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很多属于自己的小故事,今天想写下属于夏花的故事,当步羁岚山、两鬓斑白、记忆退却之时,依坐在阳台,晒着太阳,再次翻起记忆,那些青葱岁月一点一点的呈现在脑海,可能有满心欢喜,也可能会稍感遗憾,到最后,心里只愿年轻的孩子们能让岁月少些遗憾。
虽然自身的写作能力有限,无法用更多优美而贴切的句子去阐述夏花的经历,但我知道,即使如 此,她应该也不会觉遗憾。
突然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开始表述比较好,仔细想了想,或许自然而无故意为之,顺其自然,便是最好。
夏花简介
夏花出生于1988年4月8日太阳刚好初升之时,4月也正是万物复苏的时节,这一天早晨阳光明媚、风和日丽。夏花出生后并没有像其她刚出去的婴儿那般哇哇大哭,即使大人们使劲的掐她小屁屁,她都没有发出哇哇大哭的哭声。一个月过去了,她依然没有哭,夏花听她奶奶说,那时候她父母怀疑她是一个哑巴,与家人商量着第二天把她抱到山下集市的桥头扔掉,当她父母抱着她准备去集市,她突然哇哇大哭起来,就这样,夏花才被幸运的留了下来。
夏花的家乡在一座风景很漂亮的大山里,她家坐落在距离山顶下面大约500米左右的小乡村,她说她们村里有一个很大的四合院,里面分别住着六家人,起初这个四合院是由六位老人拥有,夏花的几位叔伯成家后,夏花的奶奶便把四合院的住处分给了她大伯,她幺爸在四合院的侧面建了一座石头板房,她三爸单独在山上修建了一座泥瓦屋,而夏花的家修建在离四合院大约500多米的大路边,很多下山赶集的人都需要从她家门前路过。夏花说,她的家很简陋,泥瓦房,有四间屋子,一间堂屋、一间房屋、一间厨房、一间厕所+猪圈,堂屋用来过年聚集吃饭;房屋里有两张床、一个大谷仓(堆放谷米)、两个大柜子(装吃的和日常用的)、两个木箱(装衣物的)、一个黑白电视机(小时候最喜欢看电视)、一个立式电视柜、一台老式缝纫机(她爸爸以前会自己做衣服,夏花小时候穿的衣服都是她爸爸自己做的);她说她家的门前还有一块30平米左右的坝子,用来歇凉和晒谷米,坝子的下面和左右两边都是用来种菜的地,再往下便是一层接一层的梯田,她家的对面是延绵不绝的山峰,山底还有条小河,打开她的家门便能看到对面的太阳升起,早晨起来十分漂亮。
在她家后面的山顶上还有一座小庙,逢年过节会有很多四面八方的人去祭拜祈福,特别是在春节的时候,会出现很多平时没有的小商贩,可以买到很多小朋友喜欢的玩具和零食,她说她每一年都会带着兄弟姐妹们去山顶的小庙看热闹、买东西,因为她家里条件不好,生活过得拮据,她父母给的零花钱特别少,无法买自己喜欢的玩具和零食,平时也很少买新衣服,只有在春节的时候,她和妹妹们都会有自己喜欢的新衣服,而且还可以领到不少压岁钱,这也是她小时候一年之中最期待最喜欢的日子。她说她记得有一次
由于家里穷,夏花的父母在她很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便外出打工,而她和妹妹成了由奶奶带养的留守儿童,她说她小时候总是被同学、被哥哥欺负,却没人为她出头,她常常在深夜,一个人趴在窗台上,望着天上的星星,默默唱着童谣,想念着父母,暗自流泪,慢慢的她开始变得孤僻、强势、不爱讲话。
但长大后的她,是一个倔强执着、坚强勇敢、真诚善良、强势却不贪慕虚荣的女孩,在她坚强的内心背后,也和其她女孩一样柔弱,期望被爱护。 很多朋友都说,夏花是一个喜欢多愁善感的女孩,可没人知道,她已经很努力的在改变自己的心态,她也想要开心的生活,即使很多时候只能强颜欢笑。或许当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承载了太多的孤苦无助,生活中的每一次小伤害都会比常人的感受更为深切。
若有一天,你看到她多愁善感的时候,说明她正为爱迷茫;你看到她强势独立的时候,说明她正为生活奋斗;你看到她满脸笑容的时候,说明她正像个孩子一样思想单纯;你看到她哭的时候,说明她正为失去自己最重要的人悲痛。不过,你们更多的会看到她迷茫和奋斗的状态,因为她那单纯的笑、伤心的哭,只会在自己最信任、最在乎的人面前展现。
第一章 记忆里的童年碎片
夏花很想用文字记录大脑里仅剩不多的记忆,但她的记忆好像被上了锁,无论怎么努力,都想不起太多细节,只能大概想起记忆中一些比较深刻的琐事碎片。
她说:记得小学三年级时需要学算盘,那个教她打算盘的数学老师特别的严厉,因为她总是学不会打算盘,老师气得把她的耳朵都拧出血来,还经常被老师打手板,她害怕回家被父母骂也不敢跟父母讲,由于老师太严厉,她特别不喜欢去上课,有一次她偷偷逃课,躲在麦田里玩耍,直到放学时间才回家,回家被妈妈狠狠训斥了一顿。
她说:记得小学2-3年级的时候,她的小乡村开始修公路了,路面上全是各种大小的碎石头,她和村里的孩子一起去上学,互相追跑着不小心摔了一跤,手腕被路面的石头磕破一个大洞,流了很多血,她在路边找到能止血的野草敷在手腕上,然后去学校上学去了,放学回家被妈妈看到,她被妈妈狠狠的骂了,骂她伤这么严重都不知道告诉大人。
她说:她童年的记忆里,最喜欢的是她奶奶,她奶奶特别宠爱她,不允许任何一个哥哥欺负她。那一年她的小姑还在世,但每天躺在病床上,医生开的药她总是偷偷的倒掉,后来她小姑的腿开始溃烂,再后来便不在了;她说也不记得具体是哪一年了,她的家乡下了一场特别大的冰雹,她的奶奶站在门框里护着她,害怕冰雹将瓦屋打碎掉下来砸到脑袋;她奶奶每次走亲戚带回来的糖果都舍不得吃,会带回来分给她和其它年小的弟妹们;每年8月15日中秋节,她奶奶都会买月饼分给所有孙子孙女们吃。
她说:她2-3年级的时候就开始跟着母亲做家务,她记忆里的童年,最讨厌的就是每天放学回家还没开始玩,便听到母亲的呼唤,一会儿去帮忙洗菜刮土豆,一会儿给猪洗土豆红薯然后用刀剁碎,一会儿烧火煮饭,感觉总有做不完的事情,每天放学回家她都要先做家务后做作业;她每个周末的早上都要背着背篓出去采猪草,有一次采完猪草,自己在家用刀切猪草时,不一小心把刀切在食指上,切翻一块皮,她谈定自如的在家的附近找到止血草药,然后包扎在手指止血,由于切口太深,留下了刀疤;到播种的季节,她需要和母亲一起种土豆红薯以及各种小菜,一起和母亲种大谷玉米拔草,到了丰收的季节,一起和母亲收土豆红薯,割稻米掰玉米,她母亲还给她和妹妹们准备了小背篓,每人每次少背一点。
她说:有一次暑假放假,她不小心把炉火上熬的稀饭打翻,热腾腾的稀饭洒在她的脚背上,她已经不记得那时有多痛,只记得妈妈立即用冷水给她冲洗,脚背开始起泡,然后妈妈找来村里的土医伯伯,用农村的土方法,把不知名的药草和炒糊的鸡蛋,每天敷在她脚背上,往后的一个月里,她都只能瘸着脚走路,正因为这样她不需要做太多家务,有更多时间可以和村里的小伙伴们玩耍,她依然记得自己瘸着一只脚和小伙伴们在田野间、树林里到处疯玩,抓知了、抓绿豆虫,抓蚂蚱、抓竹虫、玩弹珠等,似乎完全忘记自己还瘸着一只脚,庆幸的是,她的脚背并没有留下太明显的疤痕。
她说:现在想来,其实母亲是一个苦命的女人,嫁给父亲这个穷小子,一个人要做那么多的农活,每天都在田地里忙碌着,其实小时候的她们,做的都是少量比较轻松的家务,对母亲来说带着她们去田地里是一种孤独 的陪伴,也是让母亲能在如此辛劳的生活中坚持下去的一股信念。
她说:每年夏天的时候,天气太炎热,她和她的父母亲还有妹妹,会在坝子里搭床歇凉睡觉,看着漫天的星星睡觉,十分惬意;她说她小时候很喜欢在坝子里抓蜻蜓,他父亲给她做了一个抓蜻蜓的网子,她每天晚上都拿着它在坝子里跑来跑去的抓蜻蜓,有一次跑得太认真不小心掉到坝子下面的橘树上挂着,弄的大人们虚惊一场,抱下来检查并未伤到皮肉,但被狠狠骂了一通,走路都不带眼睛吗?万一掉下去伤筋断骨了怎么办?
她说:其实童年里也还是有很多趣事,她喜欢和住在她家后面的弟弟一起玩弹珠、一起扇烟盒折纸,虽然每次都会输给他,还喜欢和他们还有兄弟姐妹们一起玩家家、一起钻小竹林等等,虽然少不了母亲的呼喊,但依然能忙里偷闲,开心的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
她说:在一个寂静的夜晚,当所有人都沉睡在梦里,而她在深夜里发出怪异的声音,她母亲被她闹醒,她母亲问她怎么了,她开始说着很多乱七八糟的胡话,她母亲起身过来发现她有些异常,用手一摸,额头好烫,她发高烧了,脑袋已经烧迷糊,她母亲急忙叫醒她父亲,她吵闹着要吃稀饭,要幺爸抱抱,父亲无奈赶紧连夜去叫来她的幺爸,她母亲急忙忙的去给她熬稀饭,后面奶奶也来了,还叫来了村里的土医伯伯,土医伯伯建议赶紧送去找山坡下的徐医生,她爸爸和幺爸焦急万分的拿着手电灯,背着她朝山坡下徐医生的小诊所那里奔去,她说,直到现在她都清晰的记得,夜晚的山路不好走,父亲背着她摔了一跤,还问她摔到那里没有,经过医生的救治,她脱离了危险,第二天中午才醒过来,医生建议夏花父亲带她去镇里的医院做一个检查,检查后医生给夏花父亲说了一些话,但那时候她太小,也不清楚自己的具体病情,加上那时候家里条件差,也没钱治病,便不了了之。
她说,不记得是过了多久,她第二次莫名其妙的发高烧,她清晰的记得,母亲在后面山地里干农活,自己和妹妹们在家,妹妹们在门外坝子里玩耍,自己躺在床上浑身无力,她意识到自己应该喊救命,让妹妹们去喊大人回来救命,她用力的呐喊,却怎么也喊不出声音,这是她第一次感觉到绝望和无助,她开始担心自己会不会就这样死去,慢慢的她完全失去了意识。当她再次醒来,不知道是谁发现了自己,床边围满了街坊邻居,都盯着我看,徐医生和家人正在用酒精给她全身用力擦拭,做物理降温,所有人看到她醒来,露出满脸欣喜,她说, 她再次从阎王爷那里逃出生天。
后来,她上小学4年级,因为她和妹妹们渐渐长大,生活开销也越来越大,她母亲也需要跟随父亲一起外出打工来维持生计,而夏花和她的两个妹妹们,便开启了跟着奶奶一起生活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