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西斯•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可见阅读的重要性,尤其名著阅读更有着以一当十的功效,对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起着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从应试教育的角度看,名著又是中考必考内容,且现在中考名著阅读越来越加大了对名著阅读深度的考察,并不是说仅凭背背应考小册子上情节概括的内容就能轻松得到分数的。可见名著不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升学,不论是对未来还是当下,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可是一提起文学名著,人们联想到的一般会是在书架上端坐的典雅精致的“大部头”,一副冷冰冰的模样,拒人于千里之外。确实,经典的阅读毕竟是一种高层次、有深度的文化阅读,对于学生来说无异于一次精神的“万里长征”,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必然会排斥在经典的大门之外。而名著内容又距离学生生活较远,再加上《西游记》《水浒传》等文白夹杂,又增加了阅读的难度,让很多学生望而却步。所以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成了名著阅读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师生共读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给了学生一个可以讨论交流的平台,一个引领学生向纵深阅读的扶手。
我是从2017年开展师生共读的。共读的书目不仅有课标推荐的名著,还有当下非常热销的书籍,比如《摆渡人》,这是当下非常畅销的一本外国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女迪伦和她的灵魂摆渡人崔斯坦的故事。乍一看,这是一本爱情小说,可深读之后,却能让学生手吸收很多的正能量,比如励志、成长、超越自己等等。我相信只要引领得当,学生收获的绝不仅仅是“爱情”,而“爱情”的噱头却仍让正值青春期的孩子们一口气读下去,所以当做了我们师生共读的第一本书。此外还有《肖申克的救赎》《解忧杂货店》以及《平凡的世界》《毕淑敏散文集》等等。
虽然教两个班的语文课,跟班主任相比课节数少了很多,但我还是每周抽出一节课的时间来共读,每周一节的晚自习成了我们雷打不动的师生共读时间。每学期正式上课前,我都会提前制定好本学期的师生共读的书目及每周的共读安排,基本上按照“略读”加“精读”的方法,这样粗中有精,保证了阅读质量。两年时间虽然读书不多,但是通过“活动引领”和“主题分享”的形式,逐渐让学生爱上了阅读。
一、活动引领
1.语段美读
每一个共读文本我都采用过这个方法。比如《摆渡人》,课堂上我声情并茂的读了迪伦在学校被嘲笑的内容,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似乎从迪伦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共读《水浒传》时,其中的精彩情节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我都给学生读过。不仅老师读,也让学生读。每个小组都有精美语段推荐的任务,或齐读,或有分有合,或分角色等等。共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我们还开展了“经典语段朗诵会”的活动,同学们自选内容,小组和个人均可参赛。
2.拟章回题目
《摆渡人》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都采用了这种形式。这两本书虽然分章分节,但并没有章回题目。我要求学生每周给阅读的章节拟题目,不限形式,不限字数。每周分享时,先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把最好的题目写在小组展板上,之后班级讨论交流,评出优秀题目,给小组加分。
其实拟题目的过程就是概括和反刍的过程,能帮助学生理清内容、加深理解,不过现在看来当时的方法还不够好。如果能参考《水浒传》《红楼梦》章回题目,既概括内容,又有了美感,还能提高学生对对偶等修辞方法的运用能力,一举多得。不过这也确实对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了很高要求,不可能一蹴而就。
3.主题演讲
比如《摆渡人》,我在基本完成精读任务后,确定了两个演讲主题:a.穿越人生的荒原;b.做自己灵魂的摆渡人。每人根据这两个主题写演讲稿,然后小组推荐一人参赛。我只负责确定主题和演讲结束后的点评,不管是确定主持人、制定活动方案还是布置活动场地、制定评分细则等等一律由学生负责,无形中又锻炼了学生的各项能力。
4.辩论会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时候,针对“新时代是否还需要保尔精神”,组织开展了“当保尔还是当比尔”的辩论会,让学生明白,新时代依然需要保尔精神,要想成为比尔,首先做保尔。
5.百家讲坛
《水浒传》文白夹杂,理解起来有难度,小说情节尤其不受女生喜欢。怎么办?我就先挑选几个对《水浒传》痴迷的男生,加上小组长组成了“百家讲坛之我来说水浒”的“主讲团。每天语文课前轮流给大家讲故事,或者模仿《鲍鹏山说<水浒>》或者说评书,虽然有些稚嫩,但是在这部分学生的带动下,渐渐形成了读《水浒传》的氛围。然后再全班轮流讲故事,轮流当百家讲坛的主讲人,让学生体会到了当主讲人的乐趣。
6.读书交流成果汇报
我们的共读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班级共读,另一种是小组共读、班级散读。每个小组自由讨论决定共读书目,《解忧杂货店》《肖申克的救赎》《平凡的世界》等当下热销的书籍就是这样成为共读书目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制定共读计划,共读的形式、时间以及检查形式、奖惩情况等等。几周后汇报小组读书交流成果,比如朗诵会、剧本表演、好书发布会、手抄报、为小说人物画肖像、朗读者等等,限时5到8分钟,寓读于乐,虽然不及班级共读读的有深度,却也读得津津有味。
还有利用寒暑假进行网上读写交流等等,正是这些活动打开了兴趣之门,让名著走进了学生的生活,拉近了与经典的距离。
二.主题分享
1.主题的确定
主题分享是围绕一到两三个主题来进行读书交流的形式。我一般是在自己精读思考的基础上,再参考网络评价确定主题。
主题的确定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原则,而且要让学生感兴趣、有话说又能说出深度。
比如《摆渡人》从共读第三周开始进行主题分享(前两周为略读),主题有三个:a这本书好看吗?b.有没有看不懂的地方?c.此刻,你想说点什么?从中任意选一个“聊书”;第四周:a.你如何理解小说《摆渡人》的题目?b.我和迪伦(或崔斯坦)。其中b意在引导学生慢慢读出自我,从迪伦和崔斯坦身上找寻自己的影子;第五周:a.精读穿越荒原章节,看迪伦的转变;b精读和跳读几章,欣赏小说的悬疑写法;c跳读小说人物描写和心理描写的精彩片段,欣赏小说的语言。其中a难度较小,更注重情节,为下周的主题演讲做铺垫。b和c为小说的鉴赏,难度较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还可以上网查找相关的内容;第六周主题演讲:a.穿越人生的荒原b.做自己灵魂的摆渡人。这样循序渐进,逐步引向纵深阅读,《摆渡人》的共读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水浒传》我重点让学生读的是招安前的内容,这是全书的精华所在。在108位梁山好汉中重点推荐鲁达、林冲、吴用、宋江、李逵、杨志、晁盖、武松等人。围绕这些人举办了“鲁达、林冲专场”、“李逵、武松专场”“宋江、晁盖”专场等等,或讲英雄故事或评点英雄人物;之后又推出了评点“梁山之最”(最能打、最讲义气、最阴险、最智慧、最倒霉……)的主题活动;在把握了全书结构、理清内容的基础上,又依次推出了“趣话水浒英雄绰号”“水浒智慧”“水浒英雄的侠义精神”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其中“趣话水浒英雄绰号”涉及中考考点,“水浒智慧”则借鉴了《鲍鹏山说<水浒>》的内容,“侠义精神”主要是针对“少不读水浒”的说法,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侠义精神,它和哥们义气有着本质不同,让学生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真正发挥名著在人生观、价值观上的引领作用。
总之,主题的确定既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又要符合学生心理,既能照顾全体,又能给优生搭建展示平台,引领学生向纵深阅读推进。
2.分享形式
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我一般采用课下阅读、课上交流的形式。先周公布主题,围绕主题课下阅读,写批注、写读后感,到了共读时间,先小组交流,再班级分享。主持人一般由课代表和小组长轮流担任,具体分享形式自定,或读自己写的读后感和书评、表演情景剧、讲故事等等。
其实每个语文老师在师生共读上都有自己的好方法,而“活动引领”“主题分享”确实让我和学生们受益匪浅,学生们感受到了无数个血肉丰满的人物,感觉生命的河流似乎逐渐变深、变清、变静;而我讲授的《<水浒传>之水浒英雄的侠义精神》还被评为“省一师一优课”一等奖。
让名著可触碰,让经典有温度,“路漫漫其修远兮”,更多更好的方法还等着我去摸索、去发现、去实践,这也是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