一个历史问题,是否考虑到孩子有没有历史背景方面的知识,他们了解多少,知道哪方面是重点,因果关系,学生可能认为你的问题是无聊的)
3.解释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让问题有趣,要让内容与学生相关,相关程度可能是又差异性的,)问题是引发兴趣的关键(作者是按照教师所关心的内容编排顺序的,而没有按照认知心理学的方式)
4.重新考虑提出的问题:教师常用认为学生会感兴趣的问题来吸引学生停听课,或者做一个演示
目的:让学生对问题好奇,产生疑问(教中学,学中教)
5.接受并应对学生之间的差异(学生之间预习程度,家庭支持程度不同,这回导致能力上的差异)
6.改变速度(有时无可避免的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产生困惑,就会走神
7.坚持记日记
核心是解决问题会给人带来快乐
二:题海战术有用吗?
题海战术,其实就是大量的练习,练习的两种原因:
1.获得能力
2.提高能力
我们在记忆东西的时候,一般用的是工作记忆,他只是暂时存储知识,工作记忆要转变成长期记忆就一定要练习
我们很快就会忘记学过的内容,所以学过之后一定要练习,但是一定要有计划,很多学生喜欢临阵抱佛脚,考完试两手一搭,全忘了,其实我们要分次,分天,有计划的复习,练习,效果会好很多.
就像乘法口诀表,这是小时候一定要背的,但是一次我背不下来的,你考我5*7,我就懵掉了。多次,分天的练习,背诵,我们才会掌握,再去解决数学题
三:为什么孩子能记住电视剧里的细节,却记不住我教的知识
我先给大家看一幅图片
请问:图中人物在喊谁?
1s
2s
3s...
好了,大家都猜到了,是紫薇!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先看一下记忆的三个要素
1.如果你是仔细思考过的,你会记得牢固一些
2.有情感反应的东西更容易记忆
3.重复的足够多
还珠格格我们都看过,每年寒暑假都会放一遍,此图还被玩成了表情包,所以我们能很快的回忆起来当时的画面,符不符合上面的三个要素?
而有时我们教知识的时候比较死板,到时学生没有理解,学生可能记不住
启示: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添加一些有趣的知识辅助,变成故事,或者口诀,例如:元素歌等
四:教师应该如何因材施教
知识很重要,教学方法也很重要
大量数据显示:教师在五年内教学水平是逐年递增,五年以后趋于平稳,一个有二十年教龄的老师和有十年教龄的老师能力上差不了多少。
教师在入行后没有提高的困难之处在于:工作稳定,可能更多的是把时间留给家人,以及自己的一些爱好上。
教师想要提高的几方面建议 :
第一:从内行人中得到指导
找一些优秀教师取取经,看一下优秀教师的公开课
第二:从学生那里得出反馈
发放一下调查问卷,找不足
第三:找一个搭档
两个人的教学方式是不一样的,互相弥补不足,互相督促
第四:用到班级跟踪观察
最后的话:如果我问大家,学习生涯当中最喜欢的老师是谁?
大多数人心里可能有了答案,最好的老师,其实不是教我们多少数学知识的老师,而是让我爱上知识,相信自己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